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生怒斥:医学博士会发论文却不会独立做手术!

2018-04-27 程千懿、王莹等 半月谈网

广东一所三甲医院的肖教授说,现在新毕业的医学博士,30%不敢独立做手术。“国家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但期刊上却见不到指导临床实践的文章,就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先搞科研再当医生,医生会发论文却不会看病。”

广东一所三甲医院的肖教授说,现在新毕业的医学博士,30%不敢独立做手术。“国家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但期刊上却见不到指导临床实践的文章,就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先搞科研再当医生,医生会发论文却不会看病。”

“辛辛苦苦把论文写出来,还要交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中介费等一大笔钱,就算是‘卖’论文,也没有这么倒贴钱的!”一位高校教师痛心疾首地说。

当前,我国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论文代写代发、期刊乱收费等乱象日益滋生,正成为败坏学术风气的“毒瘤”。半月谈记者多地采访了解到,“唯论文”的学术考核评价机制是诸多乱象的症结所在。

“进贡”版面费成行规

多年来,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直是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巨大需求催生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中介机构猖獗,期刊乱收费等乱象严重,期刊版面费甚至脱离灰色地带,成为明码标价的“惯例”。

四川大学博士后小杨说,如今向期刊“进贡”版面费已是行规,不给的话杂志社就不发或长期拖稿。

联系期刊无门怎么办?一大批真假难辨的中介活跃在网上,“几乎垄断了期刊发表渠道”。半月谈记者走访了两家知名的论文代理公司,其中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该网站可负责职称评定所需论文、专利乃至教材、着作的发表和署名。另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他们与杂志社编辑有直接合作,还可安排专人修改论文,确保顺利发表。要发核心期刊,需先付一半定金。

据半月谈记者多方了解,走中介渠道发表论文几乎是明码标价。普通期刊每版费用数千元,部分核心期刊每版三四万元,甚至达到五六万元。

重庆某高校李老师坦言,为了评职称,他曾与一中介谈妥并交付1万元,以求在某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4000元为期刊版面费,其余是中介费。“约好次年9月出刊,但杂志社临出刊时说论文有问题,不能发表,言外之意是要更多钱。”

在这个看不见的“买方市场”上,学者的职衔也被期刊挑三拣四。“什么职称、是否有基金项目……得是博士、副教授,有省级以上项目,才能勉强送审,否则要交很多钱,专科院校的教师就更难发文章了。”东北一所职业院校的林老师说。

采访中,多位年轻学者表示,由于初出茅庐、名气不显、论文引用率不高,他们的论文越来越难发,有些刊物只发正教授的文章,副教授都无可奈何,有些刊物明确规定不发硕、博士论文。迫于评职称或毕业的压力,他们只能跟导师或其他专家一起署名发表,或自己联系代理。

“期刊编辑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编辑现在都是‘香饽饽’,大家争相巴结。研讨会和讲课的机会多的是,酬劳不菲,还可能有红包。”一位教师说。

“学术垃圾”比例惊人

乱象因何生成?受访对象普遍表示,“唯论文”的学术考核评价体系是根源。

现今,教师职称评定、绩效统计、项目申请都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硕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也有可观的论文发表要求。“发不了核心刊物,发几篇‘普刊’也能折算成科研工作量,于是去低等级刊物‘灌水’的也多了。”博士生李辉(化名)说。

据介绍,学者论文发表量还可能与退休金挂钩,毕竟职称不同,退休后待遇差距很大,这使得学者们不得不盯紧自己的发表记录。

一面是庞大的论文发表需求,一面是有限的学术期刊数量,僧多粥少,乱象便应运而生。“别人都这么干,偏你要清高,规矩又没变化,不淘汰你淘汰谁?”李辉说。据他介绍,有的学校还可以给学生报销版面费。

专家指出,论文发表存在的诸多乱象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正直学者的利益,使学术研究更见浮躁,学术创新的奏鸣曲有“跑调”之虞。

“现在大学里老师很难安心上课,都要挖空心思地发论文,讲课不走形式、发论文不搞关系的反而‘被落伍’,长此以往会毁掉中国学术。”许多教师指出,有的老师课讲得好,特别受学生欢迎,但从教20多年还只是讲师,只因不肯找人发论文,职称评不上。

此外,经不正当途径刊发的论文往往水平有限,审稿环节缺失,造成错误频发。多位学者指出,在国内期刊发表的巨量论文中隐藏着惊人比例的“学术垃圾”,多数论文是低水平的重复。汇集这类期刊的数据库也被许多学者列入学生做研究“不宜直接参考”的名单。

广东一所三甲医院的肖教授说,现在新毕业的医学博士,30%不敢独立做手术。“国家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但期刊上却见不到指导临床实践的文章,就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先搞科研再当医生,医生会发论文却不会看病。”

学术评价也需“结构性改革”

受访学者普遍建议,欲从根本上扭转学术期刊发表乱象,斩断黑色产业链,当前学术评价体系亟待“结构性改革”。对于学术期刊,应给予其必要资金支持,但必须严肃规范其行为。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姜春林等专家表示,应根据不同类型学术活动特点,从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出发,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同时积极调整科研资源配置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竞争性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针对期刊乱象严重的医学领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主任医师邹平(化名)建议,建立针对医生实际能力的评价体系。临床医生不一定非得做研究、拼论文数量。“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能力可以通过手术的级别和数量、急难重病的处理数量等予以考核,要经过业界专家充分讨论制定评价细则。”邹平说。

重庆大学教授杨永川、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伟军等专家建议,学术期刊办刊要严格准入机制、加强国家监管;建立针对问题期刊和中介的举报途径和黑名单;建立针对期刊办刊质量的评估和退出机制,由第三方独立负责,定期实施,不合格者可取消刊号。

“希望国内所有期刊都严格执行匿名评审制度,缩小编辑的权力,防止编辑、中介和学者形成利益共同体。”首都师范大学博士景立鹏等建议,除取消版面费等不合理费用外,还应规范论文发表周期。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着手探索学术评价体系改革。辽宁省2016年底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而非仅以“论文论英雄”;北京市今年将职称评审从“唯论文”改为“菜单式”,人才可自选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评审考核的主要内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19844, encodeId=6d8b1e198448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7f33404e1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医学博士#</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4047, encryptionId=f7f33404e1a, topicName=医学博士)],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88e32833599, createdName=amy0561, createdTime=Tue Dec 25 10:17:00 CST 2018, time=2018-12-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这8个医学博士真会玩 组乐队 青光眼写成歌

一提到医生,大家就可能联想到刻板严谨一丝不苟的形象。但8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85后”医学博士,完全颠覆了医生的这种形象,不仅玩乐队,而且把疾病编成了歌曲,把科普做出了新形式新高度。医学博士组成的独特乐队8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85后”医学博士组成的乐队的名字也很独特——青光眼乐队,于2014年成立,还有一位成员来自国外的留学生,他们来自多个科室,肿瘤外科、心内科、急诊科、中医和眼科等。青光眼乐队

癌症晚期的医学博士:他用单词编织自己的星辰大海

在纷扰繁杂的微博信息流里,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过这么一个平凡的"达人"--他34岁,北医博士,微博名为"加忆单词"。 "Slate"就是"迟到你就死定了",所以意思为"在预定时间进行";"Smother"是一个S(扭曲)的母亲,所以意思是"让人窒息、压抑";"UNIQLO"是Uniquelow,也就是"非同寻常的"low"…… 打开"加忆单词"的微博,一个个幽默的注解和一张张诙谐的配图让人忍

德国102岁老太太终圆医学博士梦(图)

英格博格拿到了学位证书1938年,德国25岁的女学生英格博格·西尔姆-拉波波特因自己的一半犹太人血统而与博士学位失之交臂。今年6月9日,这名102岁的新生儿学家凭借对知识的不懈追求终于得偿夙愿,成为德国年龄最大的博士毕业生。英格博格的同行说,拿到博士学位不仅让老太太圆梦,更为她和许多有类似遭遇的人追回了迟到的正义和尊严。痛失学位  上世纪30年代末的纳粹时期,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学生英格博格把博士论

突发!32岁北大医学博士猝死!系当年高考状元

昨天(7月9日)下午,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骨科一名医生猝死,年仅32岁。

他是医学博士,却改行写作,从生活拮据到一夜成名,只因为一个女人。

冯唐和父母在一起 ▵  能比冯唐还慓悍的,只有他老妈  “我是个幸灾乐祸的人吗?” “是。” “信不信我一不留神喝死你个小王八羔子?”  这是作家冯唐和他母亲的日常对话,已经尽可能文雅。 了解冯唐的人都知道,“污”是他的一向风格。但少有人知道,比起母亲,他只能算小污见大污。 儿子眼中的母亲,慓悍,大器,“茂盛”。她是蒙古族,与出

百万津贴招不来医学博士,为啥?

又到一年就业季,各种招聘现场会是此起彼伏。尽管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医学毕业生宁愿舍弃辛辛苦苦学习了五年的专业,也不愿意从医。然而,除了某些亮“红牌”的专业,医学仍然充满着吸引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政策一直在鼓励下基层,而且满是实惠,但与大医院相比,基层仍然门前冷落。这不,就在14日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2016届医药卫生类毕业生人才交流大会上,某县医院打出“来即奖15万元”的招聘口号,不仅院长亲自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