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疾病及其进展的预后意义

2023-01-2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在以非梗阻性为主要类型的东亚HCM患者中,二尖瓣疾病较为常见。MR、收缩前运动和二尖瓣环形钙化在梗阻性HCM患者中更为常见。MR的存在和进展与HCM患者预后差有关。

肥厚性心肌病(HCM)是一种以不对称性左心室(LV)肥厚为特征的遗传疾病,不仅累及心肌,而且累及二尖瓣及其器官。HCM患者的预后最近得到了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介入和手术治疗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如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和隔膜肌瘤切除术。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探讨东亚HCM患者中二尖瓣疾病及其进展的预后意义。

研究人员评估了纵向HCM登记队列1185例HCM患者(平均±SD年龄为60±14岁;男性占67%),667例3-5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的患者也进行了分析。二尖瓣反流(MR)的进展定义为疾病严重程度至少增加1级。临床结局被定义为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住院、二尖瓣手术或间隔肌瘤切除术和心脏移植的综合事件。

整个队列中大多数为非阻塞性类型(n=1081[91.2%])。共有278例患者(23.5%)在超声心动图上表现出至少轻度MR。MR、收缩前运动和二尖瓣环形钙化在梗阻性HCM患者中更为常见。在7.0±4.0年的随访中,MR的存在与较差的临床结果独立相关(风险比[HR]为1.60[95%CI为1.07-2.40];P=0.023)。在随访超声心动图检查中,67例(10.0%)患者出现MR进展,且与不良预后独立相关(HR为2.46[95%CI为1.29-4.71];P=0.007)。

由此可见,在以非梗阻性为主要类型的东亚HCM患者中,二尖瓣疾病较为常见。MR、收缩前运动和二尖瓣环形钙化在梗阻性HCM患者中更为常见。MR的存在和进展与HCM患者预后差有关。

原始出处:

Dae‐Young Kim,et al.Prognostic Implication of Mitral Valve Disease and Its Progression in East Asia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AHA.2023.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1.02479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miR-132,预防肥厚性心肌病心衰进展的有效靶点!

miR-132,预防肥厚性心肌病心衰进展的有效靶点!

Noonan综合征伴肥厚性心肌病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例

Noonan综合征的心电图异常(约50%):电轴左偏,病理性Q波,左心前导联R/S比值异常。本例患儿心电图符合右室流出道狭窄诊断,未出现典型Noonan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CT病例图文)-分析-诊断-鉴别

心包疾病长期不愈或心包积液吸收不彻底,可引起心包肥厚、粘连,后期钙化包绕心脏,形成缩窄性心包炎,从而限制了心脏活动导致心脏舒张功能受限,产生一系列体循环及肺循环回流受限的表现。

Circulation-Heart Failure:1999-2019年美国肥厚性心肌病相关死亡率的人群和地区趋势

在过去的20年里,HCM相关的死亡率在美国总体上有所下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HCM相关死亡率的人群和地理差异持续存在,需要进一步调查。

Radiology:肥厚性心肌病的心肌究竟是怎样纤维化的?从影像到病理的有一迈进!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全球范围内十分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疾病,心肌纤维化是HCM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之一。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肌纤维化的预后价值上,但对HCM的特征了解十分有限。

European Radiology:快速半自动化左房长轴应变分析对肥厚性心肌病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

研究表明,左心房功能障碍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并可进一步导致心房颤动(AF)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