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每日走1万步可有效减少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

2022-11-10 代谢网 代谢网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而这2项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提示我们是时候霸屏步数TOP榜,避免久坐久站,让身体无时无刻的动起来。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另外在老百姓中也有“饭后百步走,活到99”的说法。这些俗语都强调了走路作为一项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但目前尚缺乏确切证据支持每天应当“走多少、怎么走?”才能实现最大程度获益的相关研究。

2022年9月12日,《JAMA Internal Medicine》(IF=44.409)发表了一篇研究了每天步数和走路强度与全因死亡、癌症和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死亡率相关性的文章,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每天步数的增加,全因死亡、癌症死亡和CVD死亡风险呈明显降低趋势,并且在每天步行约 10000 步时可以获得最高的健康益处。

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78500例研究人群(平均年龄61±8岁),一共随访7年。研究结果发现,每天总步数每增加2000步,参与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8%,癌症死亡风险降低11%,CVD死亡风险降低10%。当每日步数达到10000步时,累积的全因、癌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将下降50%左右。另外,随着30min的峰值步数(即走路的速度)的增加,全因死亡、癌症和CVD死亡等多方面风险降低的健康获益也随之增加。但我们注意到,当日步数累计大于10000步后和/或30分钟的峰值步数大于80步/min后,以上疾病的发生未呈继续降低趋势,反而有进一步增加的风险。图1 以10000步为转折点,步数与全因死亡风险(A)、CVD相关死亡风险(B)、癌症相关死亡风险(C)之间的关系图2 30分钟的峰值步数与全因死亡风险(A)、CVD相关死亡风险(B)、癌症相关死亡风险(C)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先前虽有横断面研究和小样本的队列证据表明,步行量增加与CVD患病率风险降低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但缺乏大样本和前瞻性的有力证据进一步证实。这项以近8万名人群为基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多达10000步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癌症和CVD发病率相关。以较快且规律的步行节奏会进一步降低额外的疾病风险,特别是对于突发疾病。但步数和步速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10000步/日反而适得其反,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纳入的是40-79岁的中老年人,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来说,直白地告诉他们该走多少步、走多快,相比其它较为复杂的身体活动更具有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团队还在近期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研究了步数、步速与痴呆风险之间的关系(JAMA Neurology,IF=29.907,发表于2022年9月6日)。结果发现每天采取进行更多的步数与痴呆的发生风险降低密切相关。每日步行9800步左右可将痴呆症风险降低50%,提高步行速度可将痴呆风险进一降低。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而这2项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提示我们是时候霸屏步数TOP榜,避免久坐久站,让身体无时无刻的动起来。在注意步行数量的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加快步行频率和速度,日行万步最妥,朝着健康生活的目标“大步向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ypertension: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健康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系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和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它们的缺失则表明风险较低。

JAHA:体力活动与高血压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前瞻性关联

该研究结果强调了体育锻炼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新的证据来支持为这一高危人群制定体育锻炼指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