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 Care:静脉-静脉体外膜氧合的重度ARDS患者“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和生物创伤情况

2022-12-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尽管机械功率显著降低,但在vv-ecmo支持的ARDS患者中,48小时内的“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并没有减少生物创伤。这种通气策略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接受静脉-静脉体外膜氧合(vv-ECMO)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能有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机引起的肺损伤,促进肺恢复。

近日,危重病医学领域权威杂志Critical Ca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根据vv-ECMO的两种呼吸机策略,通过炎症、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损伤和肺修复的众多生物标志物评估的肺和全身生物创伤。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患者在EOLIA试验ECMO组(对照组)后48小时内随机接受“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结合极低潮气量(1-2mL/kg预测体重)、低呼吸频率(每分钟5-10次)、呼气正压、俯卧位或肺保护通气16小时(对照组)。

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是随机分组48小时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表面活性剂蛋白D的肺泡浓度,以及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血管生成素II的血药浓度。在纳入39例患者后,因无效而停止入组。潮气量、呼吸频率、分钟通气、平台压和机械功率在“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组中显著降低。在随机分组48小时后,两组之间任何预先指定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没有差异。然而,与对照组相比,“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组的60天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45% vs 17%,p=0.06)。

由此可见,尽管机械功率显著降低,但在vv-ecmo支持的ARDS患者中,48小时内的“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并没有减少生物创伤。这种通气策略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原始出处:

Christophe Guervilly.et al.Ultra-lung-protective ventilation and biotrauma in severe ARDS patients on 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Critical Care.2022.https://ccforum.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4-022-04272-x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