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基因治疗失明取得新突破

2014-01-17 佚名 生物探索

牛津大学Robert Mac Laren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无脉络膜(Choroideremia )患者的视网膜上通过重建有缺陷的基因使患者重见光明,在英国医学界引起了轰动。该项研究日前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影响因子高达39.06,被称作“医学界的Science, Nature)。大约每5万人中就有1例无脉络膜患者,它是一种X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由于缺乏一种能够表达REP-1蛋



牛津大学Robert Mac Laren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无脉络膜(Choroideremia )患者的视网膜上通过重建有缺陷的基因使患者重见光明,在英国医学界引起了轰动。该项研究日前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影响因子高达39.06,被称作“医学界的Science, Nature)。

大约每5万人中就有1例无脉络膜患者,它是一种X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由于缺乏一种能够表达REP-1蛋白质的CHM基因所致。通常在儿童或成年早期被诊断,随着年龄的增长缺乏REP-1意味着视网膜细胞停止再生,慢慢地开始死亡,幸存的视网膜细胞规模逐渐缩小,降低视力从而造成失明。

65岁的Jonathan Wyatt是一名无脉络膜患者,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告知其会在50岁之后失明并且无法治疗,他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担心自己失明我从年轻时就想,只要我可以阅读和打网球,我就很满足,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对未来的生活的恐惧。”2年前,他是Robert Mac Laren教授采用基因诊疗的第一例患者,通过这种先进的治疗方式,在他术后其眼睛视力一直保持良好,他明确表示手术后看以看得更远,更久。他补充道:“在手术之前,我的眼睛看到的人的面部是一片牛奶冻,但是现在,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的脸部。”

Toby Stroh 是伦敦一名56岁的律师,也曾在2012年2月接收了基因诊断治疗,他说手术明显地改善了他的视力,使他能够看到看信件上更多的图表,更重要的是,通过导入缺陷基因的治疗方法给了他不会再次失明希望。他说:“诊疗后的第二天我就能看清手机上的数字!这简直是一件让我震惊的事情,你要知道,我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没有看清过手机上的数字了。”

研究路上的曲折的开始

基因疗法,只需一个简单的基因手术就可以使成千上万的无法治愈失明患者重见光明。它是利用健康的基因来填补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缺失或病变的基因,目前的基因疗法是先从患者身上取出一些细胞,然后利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当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使人体细胞就可以“获得”正常的基因,以取代原有的异常基因,原则上可以用于治疗许多遗传疾病。



无脉络膜患者视网膜

出于对基因疗法技术的应用前景的探索,牛津大学的 Robert Mac Laren 的和他的同事们决定看看基因疗法能否用来诊断无脉络膜。经过反复试验,Mac Laren教授和他的团队已经找到一种方法恢复功能CHM基因,通过运输的细胞一种无害的病毒,这是极细针注射在视网膜。2年前,Robert Mac Laren教授团队开始在无脉络膜患者的视网膜里注射携带CHM基因的病毒。



基因疗法的诊断过程:1,目的基因(CHM)的提取与复制 2,目的基因插入病毒载体 3,病毒进入视网膜 4,目的基因在视网膜内表达,点击可查看大图

伦敦大学眼科研究所的James Bainbridge说,至今为止,有6名年龄在35到63岁的患者接受了基因疗法。“由于基因治疗结果的后期存在不确定性,为了这项技术推广的安全性,我们将会对康复患者进行长期的健康险跟踪和视力复查。就像今天的诊断报告显示,接受治疗的患者在6个月到2年时间里,他们的视力都得到改善。

“史上最有前途的一次尝试”

这项研究最初由英国卫生部和威康信托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主要是用于提高基因诊疗技术的安全性;其后续研究是由伦敦帝国学院的Miguel Seabra教授和他的伙伴们接手,重点研究形成无脉络膜的原因,其资金由一个叫做“Fight for Sight”的慈善机构提供。

这次试验被科学家们称为“史上非常有前途”的一次尝试,6名年龄在35到63岁之间的无脉络膜患者已经全部成功治疗,且没有出现患者再次失明或者失明迹象。每1位患者在接受基因治疗后,都因为能够重见光明而感激这项伟大的研究。

Mac Laren教授说,第一阶段试验的成功意味着第二阶段试验可以在一年内进行。如果在患者的身上的复查成功,这项技术可以在3到5年内广泛可用。

基因治疗被推广到其他类型的失明

虽然基因治疗失明的方法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但是其成功治疗无脉络膜患者的先例,将会继续被应用推广到用来治疗其他类型的失明。

Mac Laren教授说:“诊断结果显示:当患者的视网膜未受到重大损伤时,导入患者体内的质粒可以有效地导入DNA并进行成功的表达,这将意味着对于任何一个有遗传视网膜疾病,如与年龄相关的黄斑或视网膜色素变性等,都可以在其疾病发生之前,通过基因诊断来预防失明。”

因此,像与年龄相关的黄斑仅在英国就有50万患者,Mac Laren希望该疗法也可以在未来向除了导致无脉络膜失明以外的治疗。

更广泛地说,这项技术的首次成功使长达20年之久倍受争议的的基因治疗成为未来医学诊断的一种趋势 。

“我们处在后基因革命时代,”Mac Laren教授补充道: “我们现在理解产生该种疾病的基因,并确定其基因序列,因此就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诊断它们。”

原文出处

Robert E MacLaren , Markus Groppe, Alun R Barnard, Charles L Cottriall, Tanya Tolmachova ,Len Seymour, K Reed Clark , Matthew J During FACP g, rans P M Cremers , Graeme C M Black FRCOphth , Andrew J Lotery FRCOphth , Susan M Downes FRCOphth , Andrew R Webster, Miguel C Seabra.Retinal ge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oroideremia: initial findings from a phase 1/2 clinical trial.The Lancet.16 January 201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27680, encodeId=3c69182e6807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b6210686b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Lance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686, encryptionId=1b6210686b2, topicName=Lance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f0227, createdName=howi, createdTime=Mon Jul 07 07:23:00 CST 2014, time=2014-07-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24873, encodeId=e4111e248739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ee758586b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新突破#</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8586, encryptionId=9ee758586bb, topicName=新突破)],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792a33728807, createdName=zxxiang, createdTime=Tue May 13 02:23:00 CST 2014, time=2014-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7-07 howi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27680, encodeId=3c69182e6807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b6210686b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Lance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686, encryptionId=1b6210686b2, topicName=Lance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f0227, createdName=howi, createdTime=Mon Jul 07 07:23:00 CST 2014, time=2014-07-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24873, encodeId=e4111e248739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ee758586b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新突破#</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8586, encryptionId=9ee758586bb, topicName=新突破)],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792a33728807, createdName=zxxiang, createdTime=Tue May 13 02:23:00 CST 2014, time=2014-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5-13 zxxiang

相关资讯

Biofabrication :治愈失明--3D打印让视网膜细胞精准“站队”

日前,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 3D 打印技术首次让大鼠的两种视网膜细胞,按照其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原本方位精准排列队形,以期未来用这项技术修复受损视网膜组织,进而治疗失明。 视网膜中神经细胞的老化受损是引发失明的一大原因,而视网膜组织十分精密,只有保持其中细胞的相互关联、准确排列,才能保证其有效的视觉功能。【原文下载】 研究人员在《生物制造》(Biofapication)上报告说,他们

世界爱眼日主题:眼睛健康以及平等获得治疗

  10月11日是“世界爱眼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当天说,目前全球约有3900万名盲人,其中4/5只需接受适当的简单手术就能重见光明。   设在马尼拉的这个委员会说,白内障是造成人们失明的最主要原因,而治疗白内障只需简单手术更换浑浊的晶状体即可。这种手术简单高效,如今发达国家几乎没有人因白内障致盲,然而许多中低收入国家的白内障患者却因没有机会接受手术而失明,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

美国实施首例利用胚胎干细胞医治失明手术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及《技术评论杂志》在线版7月15日消息,美国于近日正式进行了首例以人类胚胎干细胞医治渐进式失明患者的手术。这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二起人类胚胎干细胞人体临床试验。而本次手术治疗备受重视,被认为是干细胞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或将使饱受争议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证明其真实价值。   

Nat Biotech:胚胎干细胞成功使失明小鼠恢复视力

视网膜存在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失去感光细胞是造成大量退行性疾病病患视力下降的“罪魁祸首”。 现在,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的使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在人造视网膜帮助下,不仅在实验室培育出了眼部的感光细胞,而且将其移植进失明老鼠的眼部后让老鼠“重见光明”。这项刊登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标志着人们向使用干细胞治疗失明又近了一步。 研究人员表示,最新研究的突破在于,他们已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