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改革再加速!新文件聚焦2个方面6个关键点!

2022-09-23 网络 网络

9月中上旬,国家医保局网站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监测点建设工作的通知》。

“医保支付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教授史录文告诉记者,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监测点的建设,可以说是给医保支付加上了一道“阀门”。在促进医保支付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进一步强调监督的职能。

9月中上旬,国家医保局网站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监测点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通过监测点工作机制,集中攻关、重点突破,快速扎实推进以DRG/DIP功能模块为重点的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建设。

No.1

全国医保信息平台最新动作释放新信号

关于监测点建设,《通知》给出主要目的包括三个

一是全面提高数据质量,率先在监测点实现DRG/DIP所需业务数据的全面、准确、及时采集。

二是全面实现子系统协同,率先在监测点实现DRG/DIP所需数据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相关子系统全面、准确、及时抓取,实现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子系统之间数据共享、交互应用并不断优化完善。

三是全面支持DRG/DIP业务全流程开展,率先以监测点为样本,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时监测、统计分析、横向纵向比较、绩效评价、智能监控、可视化展示等,实现国家、省级层面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时监测、比较、分析、评价。

“这是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一小步,但其释放出信号不一般。”史录文提到,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刚刚建成没多久,很快就跟上了后续监管落地的措施,这表明国家在医疗保障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在支付方式改革问题上,国家更是早有规划。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提到的工作目标是:从2022年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No.2

监管和预警能力大幅提升

《通知》称,监测点建设内容聚焦数据质控、数据抓取和数据应用三个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国家医保局要求15项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在监测点医保部门、定点医保机构全面落地;DRG/DIP所需的医保结算清单、费用明细及住院病案首页等业务数据在检测点定点医药机构能够全面、准确、及时上传到省级和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等等。

关于监测点建设的具体情况,《通知》介绍称,河北省邯郸市、江西省上饶市、山东省东营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邵阳市、广东省广州市作为首批监测点。采取先少后多、先慢后快原则,滚动选取、压茬推进,监测点数量达到30个左右后全面推开。

监测点的建设,有利于提升监管和预警能力。”史录文称,过去监管手段单一,“钻空子”的行为屡禁不止。借助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监测点,能够动态采集分析业务数据,做到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监控,从而提升医保智能监管能力和监管效能,促进医保基金有效使用。

不过史录文也提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非常规事件,对这种患者支付政策,还需进一步细化、完善。体现在监测点的建设问题上,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史录文称,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监测点建设工作的开展,从短期看,此举有利于提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际效能,促进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功能完善;从长期看,通过对数据及时准确的监测,有利于加强国家对于医保支付的监督及规范

“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围绕医保支付改革的内容出来,但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医保基金有效使用。”史录文最后表示,整体而言,医保支付改革已经进入“快车道”,未来可能会迎来更多变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国家医保局全新数据:新冠确诊疑似患者医保支付12.32亿

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28日在北京表示,截至7月19日,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医保结算13.55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8.47亿元(人民币,下同),医保支付12.32亿元,

国家发改委14部门发文:慢病互联网复诊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方案》中提到,要完善“互联网+”医保支付政策。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将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三明医改8年8个关键步骤,全国模板背后的经验复制

12月6日,国家卫健委在福建三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福建省卫健委党组书记黄如欣、三明市政府副市长张元明分别介绍了福建省和三明市的医改做法、进展及成效。

北京:医保个人账户可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相关医疗费用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日前发布《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的补充通知》,

社会办医“握紧”医保支付,还需量身打造“真金”

2018年,民营医疗的医保支付占比是多少?根据《看医界》一篇文章的援引数据,2018年非公医疗机构(不含定点药店)的医保支付金额约3800亿左右,除以当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支出,占比21.2%。换一个角度,直接计算公立医疗机构(不含定点药店)的医保支付,占比69.2%。根据已有统计数据、市场竞争和政策改革,本文为社会办医的医保支付现状及发展提一些思考。

医界变革信号:医保将不再为灰色费用买单

据E药经理人报道,2019年10月10日下午,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一层,偌大的一号报告厅里人头攒动,不少进场稍晚的参会者只能在会场后方保持站姿听会,有的人则直接在会场两旁的台阶处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