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J Surg Case Rep:新手术技术及骨移植成功治疗1例9岁女童大软骨肉瘤

2023-09-22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软骨肉瘤是仅次于骨肉瘤的第二常见疾病。它主要影响成人和老年人,主要见于骨盆和股骨近端。疼痛和病理性骨折是常见的症状。肿瘤对放疗和化疗有耐药性,因此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软骨肉瘤约占所有恶性骨肿瘤的20%,是仅次于骨肉瘤的第二大常见肿瘤。它由一种透明样物质组成,其间散布着癌性软骨细胞,其特征是血管性差、增殖缓慢和罕见的转移。根据其组织学特征、临床行为和预后,可将其分为常规、透明细胞、粘液样(软骨样)、去分化和间充质。它主要影响成年人和老年人,尤其是50 - 70岁之间,最常见于骨盆和股骨近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体积较大且位于中心(髓质)和更近端位置的病变更有可能是恶性的。症状各不相同,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最为明显。由于肿瘤对放疗有耐药性,对化疗反应有限,手术切除是最有效和最佳的治疗方法。儿童软骨肉瘤因其罕见,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尚不清楚,因此没有足够的研究。本研究报告了一例罕见的9岁儿童大尺寸软骨肉瘤,采用新的手术技术和骨移植治疗。

病例一名9岁女孩,主诉左大腿隐隐疼痛。没有发烧、体重减轻或任何其他症状。无明显的手术史、家族史或用药史。病人的体格检查仅发现病变区域有压痛。进行了实验室检查,结果几乎正常。患者血红蛋白12.6 g/dL,白细胞9800个/μL。x线影像显示大腿中部和远端三分之一处多发溶骨性病变(图1)。行开放性诊断活检,病理表现与经典软骨肉瘤一致。手术与治疗肿瘤面积约6cm。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切除区域长度约为10厘米,安全范围为2厘米(整体切除)。

图1  X线影像显示大腿中部和远端三分之一处多发溶骨性病变

此外,在切除区域的近端进行长度为10 cm的z形成形术(自体移植物1*1*10 cm)。z -成形术是在左股骨近端中部进行截骨术。这个过程是为了得到两块相等的骨头,然后骨头的侧边向下移位形成一个z形。插入两个柔性串,真空中填充含有庆大霉素的羟基磷灰石合成接枝颗粒,约30 cm3。(图2)(图3)。石膏固定装置固定2个月,物理治疗1个月。三个月后,骨头恢复了力量。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出院情况良好。手术一年后,这些串状物被移除。长期随访显示,肢体已恢复正常,屈伸活动范围全,无疼痛或腿长缩短。患者在接下来的8年里接受了x线检查,没有复发(图4)。

图2 (A)左大腿中部和远端三分之一的溶骨性病变大小为6厘米,(B)病变切除时安全边缘为2厘米,(C)切除后用同一大腿的自体移植物进行补偿,(D)用庆大霉素填充真空羟基磷灰石合成移植物颗粒。

图3 术后x光片

图4 随访8年后的x线图像

讨论:软骨肉瘤的分类基于组织学特征和临床行为。软骨肉瘤对化疗和放疗具有耐药性。治疗方案取决于肿瘤特征,可能需要重建。对于低级别的长骨软骨肉瘤,通常采用病灶内切除和刮除,但为了减少复发,可能需要大面积切除。带血管的自体腓骨移植物具有承重的潜力,但可能发生骨折和供区发病等并发症。同种异体移植物重建可能与感染、骨折、延迟或不愈合有关。

结论:治疗方法因肿瘤分期、分级和部位等因素而异。每种选择都有自己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感染、骨折和延迟愈合。

原始出处:

Jamal BR,  Razzouk Q,  Al-Kurdi MA,Large chondrosarcoma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new surgical technique and bone grafts in a 9-year-old girl: Case report.Int J Surg Case Rep 2023 Sep 03;11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Int J Oral Surg:牙槽嵴严重缺损重建的两阶段:植骨后牙槽骨牵张成骨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牵引成骨治疗引起了严重的牙槽骨缺损。在垂直骨高度不足时,执行牙槽骨牵引成骨(ADO)是不可行的。在这些严重的病例中,建议采用两阶段治疗方案:骨移植之后进行ADO。

J Periodontol:引导性组织再生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

目前,引导组织再生(GTR)的结果的临床数据很少。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目的是评估GTR后的预后,稳定性以及治疗后牙齿的存活率。

Int J Oral Max Surg:生物活性玻璃与自体骨移植治疗上颌窦骨体积变化及骨小梁微构筑的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单用生物活性玻璃(Biogran),生物活性玻璃结合自体骨移植(1:1)或单用自体骨移植时上颌窦的体积变化和新骨微结构。

Clin Oral Investig:等离子体处理可提高骨移植材料的表面润湿性

骨移植材料的骨传导性代表了牙周病学和口腔外科领域骨缺损治疗的一个研究领域。从物理化学方面来看,移植材料的湿润性是新骨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氩气等离子体处理(PAT)和紫外线照射(UV)可以增

Int J Oral Max Surg:下颌骨后部短种植体与长种植体的比较

这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支持下颌骨后部局部固定义齿的短种植体(6 mm)(短组)和植入在自体骨块垂直植骨后的5 mm标准长度种植体(≥9 mm)(植骨组)后5年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Int J Oral Max Surg:在前牙美学区异体移植的牙槽嵴垂直增益评估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上颌前牙区牙槽嵴缺损使用钛网嵌入骨移植物与嵌体骨移植的的最终垂直增益。这是一项单一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