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 Res:同济大学陈义汉/梁丹丹发现转录因子SP1缺乏与肥厚性心肌病有关

2024-01-17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表明SP1缺乏导致HCM。SP1过表达对HCM小鼠和HCM hiPSC-CMs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提示SP1可能是HCM的潜在干预靶点。

肥厚性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单基因心脏疾病。然而,HCM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其非遗传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

2024年1月10,同济大学陈义汉及梁丹丹共同通讯在Circulation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Deficienc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 Contributes to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转录因子SP1缺乏与肥厚性心肌病有关。Sp1小鼠的心脏特异性条件敲除产生典型的HCM表型,表现出明显的心肌肥大、间质纤维化和肌丝紊乱。Sp1敲低显著增加了hiPSC-CMs的细胞面积,并引起细胞内肌原纤维紊乱,这与HCM的肥厚心肌细胞相似。

机制上,Tuft1被确定为SP1的关键靶基因。在hiPSC-CMs和小鼠中,Sp1敲除诱导的肥厚表型可以通过TUFT1 (tuftelin 1)的过表达来恢复。此外,SP1过表达抑制了Myh6 R404Q/+突变等位基因中HCM的发展,并逆转了HCM的肥厚表型。该研究表明SP1缺乏导致HCM。SP1过表达对HCM小鼠和HCM hiPSC-CMs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提示SP1可能是HCM的潜在干预靶点。

图片

肥厚性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约占成年人口的0.2%,是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治疗HCM主要采用β受体拮抗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然而,效果并不理想。HCM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肌肥大和间质纤维化,不幸的是,这些药物不能逆转。其他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化学消融和手术切除,可能昂贵、复杂或有创性。基因突变被认为是HCM的主要原因;然而,基因治疗等最先进的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无法适用于患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索HCM的发病机制和新的干预靶点仍然是心脏病学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

转录因子(TFs)是一类序列特异性的DNA结合蛋白,在物种间高度保守。新出现的证据揭示了它在多个监管网络中的中心地位。TF表达的改变导致了生物信号的级联反应此外,TFs与DNA的相对特异性结合使其具有独特的靶向干预优势。然而,关于TFs在心脏病中的作用的机制研究仍然有限,特别是在HCM中。SP1(特异性蛋白1)是第一个从哺乳动物中分离纯化的TF,也是Sp/KLF家族中最活跃的转录激活因子。SP1已被证明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和生长。SP1抑制剂,如米霉素A,因其对肿瘤的显著治疗作用而被应用于临床治疗。然而,SP1在心脏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irculation Research 

该研究揭示了Sp1在HCM的发病机制和潜在干预中的作用。Sp1 (Sp1-CKO)小鼠的心脏特异性条件敲除表现出明显的心脏肥大和心肌纤维化。Tuft1被确定为SP1的关键靶基因,其在Sp1-CKO心脏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此外,心脏特异性敲低Tuft1可导致小鼠HCM。在人诱导的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hiPSC-CMs)和成年小鼠中,过度表达TUFT1 (tuftelin 1)可减弱Sp1缺陷引起的HCM表型。

该研究证实了SP1对Myh6 R404Q/+ (R404Q)突变等位基因小鼠HCM的治疗作用。在HCM患者的hiPSC-CMs中,SP1或TUFT1过表达也显著减轻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内肌原纤维的破坏。总之,该研究揭示了SP1在HCM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超出了HCM作为一种遗传疾病的理解。

原文链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RESAHA.123.32327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2059, encodeId=6d9e2182059e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2bb818e99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肥厚性心肌病#</a> <a href='/topic/show?id=343b1101524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转录因子SP1#</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879, encryptionId=52bb818e991, topicName=肥厚性心肌病), TopicDto(id=110152, encryptionId=343b11015241, topicName=转录因子SP1)],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an 16 20:50:59 CST 2024, time=2024-01-1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儿童期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儿童期诊断为HCM的患者发生LVSD的终生风险显著高于成人诊断为HCM的患者,且LVSD出现时间早于HCM的成年患者。无论诊断为HCM或LVSD的年龄如何,LVSD的预后都很差,需要仔细监测LVSD。

Radiology:18F-FAPI PET/CT心肌活性在预测肥厚性心肌病心源性猝死方面的价值

临床上开发并引入了放射性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靶向示踪剂用于检测激活的成纤维细胞,并被广泛用于癌症的PET/CT成像。

European Radiology:肥厚性心肌病纤维化的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鉴别

近年来,广泛的数据挖掘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和探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放射性组学在心脏疾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CIRCULATION:MDM2调节HIF信号导致肥厚性心肌病的微血管功能障碍

本文结果表明,肉瘤突变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诱导心肌细胞MDM2信号传导,这导致心肌微环境的长期变化。

JAHA: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疾病及其进展的预后意义

在以非梗阻性为主要类型的东亚HCM患者中,二尖瓣疾病较为常见。MR、收缩前运动和二尖瓣环形钙化在梗阻性HCM患者中更为常见。MR的存在和进展与HCM患者预后差有关。

JAHA:肥厚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性别差异

根据目前的证据表明HCM的预后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未来的指南可能会强调在HCM的诊断和管理中使用性别特异性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