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杂志中文导读第一期(2011.3)

2011-11-2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糖尿病杂志中文导读第一期(2011.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892, encodeId=4be238925f, content=I went to tons of links before this, what was I thiknnig?,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62.16.41.39, createdTime=Fri Jan 06 01:37:00 CST 2012, time=2012-0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2-01-06 62.16.41.39

    I went to tons of links before this, what was I thiknnig?

    0

相关资讯

HbA1c检测精度影响血糖监控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晚期,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大规模的2型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关系研究(UKPDS)的研究结果显示,强化的血糖控制能显著降低长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和进展。这些结果强调了HbA1c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监测的作用,并为其作为特异的糖尿病治疗目标的运用搭建了舞台。从那时起,大多数临床糖尿病组织都将HbA1c纳入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因为HbA1c极小的差异就能造成并发症患

HbA1c检测影响血糖监控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晚期,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大规模的2型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关系研究(UKPDS)的研究结果显示,强化的血糖控制能显著降低长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和进展。这些结果强调了HbA1c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监测的作用,并为其作为特异的糖尿病治疗目标的运用搭建了舞台。从那时起,大多数临床糖尿病组织都将HbA1c纳入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因为HbA1c极小的差异就能造成并发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盛大开幕

CDS2011开幕式现场 CDS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致辞 MedSci工作人员与母义明教授合影 MedSci工作人员与冯波教授合影 MedSci工作人员与娄晋明教授合影     作为医生,应该加强科室间的协作,只要患者伴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就应该注重糖尿病的筛查对于糖尿病患者,目标不仅是血糖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良好控制,还有人文上的关怀,给患者

2011年糖尿病年会热点解析

    从今天开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每年年会的议题实际上就代表中国某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认真分析这些热点,也有助于大家能确立自己的临床研究方向。为此,MedSci独家进行解析,给大家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1 几种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是热点 主要集中于噻唑烷二酮类(TDZ)、a-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

J urology: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

     台湾亚东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钟旭东等研究发现,诊断为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5年内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研究发表于《泌尿学杂志》[J Urology 2011, 186(5), 1888 ]。   研究纳入2001-2003年间23569例新发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与70707位对照者,随访时间为5年。结果显示,随访期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新发糖尿病2

Nat Med:IL-6在治疗II型糖尿病中可能扮演关键角色

 MedSci专家点评:  炎性分子,如IL-1,IL-6,TNFα等均被认为是“坏”分子,在器官的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甚至,在胰岛素抵抗,冠心病形成中,都作为“坏”分子出现。因为脂肪细胞分泌这些分子,诱发胰岛素抵抗,最终形成糖尿病。 然而,我们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脂肪细胞要无缘无故分泌这些炎性分子?实际上,机体内广泛存在正负反馈机制。当脂肪细胞分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