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C/BOA—王晓稼教授解读乳腺癌重磅研究结果,看CDK4/6抑制剂如何排兵布阵!

2023-07-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梅斯医学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分享本次会议专场亮点研究并作相关主题专访。

编者按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已于美国芝加哥圆满召开,众多世界一流肿瘤学专家分享探讨当前国际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肿瘤治疗技术。为了让我国临床肿瘤学工作者能够更快、更方便地分享国际一流科研成果,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将于2023年7月7日至8日共同主办“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3 China”。

乳腺癌专场,诸多重磅前沿成果再次展示。梅斯医学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分享本次会议专场亮点研究并作相关主题专访。

 

王晓稼教授——梅斯医学专访现场

Q1:您在本次 BOC/BOA 2023 China会议上主持了「乳腺癌」专场1,该专场分享了3项前沿研究结果,请您简单分享一下这3项研究内容的亮点分别是什么?

 

王晓稼教授:本场第一项研究也是今年ASCO乳腺癌领域的一项重磅研究。我们知道,对于晚期乳腺癌,CDK4/6抑制剂(CDK4/6i)已经成为常规治疗,但关于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进击之路的3项前期研究中有2项研究失败,仅1项成功(阿贝西利的monarchE研究),导致相应新药获批时,适应症也有所保留。

NATALEE研究与monarchE研究不同,其入组人群更广泛,将淋巴结阳性患者均纳入如淋巴结≥4枚、淋巴结1-3枚且Ki67≥20%。而且,针对淋巴阴性患者人群,将分级≥3级患者、分级2级且Ki67≥20%患者、多基因检测为高危患者及中高危因素人群也纳入研究当中。因此,这样的入组条件远比monarchE研究广泛,而且研究结果也是非常好的,从3年辅助治疗中可以看到较好的DFS数据,3年的无浸润性疾病生存期(iDFS)绝对获益为3.3%!此外,在剂量上与晚期乳腺癌600mg/d不同,选择的辅助强化剂量为400mg/d,那么这种剂量优势在哪里?

第一,通过药物减量减少了以往CDK4/6i辅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如骨髓抑制减少了10%-20%;第二,对于瑞波西利,临床重点关注的不良反应是QT间期延长。在晚期monarchE系列研究中,CDK4/6i导致QT间期延长发生率为6.5%,其中3-4级毒性占比1.2%。但在辅助强化治疗中,QT间期延长发生率整体比例下降至4.2%,同时3-4级毒性仅占0.2%。因此,这样的安全性才能对强化治疗有很好的支撑,更方便管理相关毒副反应。

另外,早期乳腺癌复发风险一般为2-3年,该研究将整个周期设计为3年,覆盖前3年复发高峰期,更好的显示其疗效。因此,这项研究的整体设计具有科学性且结果较为理想,同时也证实了辅助强化的必要性,后续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强化方案。

 

Q2:近年来,CDK4/6抑制剂进展不断,请您谈一谈其在H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是如何排兵布阵的?

 

王晓稼教授:CDK4/6i实际上已经成为晚期乳腺癌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从单药内分泌治疗到CDK4/6i,PFS延长可超10个月。但此类患者一旦出现疾病进展,应用现有治疗手段的PFS一般都不超过10个月,仅约6-7个月。因此临床需求仍较大。当然像去年ASCO报告瑞波西利相关的MAINTAIN研究数据显示,CDK4/6i进展后继续CDK4/6i联合内分泌治疗PFS也不是很差,但仅限于氟维司群+瑞波西利组,总体PFS是不满意的。

其实,目前临床对于用药的排兵布阵非常纠结,可能会选择化疗,也可能选择继续内分泌治疗同时联合CDK4/6i,也可以选择口服氟维司群单药,当然也有其他选择如西达苯胺联合内分泌治疗,但实际上这些策略整体的效果并不理想,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因此,目前正在开发一种新策略,通过多基因检测寻找耐药点,进而克服耐药后选择更好的方案。此外,不同CDK4/6i蛋白不同,通过检测还可以在更换应用新的CDK4/6i时作为参考。今年ASCO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CDK4/6i应用期间发现有突变时,可以选择更换药物。另外,也有策略考虑CDK4/6i单药治疗等。当然,这些策略后续都需要进一步布局。

 

Q3:CDK4/6抑制剂耐药问题越来越突出,打破这种瓶颈的策略有哪些?未来的探索方向是什么?

 

王晓稼教授:针对CDK4/6i耐药问题,实际上我们现有很多策略。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多基因检测更换药物策略之外,目前还有更具前景的新药领域—ADC药物。研究显示,针对HER2(+)及三阴性乳腺癌的Trop2靶向ADC药物疗效很不错,而且对于HER2低表达患者人群也显示很好的效果。

此外,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部分也有HER2表达,但未达到扩增,也可通过新一代ADC药物DS-8201治疗。特别是,我们还看到在DB-04 (DESTINY-Breast04)研究中,有效率约40%,PFS达10个月,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肿瘤体积缩小很明显。而且在ER+患者中,Trop2表达为80%-90%,此类患者PFS数据也不错。

因此对于CDK4/6i应用进展后患者,我们可以选择疗效较好且目前可及的一些临床治疗药物,同时也可选择ADC药物等,提高患者生存期。

 

专家简介

王晓稼  教授 

浙江省肿瘤医院院乳腺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浙江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肿瘤智能诊断和分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浙江肿瘤诊治质控中心副主任兼乳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医学伦理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肿瘤心脏病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肿瘤内科专委会前任主委

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筹)牵头人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副会长兼精准医学分会会长

 

编辑 | JOY
排版 | 梅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