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W2024现场速递 | 穿越边境:安乃近药物引发的肝损伤

2024-05-22 消化界 消化界 发表于上海

今日为您带来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埃尔帕索健康科学中心的一篇壁报:安乃近药物引发的肝损伤。

2024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igestive Disease Week, DDW)于美国当地时间5月18日至21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来自104个国家的14000余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胃肠病学、肝病学领域的最新前沿研究及临床实践等学术问题。DDW是目前世界消化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享有最高声望的国际消化病学会议,本次盛会在为期4天的学术活动中举行425场精彩讲座,共有285家参展商参与DDW2024学术活动。

“消化界”在2024DDW现场发回相关报道,带您见证此次会议盛况,并为您报道相关重要研究进展,让大家紧跟国际学术前沿。今日为您带来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埃尔帕索健康科学中心的一篇壁报:安乃近药物引发的肝损伤

图片

图片

01 研究背景

安乃近是一种镇痛、退热和痉挛药,在墨西哥常用。它最常被归类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这与其额外的退热作用一起使其成为拉丁美洲国家流行的非处方药 (OTC) 首选药物。安乃近已在美国下架,因为它有可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报告安乃近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DILI) 的比较罕见,鉴于它在拉丁美洲和欧洲国家的使用增加,研究者旨在提请注意这种潜在的严重并发症。

02 病例描述

39岁男性,无病史,因右上腹剧烈疼痛和新发黄疸2周到医院就诊。针对他的症状,医生在墨西哥华雷斯市给他开了一种复方药物,其中包括buthilhioscina,一种东莨菪碱和安乃近的衍生物。随后,病人注意到他的眼睛和皮肤发黄,这使他越过边境到我们机构寻求医疗救助。实验室检查显示混合性肝细胞损伤(总胆红素 6.5、直接胆红素 5.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496、碱性磷酸酶 13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579),转铁蛋白饱和度和铁蛋白均升高(82%;57,700)。腹部 CT 和 MRI 仅显示门静脉周围水肿。检查排除病毒性、自身免疫性和遗传性原因的肝损伤。随后的肝活检显示良性肝实质伴门静脉和小叶性肝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与 DILI 一致,普鲁士染色未见肝铁积聚。因此,DILI 归因于他的复方药物中的安乃近成分。停药和保守治疗后肝脏生化呈下降趋势并黄疸改善。

03 研究结论

文献中关于安乃近引起的肝损伤的报道较少,这可能与安乃近在美国的禁用有关。我们的目的是强调,在以拉丁美洲移民为主的人群中,安乃近的使用很常见,可能未被充分认识。作为临床医生,即使安乃近在美国已被禁止使用,也应认识到其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并从患者处获取详尽的病史。

参考文献:

Swati Mahapatra,  Jesus Guzman,  Monica Botros,  Shivangini Duggal,  Ricardo Badillo. ACROSS THE BORDER: A METAMIZOL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Presentation Number:Mo 157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6088, encodeId=f08a22060887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d3d812280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损伤#</a> <a href='/topic/show?id=4bb0456867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安乃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5686, encryptionId=4bb04568674, topicName=安乃近), TopicDto(id=81228, encryptionId=9d3d812280b, topicName=肝损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y 22 20:14:18 CST 2024, time=2024-05-2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5-22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30种抗精神病药物与肝损伤

有相当数量的抗精神病药物与肝损伤相关,甚至有严重肝毒性的风险。

J Ethnopharmacol:丹酚酸提取物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预防雷公藤多苷所致急性肝损伤

采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丹参酚酸提取物(SA)对雷公藤多苷片(TWP)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特别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发生机制

本文拟对COVID-19抗病毒药物的种类及其引起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和研究进展作一分析,旨在提高安全用药水平,避免和减少DILI的发生,提高临床危重症患者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Advanced Science:华南理工大学邵丹等合作发现循环游离DNA作为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cfDNA是一种预测肝损伤小鼠死亡率的机制生物标志物。清除cfDNA和减少氧化损伤的结合为肝损伤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Nature Genetics封面论文:周斌团队发现促进肝再生的双潜能肝祖细胞

在肝细胞中进行β1-integrin基因敲除或者p21基因过表达来抑制肝细胞的增殖,同时利用谱系示踪技术标记胆管上皮细胞,在肝损伤模型中直接观察到胆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为肝细胞,促进肝脏损伤修复。

Chin Med:大鼠模型对补骨脂阴/阳相关差异反应的综合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

探讨阳虚证和阴虚证模型对补骨脂(BGZ)的差异反应,并确定相应的特征生物标志物。

J Ethnopharmacol:上海中医大吴家胜团队发现茵陈蒿多糖能有效减轻肝损伤并激活Nrf2信号通路!

论文探讨了茵陈蒿多糖对胆汁淤积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AMA Netw Open:产前暴露于内分泌干扰素,可增加儿童肝损伤或肝细胞凋亡风险

结果发现产前暴露于无处不在的EDCs,特别是有机氯农药、多溴联苯醚、全氟化碳和金属,与儿童肝损伤和/或肝细胞凋亡的增加有关。

Nat Commun:吴江维/陶开山/张晓刚发现肝内质网应激促进肝损伤的潜在机理

本研究发现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 (ASGR1)是一种在肝脏中特异性表达的凝集素,在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和肝损伤的雄性小鼠中表达下调。

【AASLD2023速递】再次证实:qAnti-HBc可作为ALT正常慢乙肝患者严重肝损伤的预测指标

探讨qAnti-HBc与CHB-NALT患者肝脏病理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将其作为识别显著肝损伤的血清标志物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