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获奖 点击跳转

曹雪涛院士Nature Immunology发表免疫新成果

曹雪涛院士Nature Immunology发表免疫新成果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G(Siglec-G)通过破坏MHC 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形成抑制了树突状细胞的抗原交叉提呈。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22日的《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曹雪涛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生物通/何嫱 - 曹雪涛,免疫 - 2016-08-28

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各获百万美元!

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各获百万美元!

9月9日下午,有“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

青塔 - 未来科学大奖,施一公 - 2017-09-10

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医生评选活动启动

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医生评选活动启动

9月28日,由中国科学报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封面传媒主办的“四川省首届医院学科影响力高峰论坛暨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医生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在接下来两个多月内,主办方将在四川医疗圈发掘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医生,通过报道呼吁全社会关注、关心这些怀揣梦想、有志于医学事业的青年医生,传播医者正能量,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和平台。最终评选结果将于12月发布。在同期举办的四川省首届医院学科影响力

中国科学报 - 青年医生 - 2017-09-29

Nature:AlphaFold 3解开蛋白质与所有分子相互作用奥秘,或可引发药物研发革命

Nature:AlphaFold 3解开蛋白质与所有分子相互作用奥秘,或可引发药物研发革命

AlphaFold 3一经推出,就登上Nature头版。从此,人类冲破「蛋白质宇宙」,所有生物分子结构都可以预测了!这次使用的,还是AI革命最核心的组合架构——Transformer+Diffusio

MedSci原创 - 药物研发,DeepMind,AlphaFold,AlphaFold 3 - 2024-05-12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昨天下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出后不久,一则“热烈祝贺北大校友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消息就迅速在“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招生办”等多个北大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消息称,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早在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之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任院长饶毅就高度评价过

京华时报 - 屠呦呦,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中医,三无科学家 - 2015-10-06

2018“拜耳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为法律学子提供更多支持

2018“拜耳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为法律学子提供更多支持

2018年度拜耳中国与华东政法大学合作设立的“拜耳奖学金”项目评选结果于11月20日揭晓,奖学金颁奖仪式同日在拜耳中国上海办公室举行。今年的“拜耳奖学金”评选项目基于申请者在数字化变革对传统法律领域的影响、以及合规对跨国企业的重要性等问题方面的阐述开展评比,自6月评选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全日制在读法学硕士及法律硕士学生们的踊跃申请,通过被邀参加拜耳法务部面试,以及经过对入围

美通社 - 拜耳中国,华东政法大学 - 2018-11-22

梅斯医学“西安杨森向日葵基层医生平台”荣获第九届蒲公英奖【技术组】智能营销类银奖

梅斯医学“西安杨森向日葵基层医生平台”荣获第九届蒲公英奖【技术组】智能营销类银奖

第九届蒲公英奖(中国创新传播大奖)终审会议在北京春晖园温泉度假酒店圆满落幕,苏秦会会长、迪思传媒董事长黄小川,苏秦会创办人兼执行会长陈向阳,东狮品牌咨询CEO魏家东,朗知创始人兼CEO管飞,瀚海博联总

MedSci原创 - 梅斯医学 - 2022-10-31

科学家努力让全世界意识到雅司病的存在

科学家努力让全世界意识到雅司病的存在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儿童患上雅司病的风险很高。此前的清除努力无法治疗未表现出感染症状的儿童,而他们可能在随后将这种疾病扩散。

中国科学报 - 雅司病,科学家,报道 - 2018-08-09

第四个“心梗救治日”:从“我要 120”理念推广到中国心梗救治体系的建立

第四个“心梗救治日”:从“我要 120”理念推广到中国心梗救治体系的建立

2017年11月19日,在第四个“心梗救治日”来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携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向大众宣传“有胸痛,我要拨打120”,提醒所有的医疗救治人员“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

国际循环 - 心梗,胸痛,心梗救治日,理念 - 2017-11-20

高福院士当选“2016中国科学十大新闻人物”

高福院士当选“2016中国科学十大新闻人物”

据组委会介绍,该奖项的评奖标准是,获奖人应于2016年间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过重大创新

MedSci原创 - 高福,新闻人物 - 2016-12-29

学术前沿| 天津总医院杨学军团队发现原研新药ACT001抑制胶质瘤生长新机制 II期临床试验将启动

学术前沿| 天津总医院杨学军团队发现原研新药ACT001抑制胶质瘤生长新机制 II期临床试验将启动

我国原研新药ACT001通过靶向抑制转录因子STAT3的磷酸化而抑制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的转录表达,能够抑制小鼠模型中GBM的生长并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神外前沿 - 胶质瘤,ACT001 - 2020-05-12

科研工作者需谨记专利的重要性

科研工作者需谨记专利的重要性

专利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国家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要素,在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1、专利的价值专利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专利即是盾,保护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也是矛,可以

MedSci原创 - 专利,知识产权,科研 - 2015-01-28

美圣乔奇癌症研究创新奖颁布

贝塞斯达,马里兰州——美国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The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NFCR)近期宣布,2014年圣·乔奇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Szent-GyörgyiPrize)授予美国M.D.安德森(M.D.Anderson )癌症中心(MDACC)免疫学系主任詹姆斯·阿林森(James P. Allison)教授,以表彰他在肿瘤免疫

癌症,创新 - 2014-03-24

中科院:施一公和饶毅双双落选院士无关国籍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落选中科院新科院士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施一公落选因“国籍”问题。此前首轮候选就被淘汰的北大教授饶毅的“国籍”问题亦是疑团。   对此,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曹效业近日正式回应,施一公和饶毅国籍没有问题,其双双落选院士与“国籍”无关。   施饶被曝落选因国籍   据媒体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称,

施一公,饶毅,院士 - 2011-12-1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