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教授:5问血脂管理,答案请查收!

2018-12-26 佚名 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线

血脂管理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管理中有很多学问。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姜红教授对于空腹血脂检查、胆固醇饮食控制等五大问题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血脂管理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ASCVD)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管理中有很多学问。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姜红教授对于空腹血脂检查、胆固醇饮食控制等五大问题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1.查血脂是否需要空腹血?

2009年,丹麦临床生物化学学会推荐常规血脂监测使用非空腹血,若甘油三酯(TG)水平>4 mmol/L(350 mg/dl)需重复检测,自此丹麦一直实行这一临床实践。

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推荐:在血脂检测中首选空腹血,但也可以使用非空腹血。2016年4月26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了欧洲动脉硬化学会(EAS)与欧洲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EFLM)的联合共识声明,推荐常规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TG]时使用非空腹血;若TG>5mmol/L(440mg/ dl)应考虑重复一次非空腹血脂监测加上空腹血脂监测;实验室检查报告上应标注出异常升高的非空腹血脂值。

有数据显示,空腹或非空腹状态下,计算或直接检测的LDL-C水平相似;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在血脂检测时可进食高脂肪餐,如果患者前一餐进食脂肪少于15g可以选择抽非空腹血。

2.血脂异常的预防是否需要控制饮食胆固醇?

2016年美国发布的《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取消了每日摄入胆固醇不超过300mg的限制,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放宽了胆固醇的摄入标准,但指南建议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推荐其所含热量占一天总热量的比例不宜超过10%。且指南还强调限糖,添加糖(包括白糖、冰糖、红糖、各种糖浆和蜂蜜)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25g;限盐,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内。

该指南还强调了评价饮食健康程度的最重要概念——高营养素密度,指一定量食品中某种微量营养素的数量和其中所含热量的比值。食物中的纯脂肪(包括炒菜油、起酥油和肥肉等)、糖和精白淀粉多,则食物所含的热量就会上升,营养素密度就会下降,这样的饮食是不健康的。事实上,每类天然食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益处,食物应多样化,应合理安排每类食物的比例,多吃不好,少吃也不好。

3.如何看待降脂治疗LDL-C目标值?

LDL-C目标值的理念多年来已被广泛接受并采用,具有临床指导价值。《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强调,极高危ASCVD人群,LDL-C应控制在1.8mmol/L(70mg/dl)以下;高危患者,LDL-C应控制在2.6mmol/L(100mg/dl)以下;低危、中危患者,LDL-C应控制在3.4mmol/L(130mg/dl)以下。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LDL-C降至基本目标值,则可考虑将LDL-C至少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Ⅱa,B)。临床上也有部分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值已在基本目标值以内,这时可将其LDL-C从基线值降低30%左右(I,A)。

2017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学会(ACE)联合颁布的《血脂异常管理与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更是进一步下调了降胆固醇治疗的目标值,提出“极度高危”人群LDL-C应低于1.4mmol/L(55mg/dl)。更多指南倾向于更为严格的胆固醇管理。

FOURIER研究显示,LDL-C水平降至30mg/dl(0.78mmol/L),主要非致死性事件进一步降低15%,安全性良好;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LDL-C降至20mg/dl(0.52mmol/L)并未增加不良事件,且获益有优于30mg/dl的趋势。

基于现有研究结果,我们尚不能明确LDL-C的极限低值,但也无需担心胆固醇过低。《2014 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血脂异常管理建议》:当LDL-C<40mg/dl(1mmol/L),如果能够耐受,应继续他汀治疗。

4.中国人群能否使用大剂量他汀?

中国人群使用高强度、大剂量他汀的安全性,匮乏循证证据。CHILLAS研究(中国强化他汀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共纳入1355例ACS患者,随机分入常规他汀组(675例,10mg/d阿托伐他汀或其他相当剂量的他汀)和强化他汀治疗组(680例,20~40mg/d阿托伐他汀或其他相当剂量的他汀)。主要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AMI、冠脉血运重建(PCI或CABG)、其他(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衰、缺血性卒中)。随访3年,常规他汀治疗组LDL-C降低20.2%,强化他汀治疗组LDL-C降低26.6%,两组主要终点事件无显着性差异,反而不良反应增加。因此,不建议我国人群使用大剂量他汀。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建议,依据患者血脂基线水平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如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获得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Ⅰ,B)。如合并高TG伴或不伴低HDL-C者,可采用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TG≥5.6mmol/L时,需立即启动非诺贝特治疗,预防急性胰腺炎;烟酸获益/风险比不佳,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不推荐烟酸与他汀联合治疗。

5.老年人如何合理降脂?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推荐,所有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都应进行生活方式治疗,不提倡老年人过分严格控制饮食和过快减轻体质量;鼓励具有多种ASCVD危险因素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年龄不应成为高龄老年人(≥80岁)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障碍。

临床应根据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结合生理年龄、肝肾功能、伴随疾病、合并用药、预期寿命等,充分权衡调脂治疗的利弊,积极、稳妥地选择调脂药物。对于不能耐受他汀的老年患者,可考虑:①更换另一种药代动力学特征不同的他汀类药物;②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③隔日用药。

在>75岁高龄老年人中,ASCVD他汀一级预防的证据有限。虽然2013-2016年的欧美及加拿大指南对于ASCVD一级预防他汀应用的推荐见解不同,但一致认为,由指南的特定风险模型评估为10年ASCVD首发事件的高风险人群应启动他汀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Am Heart Assoc:不同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差异

美国学者们近期对西班牙/拉丁美洲人高胆固醇血症(HC)的认识、管理和控制情况进行了评估。 研究者们分析了16207例西班牙/拉丁美洲成人的多点概率样本(年龄18至74岁)基线数据。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0 mg/dL和/或总胆固醇≥240 mg/dL或应用降胆固醇药物定义为HC。 结果显示,在西班牙/拉丁美洲HC成人中,近半数人群未意识到自己的状况,仅29.5%的人群接受了治疗。 与女性

GW-ICC2017:名家云集:共话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管理策略

在第二十八届心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 2017)上,专门开辟了一场”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脂管理论坛”,邀请多位心血管著名专家一起讨论AS和血脂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再次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对血脂全面管理问题的深刻思考。对此,本次会议的精彩内容汇总如下。

Circulation:TC/HDL-C有望为LDL-C和非HDL-C提供潜在额外信息

从标准脂质谱中可常规获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比、估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HDL-C。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先进脂质检测的美国成人当前横断面大数据分析中,患者水平不一致性程度提示TC/HDL-C有望为LDL-C和非HDL-C提供潜在的额外信息;未来需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此观察结果的临床意义。相关论文7月2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

EHJ:儿童和青少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管理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早产儿冠心病(CHD)的常见遗传原因。全球每分钟就有一例FH婴儿出生。如果在儿童早期阶段进行诊断和治疗,FH个体可有正常人的预期寿命。5月25日,《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刊文阐述了FH的早期检测和管理策略。FH的诊断文章指出,可通过表型标准和/或遗传诊断或基因检测来诊断FH,前者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指南: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脂管理指导规范

卒中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最新报道 2010年中国年卒中死亡人数髙达170万,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第一年的复发率高达17.7%,显著高于西方国家。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对不同类型卒中进行分析发现,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冠心病人群中,随着血

两会:葛均波:血脂管理应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据统计,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群死因的首位,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其中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人们对其危险性认识不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提出关于大力开展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筛查与干预的提案,呼吁对全人群血脂水平进行管理,从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遏制疾病的发生。我国对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