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经费 点击跳转

医卫领域90人获中国科协资助

医卫领域90人获中国科协资助

5月23日,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作交流会在京举行。据了解,已开展两期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共资助培养388人,其中有90名是医药卫生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健康报 - 医药科研 - 2017-05-24

医疗领域“潜规则”横行 看纪检监察机构如何破除

医疗领域“潜规则”横行 看纪检监察机构如何破除

收受红包、“吃回扣”、过度医疗……医疗领域“潜规则”背后衍生的一系列作风和腐败问题,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啃食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随着正风肃纪的持续深入和惩贪反腐的高压推进,医疗领域灰色空间不断被挤压,但其作风顽疾积弊甚深,必须更加有力有效诊治医疗领域自身“伤病”,守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医疗领域的“潜规则”“近年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但不可否认,在卫生和健康行业仍然存在药价

中国纪检监察报 - 纪检监察 - 2019-04-11

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缘何“远嫁”美国

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缘何“远嫁”美国

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这么发达,可为什么很多人发现癌症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呢? 原来,是因为肿瘤细胞会过度表达一种叫做IDO的酶。这个全名为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家伙,是一种免疫耐受体。在抗原的刺激下,因为IDO过度表达,免疫细胞不能被激活,没有反应。肿瘤细胞通过过度表达IDO,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令宿主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视而不见,所以癌症在早期才会难以被发现。目前在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

新华社 - 自主研发,抗癌药,远嫁,美国 - 2016-07-14

抑郁治疗:从改变认知开始

抑郁治疗:从改变认知开始

我想我们最终会到达那个目标。即我们思维的复杂程度与抑郁症所表现出来的紊乱程度的复杂性相匹敌。 认知行为疗法是进行心理治疗研究的最佳方式,但研究人员仍不清楚其工作机制。 图片来源:Gyn9037 2005年,Anna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与她生活了30年的丈夫宣布自己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的婚姻会走到尽头,这种念头从未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居住在美国费城的律师Anna回忆说

科学网 - 认知行为疗法,CBT,抑郁治疗 - 2014-11-30

学者热议如何提高临床前研究的重现性

学者热议如何提高临床前研究的重现性

科学具有自我纠错能力,但这一原理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遭受打击,这一问题已受到科学家和民众的广泛关注,促使NIH为纠正这一问题建立新的指导原则。学术不端肯定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一个因素,估计有大量造假论文在海量论文掩护下顺利发表。自从去年NIH倡议采取各种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以来,尤其是发布“NIH重复研究指南”,是否有成效不清楚,有一些学术期刊支持,也有一些学术期刊认为这个指南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而

科学网 - 重复研究,实验研究 - 2015-04-22

纪检监察报:整治医疗领域腐败,救死扶伤不容“潜规则”横行

纪检监察报:整治医疗领域腐败,救死扶伤不容“潜规则”横行

收受红包、“吃回扣”、过度医疗……医疗领域“潜规则”背后衍生的一系列作风和腐败问题,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啃食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随着正风肃纪的持续深入和惩贪反腐的高压推进,医疗领域灰色空间不断被挤压,但其作风顽疾积弊甚深,必须更加有力有效诊治医疗领域自身“伤病”,守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医疗领域的“潜规则”“近年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但不可否认,在卫生和健康行业仍然存在药价

中国纪检监察报 - 医疗领域,腐败,救死扶伤 - 2019-04-10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

为加强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9号)要求,我局决定组织实施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并制定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现予以印发。

中国中医 -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 - 2018-06-09

中央拨款8800多万 支持医疗设备5重点专项

中央拨款8800多万 支持医疗设备5重点专项

11月8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公示了“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等三个重点专项的扶持计划,多个专项拟获2.1亿元的中央财政经费支持。

赛柏蓝器械 - 中央拨款,医疗设备 - 2017-11-09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反思此疫,中国疾控该改革了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反思此疫,中国疾控该改革了

作为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是坦诚的。多年国际组织和疾控系统工作的经验让她对新冠病毒疫情中萌生的一些问题更加敏感。她认可武汉“封城”,对中国公共卫生硬实力有信心,但又不满新冠病毒疫情初期的反应迟缓,质疑公共卫生的软实力。她反思,专家可以发表看法,但不能替代政府的发布,而发布会更不该发布不严谨的说法。她说,疫情防控不亚于一场战争,一个国家应该把公共卫生建设像军队建设那样重视起来。她说,目前情

DeepTech深科技 - 疾控 - 2020-02-13

人民日报: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促生“短平快”行为

人民日报: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促生“短平快”行为

在评价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时,过于强调数量,包括科研项目的数量以及经费体量、论文发表的数量、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等,这种不合理的导向成为科研人员心态

人民日报 - 科研评价体系 - 2016-05-10

为年轻海归如何成为优秀科学家支招

为年轻海归如何成为优秀科学家支招

如果你在发达国家接受了研究生教育,海归到低收入的祖国,你从事科研会遇到很多的不适应,有些人甚至半途而废。随着海归越来越多,你如何才能在低收入的祖国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Moreno和Gutiérrez(2008)[1]为你支出10招,LL编译如下[2]: 第1招:了解本国国情,入乡随俗。 第2招:专注你自己的研究工作,不要被太多的杂事分散精力 第3招:选择科研问题时要精心考虑,要“接地气”。

科学网博客 - 海归,科学家 - 2015-08-04

华裔教授实验室突遭关闭!这所国内大学校长发声…

华裔教授实验室突遭关闭!这所国内大学校长发声…

暨大校长发声:全盘接手李晓江团队的所有教授、人员归国。同时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回国从事科学研究。

中国青年报 - 李晓江,暨南大学 - 2019-05-27

悲哀!卫生院医生卖猪筹钱评职称

悲哀!卫生院医生卖猪筹钱评职称

我作为评委参加过很多次医生职称评审工作,这中间有一件事情我一直不能忘记。那是几年前的事,那时我担任省职称评审委员会外科专家组的组长,妇产科也并入外科组进行评审。在那次评审中,有一位来自陕南偏僻乡卫生院的妇产科医生。当轮到她述职时,她并没有像其他医生一样,上来先介绍她的工作、特别是发表论文之类评委们要量化考核的成绩,而是一开口就哽咽着说:“这是我第三次来参加职称评审了,也许也是最后一次了”。我问她为

新浪微博 - 医生,职称 - 2017-06-20

饶毅:中国论文数量充足而质量不足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布名为 《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的报告,称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在发表论文和科学研究两方面很快将成为全球领导者。报告负责人预计,中国将在2014年依次超越英、德两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科技强国。 对此说法,科研界“名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昨天(6月2日)表示,国内论文数量激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系列期刊推出了《自然通讯》这本杂志,“只要不造假

MedSci原创 - 饶毅 - 2012-06-23

颜宁:一份失败的基金申请

今年踌躇满志地申请基金委的重点项目,希望可以支持“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我还一直志在必得,因为这个课题的重要性远大于我之前所有的研究,好像基金委还从来没有立项支持营养物质跨膜转运这个很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而且我们知道是一定可以做出成果、对得起这份资助。 六月下旬,获知并未获得最终答辩的机会,而5月18日我们GLUT1的结构论文已经发表。这个结构的获得为申请中的后续问题打开了门,未来

博客园 - 基金申请 - 2014-09-0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