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2月Stroke杂志重磅研究精选文章一览

2016-12-31 MedSci MedSci原创

【1】Stroke:不吃早餐增加36%的脑出血风险早餐,不仅仅可以果腹。来自日本8万余人追踪13年的研究显示,不吃早餐者,与每天都吃早餐者相比,脑出血风险要高36%。 研究者还发现,每周吃早餐的次数与卒中风险,尤其是脑出血风险呈负相关,也就是不吃早餐的次数越多,脑出血风险越高。研究者认为,吃早餐或有益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为何不吃早餐脑出血风险高?研究者推测,脑出血的重要危

【1】Stroke:不吃早餐增加36%的脑出血风险

早餐,不仅仅可以果腹。来自日本8万余人追踪13年的研究显示,不吃早餐者,与每天都吃早餐者相比,脑出血风险要高36%。
 
研究者还发现,每周吃早餐的次数与卒中风险,尤其是脑出血风险呈负相关,也就是不吃早餐的次数越多,脑出血风险越高。研究者认为,吃早餐或有益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为何不吃早餐脑出血风险高?研究者推测,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不吃早餐或会或因空腹的应激反应导致血压进一步上升,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82772位居民,平均随访13年间,共有1051人发生脑出血,417人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286人发生脑梗死,870人发生冠心病。
 
早前还有研究显示,早餐会对血糖产生全天持续性影响,尤其是午餐和晚餐的餐后血糖。可以说吃早餐,是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餐后血糖的一个小窍门。
 
看来,忽视早餐,就是忽视健康。(文章详见--Stroke:不吃早餐增加36%的脑出血风险

【2】Stroke:中国脑卒中20年间趋势变化

在中国脑卒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来中国湖北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宇传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文章,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1994年至2013期间中国脑卒中死亡率的长期变化趋势。

研究人员从方法从疾病全球负担研究2013(GBD2013)中得到了中国脑卒中死亡率数据,并且采用年龄–时期–队列分析框架来进行分析这些获得的数据。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男性每年的净变化值为-2.665%(95%可信区间为-2.854%至-2.474%),而女性每年的净变化值为−4.064%(95%可信区间为-4.279%至-3.849%),在1994年至2013年期间男性和女性中各个年龄组的局部变化值均低于0,(所有的均有P<0.05)。在同一出生队列中,对时期偏差进行控制后,脑卒中死亡的风险在男性和女性中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级增长。在男性和女性的类似单调下降模式中估计的时期和队列相对风险也被发现(所有P<0.05),在整个研究期间脑卒中相对风险在女性中比男性减少的更迅速(所有P<0.05)。

由此可见,在中国脑卒中死亡率的降低可能是与医疗护理和诊疗技术的进步、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中国民众更好的生命早期营养条件有关。此外,连续几代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更好地了解了脑卒中相关的知识也可能在脑卒中死亡率的降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详见--Stroke:中国脑卒中20年间趋势变化

【3】Stroke:房颤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什么时间开始抗凝治疗?

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这项研究为评估瑞典房颤合并脑出血患者中抗栓治疗的时机以及严重出血和血栓事件的竞争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观察性的数据。

该研究的房颤合并首次脑出血患者来自于2005年至2012年期间在瑞典卒中登记中心-Riksstroke确定的患者。Riksstroke和其他国家的注册中心实现了联网,能够查找患者的治疗、合并症和结局信息。在低风险和高风险的血栓栓塞患者中的最佳治疗时机通过累积发病率函数来描述,并且分别对出血和血栓事件以及血管性死亡或非致死性卒中的联合终点进行描述。

该研究纳入了2619例房颤合并脑出血的幸存者,以5759人次每年进行随访。在高风险的血栓栓塞并且没有显著增加严重出血风险的患者中,抗凝治疗与血管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风险降低有关。当脑出血后7-8周开始抗凝治疗的效果似乎为最佳。

对于高风险的妇女,当抗凝治疗从脑出血后8周开始的患者中在3年内发生血管性死亡或卒中复发的总风险为17%,而在没有任何抗凝治疗的总风险为28.6%(差异的95%可信区间为1.4%-21.8%)。对于高风险的男性,相应的风险分别为14.3%和23.6%(差异的95%可信区间为0.4%-18.2%)。

由此可见,这项全国性的观察性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7至8周进行抗凝治疗,可以优化治疗获益和降低风险。(文章详见--Stroke:房颤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什么时间开始抗凝治疗?

【4】Stroke:腔隙性脑卒中和脑出血有哪些差异?

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探究腔隙性脑卒中和脑出血之间差异的潜在相关因素。

研究人员在弗明汉心脏研究(FHS)的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者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者和发生脑出血以及腔隙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础患病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进行了比较。

研究人员共确定了118次腔隙性脑卒中事件(患者平均年龄74岁,男性占51%)和108次脑出血事件(患者平均年龄为75岁,男性占46%)。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肥胖与腔隙性脑卒中密切相关。高血压,但不是糖尿病、吸烟或胆固醇水平,可以增加脑出血的可能性。

与腔隙性脑卒中正好相反,相比于对照者,脑出血患者有较低的体重指数(26 vs. 27);体重指数<20的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增加4倍。在直接比较中,研究者发现腔隙性脑卒中患者有较高的体重指数(28 vs. 26)和肥胖患病率(比值比为3.1);体重指数<20与腔隙性脑卒中显著降低有关(比值比为0.1)。

由此可见,高血压是腔隙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的共同危险因素,而糖尿病不是。不仅与腔隙性脑卒中患者比,还与其对照者比,脑出血患者体重指数均较低,这一发现是无法解释的,值得进一步探索。  (文章详见--Stroke:腔隙性脑卒中和脑出血有哪些差异?

【5】Stroke:颈动脉颅内段钙化与接受机械取栓患者的血运重建有关吗?

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评估颈动脉颅内段钙化与接受机械取栓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运重建和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纳入了194例在2009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卒中单元住院并接受机械取栓的前循环闭塞患者。颈动脉颅内段钙化通过机械取栓前双侧颅内颈动脉的非增强CT扫描来进行定性分析。完全动脉血运重建是指最后的影像学检查脑梗塞≥2b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不良功能预后是指90天改良的Rankin评分>2分。研究人员运用调整了混杂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了颈动脉颅内段钙化体积对完全动脉血运重建、功能预后和死亡率的独立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164例(84.5%)患者发生了颈动脉颅内段钙化,其平均体积为87.1mm3(第25-75位数为:18.9-254.6 mm3)。研究者发现,增大的颈动脉颅内段钙化体积与不完全动脉血运重建(转化的颈动脉颅内段钙化体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调整后比值比为0.73[95%可信区间为0.57-0.93])和不良的功能预后(转化的颈动脉颅内段钙化体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调整后比值比为1.31[95%可信区间为1.04-1.66])相关。

由此可见,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机械取栓前较大量的颈动脉颅内段钙化是糟糕的术后动脉血运重建和较差的功能预后的一个指标。 (文章详见--Stroke:颈动脉颅内段钙化与接受机械取栓患者的血运重建有关吗?

【6】STROKE:老年中风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间你知道么?

在中风后亚急性期提供强化物理治疗(PT)有助于运动的恢复。 但是,极早期强化PT的效率研究甚少。 近期,一项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研究调查了在中风后的前2周内进行强化PT是否有助于运动的恢复。

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第一次大脑半球中风后的前72小时内开始柔性PT(除呼吸需求之外每天20分钟)和强化PT(强化运动每日45分钟)。

主要结果通过Fugl-Meyer评分评估是第(D)90天和D0之间运动控制的变化情况。 主要次要结果是行走10 m能够做到无辅助、平衡、自主,生活质量和意外的医疗事件的天数。

此项研究分析了104个患者中的103人(51人对照组和52人实验组; 64名男性;中位数年龄67岁 [四分位数范围:59-77],67个右半球病变,80个缺血性损害,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8分者占82%)。

研究结果显示:Fugl-Meyer评分随时间增加(P <0.0001),治疗(P = 0.29)或治疗与时间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无显着效果(P = 0.40)。对于对照组和实验组,D90和D0之间的中值分数变化为27.5(12-40)和22.0(12-56)(P = 0.69)。次要标准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此项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卒中后极早期强化训练可能不能有效地改善运动控制功能。 这个结论可能主要适用于严重的中风。(文章详见--STROKE:老年中风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间你知道么?

【7】Stroke:妊娠及产褥期相关卒中分析!

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当前成像技术进行大规模的调查,旨在描述在日本妊娠相关的卒中情况。

研究人员在2012和2013年之间以日本脑卒中学会认证的736家教学医院的临床病历回顾为基础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人员利用网络问卷,收集详细的临床过程,而且期间没有涉及到任何个人身份信息。本问卷的回收率为70.5%,并抽取了151例妊娠相关的卒中患者。

其中,出血性卒中有111例(占73.5%),缺血性卒中有37例(占24.5%),混合型有3例(占2%)。妊娠相关脑卒中估计的发病率10.2/100,000例分娩产妇。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瘤(19.8%)、动静脉畸形(17.1%)、妊娠高血压(11.7%)和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低血小板计数)(8.1%)。已有的脑血管疾病导致脑出血的患者有59例(占53.1%)。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8例(75.7%)为动脉梗塞,9例(24.3%)为静脉梗塞。动脉梗塞最常见的原因是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出血性卒中预后比缺血性卒中预后要差。

由此可见,日本妊娠相关卒中的发病率似乎并不高于其他亚洲和西方国家。日本女性出血性卒中比例明显高于白人女性。已有的脑血管疾病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分别在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中发挥关键作用。  (文章详见--Stroke:妊娠及产褥期相关卒中分析!

【8】Stroke:大麻、烟草和酒精与早发性卒中有啥关系?

近日,心血管权威期刊Stroke上发表一篇研究文章,在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中,研究人员旨在明确当考虑到烟草和酒精的使用时,使用大麻和早发性卒中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该研究的队列纳入了49,321名出生于1949和1951年之间的瑞典人,这些参与者在18岁至20岁期间均被征召进行义务兵役。所有的人在征兵时均回答了2个详细的问卷调查,并对体能、心理功能和医疗状况进行了检测。从国家数据库中获得了60岁以上患者卒中事件的信息;并包括了45岁之前的卒中患者。

研究人员发现在多变量模型中青年期大麻使用与45岁以上或超过45岁卒中发生之间没有相关性:使用大麻>50次,风险比为0.93(95%可信区间为0.34-2.57)和0.95(95%可信区间为0.59-1.53)。在大麻使用>50次的个体中虽然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了近一倍,但对烟草使用进行调整后,这种风险有所减弱:风险比为1.47(95%可信区间为0.83-2.56)。每天吸烟≥20支显然与在45岁之前发生的卒中相关,风险比为5.04(95%可信区间为2.80-9.06),在整个随访期间卒中的风险比为2.15(95%可信区间为1.61-2.88)。

由此可见,青年期大麻使用与卒中发生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包括在45岁之前发生的卒中。但是,吸烟与卒中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的相关性。(文章详见--Stroke:大麻、烟草和酒精与早发性卒中有啥关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77141, encodeId=05281e77141a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6d0168436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troke杂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6843, encryptionId=c6d0168436c, topicName=Stroke杂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0e639082590, createdName=zhixianchen, createdTime=Sat Aug 26 00:16:00 CST 2017, time=2017-08-2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8999, encodeId=437f1548999a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78796000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6000, encryptionId=f7879600061, topicName=重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acc14121561, createdName=xxxx1054, createdTime=Mon Jan 02 07:16:00 CST 2017, time=2017-01-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77141, encodeId=05281e77141a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6d0168436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troke杂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6843, encryptionId=c6d0168436c, topicName=Stroke杂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0e639082590, createdName=zhixianchen, createdTime=Sat Aug 26 00:16:00 CST 2017, time=2017-08-2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8999, encodeId=437f1548999a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78796000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6000, encryptionId=f7879600061, topicName=重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acc14121561, createdName=xxxx1054, createdTime=Mon Jan 02 07:16:00 CST 2017, time=2017-01-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1-02 xxxx1054

相关资讯

盘点:Stroke杂志精选文章一览

【1】Stroke:PM2.5可怕,短期暴露更可怕!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来自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卫生行政管理部门Ryu Matsuo博士及其团队的研究文章,旨在探究暴露于环境中可吸入肺颗粒物PM2.5时间长短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研究人员分析了日本多个以医院为基础的脑卒中注册中心的68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这些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接受治疗,而且脑卒中症状发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