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ancer:顾伟团队发现,p53的这种点突变,可同时抑制铁死亡和促肿瘤转移
该研究首次提出并证明了不同突变型p53发挥的gain-of-function机制是可以不同的,这为针对携有不同类型p53突变的癌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CXCR3及其配体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及其特异性配体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
Cell:淋巴结能加强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新辅助治疗的关键秘密
传统的癌症治疗通常会切除肿瘤周围的淋巴结,以防止其中存在的癌细胞进一步扩散。然而,免疫疗法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治疗方式,尤其是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疗法的广泛应用。虽然只有少数实体瘤患者对免疫治
CA724升高近40倍,是肿瘤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患者的CA724会升高如此高的倍数呢?通过查阅文献,我们注意到,相关学者研究发现:肿瘤标志物并不是只有肿瘤细胞能产生,炎症细胞也可以产生。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应用前景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应用前景
肿瘤免疫前沿中的微流控技术
微流控设备的使用保持了患者肿瘤准确的生理性和特征,三维培养与微流控技术相结合来模拟肿瘤-免疫动力学以评估药物疗效,有可能减少药物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睡不着”,怎么办?一文解决肿瘤患者失眠苦恼
肿瘤患者的失眠通常参照治疗普通人群失眠的经验,根据癌症患者的躯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读书笔记丨历届肺癌高峰论坛专家共识汇总(2004-2023)
历届肺癌高峰论坛专家共识汇总(2004-2023)
肿瘤患者出现剧烈难忍的头痛?警惕出现肿瘤侵犯中枢的可能
对于有淋巴瘤病史的患者,如若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需密切关注其影像学表现以及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当结果出现异常时,需观察脑脊液有无异常细胞,并可通过流式明确是否为淋巴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