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科学家识别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新型遗传病因

2023-04-2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文研究结果强调了NOA或许是一种未被充分研究的孟德尔疾病,而且还为组织男性不育症的复杂遗传学特征提供了一种概念结构,这或许就为后期进行疾病的分类提供了一种合理的研究基础。

据数据显示,无精症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约为1%~2%,在不育男性中占10%~15%。无精症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OA)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NOA)两种类型,其中NOA约占无精症的60%,是睾丸生精功能严重低下或衰竭。

NOA这类患者睾丸组织不能产生精子或只产生极少量精子,导致精液中找不到精子。通常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常见的先天因素包括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克氏综合征)、隐睾以及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等。 而后天因素则主要是环境污染,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如铅、苯等),青春期腮腺炎导致睾丸炎,以及长期服用棉子油导致的生精细胞受损等。

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NOA的新风险位点被发现,这是男性不育症的最严重形式,这些发现改善了该疾病的特征,并可能为未来的治疗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被诊断为NOA的男性的DNA样本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基因的编码部分,这些男性参加了男性不育症遗传学研究(GEMINI)研究。

在这些男性中的20%中,调查人员确定了200多个在精子生产中具有已知作用的基因,在整合了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后,研究人员还发现了20多个具有同步基因表达模式的NOA基因分子亚群。在NOA的小鼠模型中,也发现类似基因分子亚群,这或许就证实了他们的研究发现。最终,理解男性和女性生殖疾病背后潜在的遗传病因或许就能帮助临床研究人员知晓何时以及如何更加有效、低成本地应用疗法。

研究者指出,生殖医学中的遗传学测试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对胚胎进行检测,我们对那些不具有制造胚胎的人群很少进行诊断性地测试,而我们往往会举起手来尝试一种又一种治疗方法,直到我们除了供体配子之外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我们能提供答案的话或许对于每个人都更好。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强调了NOA或许是一种未被充分研究的孟德尔疾病,而且还为组织男性不育症的复杂遗传学特征提供了一种概念结构,这或许就为后期进行疾病的分类提供了一种合理的研究基础。

原始出处

Liina Nagirnaja et al, Diverse monogenic subforms of human spermatogenic fail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DOI: 10.1038/s41467-022-35661-z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精子质量不行是灭活新冠疫苗的锅?这项中国研究狠狠「打脸」!

JAMA Netw Open:中国男性接种SARS-CoV-2疫苗灭活前后精液质量比较

解开无精子症的心灵密码

正常男性一次射精,精液中所含的精子数量大约在4000万到6亿之间,平均大约为1.5亿,成年人每克睾丸组织在每秒钟可以产生300到600个精子,每天两侧睾丸可产生上亿个精子。可是有时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有个

想想都害怕 警惕男性或将全部患上无精子症

“50年后,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男人会不会都患上无精子症,男人会不会被毁灭?”9月7日—9月8日,第三届妇幼健康研究会生育调控学专委会年会在京召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生研究所原所长熊承良对日渐减弱的男性生育力问题直言不讳。连续两天的会议,重点围绕生育力保护、优生优育、避孕节育、辅助生育等热点话题展开探讨,阐释新形势下如何“保护生育力、共赴新使命”。人工流产成罪魁祸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

无精子症患者也有望生育

近日,日本一家医院宣布,其研究小组成功从患无精子症(Azoospermia)的男性睾丸中取出能演变成精子的细胞,并实现了稳定的人工受精。这项技术有望帮助因不育而烦恼的男性拥有自己的孩子。开发这项技术的北九州市圣母妇产科医院院长田中温说,部分患无精子症的男性体内能产生圆形精子细胞。通常,这种细胞再经过数次分裂形成精子。而患者的圆形精子细胞无法演变为成熟的精子,但他们的圆形精子细胞仍具备使卵子受精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