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中的肠道生态失调

2023-04-15 August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中的生态失调可能导致几种风湿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然而,目前对肠道微生物群与风湿性疾病之间潜在关联的理解仍然不足。

人类肠道被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定植,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群,它在代谢相互作用和宿主免疫反应等关键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过去几十年的新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中的生态失调及其对促炎和抗炎免疫反应之间平衡的影响,可能导致几种风湿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和骨关节炎。由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是潜在的可改变的,因此它已被假定为风湿性疾病的有希望的预防或治疗靶点。

 

此外,鉴定不同风湿性疾病中的非特异性和共享肠道微生物也很重要,因为这些知识可以帮我们了解多种风湿性疾病的潜在共同发病机制。但目前,我们对肠道微生物群与风湿性疾病之间潜在关联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因此,这篇研究旨在综合肠道微生物群与风湿性疾病关系的累积证据。

方法:检索了 PubMed、Embase 和 Cochrane 图书馆,共2741篇文章,92种风湿性疾病的14项研究,研究最多的疾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其次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骨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纳入评估肠道微生物群与风湿性疾病之间关联的观察性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风湿性疾病和对照组之间α多样性指数的标准化平均差(SMD)。定性总结了肠道微生物的β多样性指数和相对丰度。

 

风湿性疾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群中α多样性丰富度估计量的森林图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

发现:在纳入的92项研究(11,998名受试者)中,68项提供了α多样性的数据。总体而言,风湿性疾病中α多样性指数始终下降(observed species:SMD = -0.36,[95%CI = -0.63,-0.09];Chao1: SMD = -0.57, [95%CI = -0.88, -0.26];Shannon index: SMD = -0.33, [95%CI = -0.48, -0.17];Simpson index:SMD = -0.32, [95%CI = -0.49, -0.14])。然而,当检查特定的风湿性疾病时,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观察到减少(observed species:SMD = -0.51,[95%CI = -0.78,-0.24];Shannon index: SMD = -0.31, [95%CI = -0.49, -0.13];Simpson index:SMD = -0.31, [95%CI = -0.54, -0.08]),系统性红斑狼疮(Chao1:SMD = -1.60,[95%CI = -2.54,-0.66];Shannon index:SMD = -0.63,[95%CI = -1.08,-0.18]),痛风(Simpson index:SMD = -0.64,[95%CI = -1.07,-0.22])和纤维肌痛(Simpson index:SMD = -0.28,[95%CI = -0.44,-0.11]),而在系统性硬化症中观察到增加(Shannon index:SMD = 1.25,[95%CI = 0.09,2.41])。在强直性脊柱炎和IgG4相关疾病中,β多样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一致报告。尽管几乎没有发现肠道微生物疾病特异性的证据,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观察到产生抗炎丁酸盐的微生物(即粪杆菌)消耗和促炎微生物(即链球菌)富集的共同改变。

风湿性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β多样性比较

主要的研究结果:
(1)从整体上看,风湿性疾病的α多样性指数始终呈小到中等程度地下降。当对特定的风湿性疾病进行检查时,α多样性的减少只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和纤维肌痛中观察到;而在系统性硬化症中观察到增加。
(2)β多样性在定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强直性脊柱炎和IgG4相关疾病中保持一致;
(3)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同改变,产生抗炎丁酸盐的微生物(即粪杆菌)的减少,和促炎微生物(即链球菌)的富集;
(4)每当肠道微生物具有特异性时,这些改变的复制较弱,疾病的特异性改变尚不确定,仍需进一步验证。

总之,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风湿性疾病有关,主要与体内潜在的非特异性、共享微生物有关。

 

参考文献:Wang Y, Wei J, Zhang W, et al. Gut dysbiosis in rheumatic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92 observational studies. EBioMedicine. 2022;80:104055. doi:10.1016/j.ebiom.2022.10405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hytomedicine:藿香正气方对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的预防作用

探讨藿香正气口服液预处理是否能预防脂多糖诱导的不良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健脾调肝饮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粪便代谢减少小鼠肥胖

采用高脂饮食(HFD)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来评估健脾调肝饮(JPTGY)的作用与肠道微生物群和粪便代谢变化之间的关系。

NRR:肠道微生物群对神经发生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不仅在调控大脑发育、应激反应、抑郁、焦虑、认知功能等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能调节肠道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抗 COVID-19 的中药:肠道菌群的作用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Phytomedicine:加味黄连解毒汤及其活性部位对小鼠模型的抗特应性皮炎作用

利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和卡泊三醇(MC903)致敏的特应性皮炎(AD)小鼠模型,开发加味黄连解毒汤(MHLJDD)并鉴定其活性成分作为AD的创新治疗剂。

Front Pharmacol:结合16S rRNA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研究养心解郁汤的抗抑郁作用

评价养心解郁汤(YXJYD)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