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icrobiol:南方医科大学李欣/郑清友/吴丁兰等合作揭示IFITM1在EBV上皮感染的重要作用

2024-04-26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发现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竞争性地阻断Ephrin受体A2介导的EB病毒进入上皮细胞。

EB病毒可以感染B细胞和上皮细胞(ECs),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癌症等疾病。它通过Ephrin受体A2 (EphA2)进入ECs。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 (IFITM1)在EBV感染ECs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4年4月22日,南方医科大学李欣、郑清友、吴丁兰、中国人民大学龚新奇共同通讯(杨英桂、丁腾腾、、丛瑛及罗晓敏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1 competitively blocks Ephrin receptor A2-mediated Epstein-Barr virus entry into epithelial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竞争性地阻断Ephrin受体A2介导的EB病毒进入上皮细胞。

RNA测序和临床样本分析显示,EBV阳性ECs中IFITM1减少,IFITM1水平与EBV拷贝数呈负相关。IFITM1缺失增加EBV感染,反之亦然。外源性可溶性IFITM1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有效预防EBV感染。此外,三维结构预测和定点突变表明,IFITM1通过其两个特异性残基与EphA2相互作用,竞争性地阻断EphA2与EBV糖蛋白的结合。最后,YTHDF3,一个m6 A“阅读器”,通过降解相关的DEAD-box蛋白5 (DDX5)抑制IFITM1。因此,该研究强调IFITM1在阻断EphA2介导的EBV进入ECs中的关键作用,表明其在预防EBV感染方面的潜力。

图片

EB病毒(EBV)是第一个以上皮细胞(ECs)和B淋巴细胞为靶点的致癌疱疹病毒。它感染了全世界约95%的人口,并与一系列严重疾病有关,特别是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各种形式的癌症,包括鼻咽癌(NPC)、胃癌、结直肠癌和B细胞淋巴瘤。有效预防EB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EBV感染过程中,病毒糖蛋白与宿主包膜蛋白合作,使膜融合和EBV进入靶宿主细胞。这一过程的核心是糖蛋白B (gB)同源三聚体和糖蛋白H/L (gH/gL)异源二聚体,促进ECs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参与EBV进入的B细胞受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于ECs,整合素最初被确定为主要受体,但后来证实它们是副受体。最近,随着Neuropilin 1 (NRP1)和Non-muscle myosin IIA (NMHC-IIA,也称为MYH9)的发现,EphA2被报道为EBV进入的关键EC受体。EphA2通过与病毒gH/gL和gB结合,促进EBV的内化和融合,赋予ECs对EBV的易感性。然而,令人惊讶的是,EphA2在EBV易感性低的ECs中高表达,这表明还有其他未知因素影响宿主对EBV感染的易感性。

IFITM1是IFITM家族的重要成员,通过抑制病毒的进入和复制,在宿主防御各种病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IFITM1已被证明能抑制某些病毒,但其对EBV感染的影响似乎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IFITM1已被报道在BJAB(人B淋巴瘤细胞)和HMVEC-d(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促进EBV感染,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似乎没有关于IFITM1参与ECs EBV感染的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IFITM1在ECs EBV感染中的作用,并制定有效的早期干预策略。

图片

两种EBV感染模型(图源自Nature Microbiology 

m6 A修饰通过影响mRNA的稳定性、剪接、定位和翻译效率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YTHDF3是一个m6 A阅读器,已被发现影响翻译和降解,对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免疫产生负面影响,但其在调节IFITM1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表明IFITM1在ECs中充当EBV的“守护者”。IFITM1由YTHDF3和DDX5表观遗传控制,可有效阻止EphA2介导的EBV进入ECs,特别是通过关键残基Tyr 112和Leu104。这些见解完善了人们对EBV进入ECs的理解,并可能指导针对EBV感染和相关疾病的潜在预防和治疗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4-01659-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0613, encodeId=42502200613a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6826468b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B病毒#</a> <a href='/topic/show?id=565c6508b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Cs#</a> <a href='/topic/show?id=6b42105303f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IFITM1#</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468, encryptionId=16826468b2, topicName=EB病毒), TopicDto(id=6508, encryptionId=565c6508bf, topicName=ECs), TopicDto(id=105303, encryptionId=6b42105303f6, topicName=IFITM1)],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Apr 26 21:03:29 CST 2024, time=2024-04-2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4-04-26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Blood:免疫抑制下发生的EBV相关原发性CNS淋巴瘤是一种独特的疾病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局限于大脑、眼睛和脑脊液,不见全身性扩散的迹象。

NEJM:夏宁邵、季明芳团队合作发现新的鼻咽癌筛查生物标志物-BNLF2b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及东南亚的发病率最高。全球约一半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

网传"EB流感"严重,事实真相到底如何?

近期,我国南方身份流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由于温差变化大,各大医院接诊的流感患者明显增加。

PHILIPS每日一例:蓝氏贾第鞭毛虫合并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HLH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过度增殖,并分泌大量炎症因子,从而引起全身高炎症反应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诊断主要依据国际组织细胞协会颁布的HLH-2004指南。

ECTRIMS 2023:EB病毒免疫控制无效诱导的自身反应是多发性硬化的重要原因

该研究结果可以早期识别有多发性硬化症风险的患者,并为多发性痴呆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Front Immunol:EB病毒感染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和临床表现的潜在指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EB病毒(EBV)感染之间的关系已经提出了几十年,但EBV影响SLE发展的潜在机制仍有待阐明。

EB病毒感染也会致命?

原发性EBV感染后,可导致患者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或无明显症状。除此之外,EBV还跟肿瘤疾病相关(如鼻咽癌),甚至还会出现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等。

BLOOD:王昭、王晶石等教授揭示EBV感染造血干细胞在CAEBV起源中的关键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昭教授、王晶石教授研究团队经多年研究,联合南京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曦教授团队发现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