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也能进医院 闲置医疗场所还能这么用

2018-03-19 赵倩 红星新闻

以后养老怎么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大城市有不少二级医院,可以把闲置的医疗资源和场所,改造成带有养老功能的场所,医养结合,其实最重要在于医。”全国两会期间,红星新闻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对于普通市民关注的养老问题,马旭曾做过专题调研,并给

以后养老怎么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大城市有不少二级医院,可以把闲置的医疗资源和场所,改造成带有养老功能的场所,医养结合,其实最重要在于医。”全国两会期间,红星新闻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对于普通市民关注的养老问题,马旭曾做过专题调研,并给出了他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养老还可进医院

红星新闻:根据今年老龄办公布的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2.41亿。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您的调研,您觉得要如何解决当下养老机构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马旭:养老和医养结合,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事情,现在的养老规划划了一个比例:90%居家,6%社区,4%机构。居家的比例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大部分还是在家里养的。养老院床位不够,大家排队是自然的。为什么会出现排队的情况?一个是居家养老解决不了老年人日间照护问题,我们的社区养老还不发达,所以才需要机构。另一个方面,相当一部分老人,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他们本身就患有疾病。显然居家养老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要寻求到机构去。中国现在差不多有4600多万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带有医学性的照料在中国现在还不是太发达,存在服务供给问题。

红星新闻:不发达是因为专业的问题,还是因为专业的看护人员数量不够?

马旭:一方面数量不够。目前的社区医疗机构,按道理应该承担社区基本医疗的保障问题,其中一部分就是养老,是跟医养结合相关的。但是很多社区医院现在有一个问题,虽然国家现在在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投入,但社区医院的医生有流失情况。发展家庭医生,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个老人属于失能、半失能状态,他已经不能靠居家养老了,而社区医疗机构还不够发达,这就成为一个问题。

红星新闻:那么医养结合之后,怎么破解养老面临的这个困局?

马旭:从医养结合角度来讲,我觉得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一些医疗机构闲置资源和场所利用起来,赋予其养老功能,或者在养老机构里面设置医疗场所,赋予它医疗职能,要放开。现在养老机构里面举办医疗场所,实施的是备案制。第二件事情,要把中国大城市中的一些二级医院改造成具有养老性质的机构。医养结合的关键是医的问题,不是养的问题。

培育跟医有关的养老机构

红星新闻:如果老人住进医院养老,会不会挤占那些急症病人的医疗资源?

马旭:确实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一些慢性病的老人经常到医院,一住两三个月,然后医生也留。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住,这就是“压床”。我个人认为,要培育跟医有关的养老机构,这样的话,可能这个市场才能培育起来。一些钱应该补给社区,或者补给医养结合的医院。其实现在大城市里不少二级医院有一些效益不够好,有闲置的情况。

红星新闻:那您觉得如果要培育医养结合的市场,培育消费习惯,需要朝哪些方向努力?

马旭:现在大量的钱都是给社区医疗机构的,给人、给物。但是我觉得可以补助一部分钱给老人,让老人拿这一笔钱去购买他所需的医养结合服务,能够自由选择。无论是商业保险还是国家保险,都要设立长期照料险。这样可以实行带有医疗性质的养老。这件事光靠公办医院是不行的。

培育消费习惯和市场

红星新闻:我们注意到,成都等城市去年已经推出了长期照护险的服务。那么民间资本要进入这个市场目前需要做些什么?

马旭: 我觉得民间资本需要介入。如果普及长期照护险,又给予一定保障的话,老人就有可能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这样的话市场就成熟起来了。

红星新闻:是不是意味着医养结合的关键在于消费以及支付能力?

马旭:医养结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支付。消费就是要支付,消费就是要有经济活动,要么国家支付,要么个人支付。基本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失能老人在家享受专业医疗看护的需求。所以才说,最好可以把一部分养老的费用补给老人,把医疗的钱补在里面,然后再拉动一定的商业保险,就是长期照料险。逐渐拉动,才能慢慢把消费习惯培育起来。

红星新闻:如果医生定期上门照料,这样是否能解决一部分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医学看护问题?

马旭:目前国家在推行家庭医生制度。但是我觉得,如果要享受更好的家庭医生服务,肯定还需要自己掏钱购买。当然,这也是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

红星新闻:护工、康复师、养老医生、护士,目前的数量和专业程度是否足够跟得上需求呢?

马旭:这个市场还需要继续培育。现在社区医院也存在医生流失的情况,很多专业的人不愿意来,因此你会发现找专业护工会很难。但是,养老行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如果有更多人愿意购买、消费,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投入进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关注|患者到医院是求医不是“买医”,这段演讲值得所有人深思!

凌锋表示,医患关系并不是供需关系,病人到医院是求医不是买医。 3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她表示,医患关系不是供需关系,而是信任与救护的关系。希望全社会能够理性的看待医疗的过程,共同维护好医患关系。

博鳌超级医院3月底将投入运营 8个**学科团队近期入驻

3月5日下午,记者从博鳌超级医院获悉,博鳌超级医院一期规划150张床位,将于3月底投入运营,共有泌尿外科与生殖临床医学中心等8个顶尖学科团队将于近期入驻。目前各项筹建工作进展顺利,超级医院远期将建成超级医院集群“1+X”模式,即“一个共享医院(平台)+若干个专科医院”。据介绍,2017年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建设作出新的构想谋划。其中最重要谋划之一是建设超级医院

3·15:警惕!“李鬼”医院出没

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今年,健康界聚焦与医院有关的侵权仿冒行为。在全国范围内,冒牌知名医院是普遍现象,据统计,仅仿冒和睦家医疗的医院就多达20家,遍布16个省份,而以“和睦家”为企业字号的有关医疗公司多达百余个。在网上搜索,带有“协和”二字建有网站的医院有上百家,所在地遍布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通过工商信息查询得知,注册登记有“华西”字样的医疗机构超过50家。而事实上,目前,和睦家医疗在全国

医院间的人才竞争:地方医院高职高薪挖人才

转业摸底又开始了,解放军总医院党委一班人感觉形势严峻。在有转业意愿的医生中,有多位是医院的骨干专家,有的还是医院重点保留的人才,这让院领导感到忧虑。这种忧虑已萦绕在该院院长任国荃心头两三年了。他说:“前些年转业工作的重难点是‘劝离’,因为绝大多数军人医生都想留下来。这两年,转业工作的重难点是‘劝留’,因为不少人想离开。”分析“去留之变”背后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地方医疗机构越来越活的人才激励政策。特

重庆薪酬制度改革释放医院活力

职工绩效工资水平增长5%~20%,试点医院提取事业基金比例为15%~30%,累计6800万元,患者满意度提升4.81%……这一切,都得益于启动实施于2017年6月20日的重庆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探索医院日间手术成本控制新路

近日,我们正在筹备亚洲医院管理奖的申报,梳理了近年在医院管理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后,发现在成本管控方面,热门的日间手术成为了医院一个新的成本管控重点。日间手术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等特点,使得这类手术方式已经成为国际医疗界疗外科手术病人的最主要方式。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大陆地区日间手术也已逐步开展。在日间手术成本管理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也不全面。在此我们将一些日间手术路径化和运用根因分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