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的花火!PNAS顶刊揭示:人类濒死前的大脑活动,结果很令人震惊!

2023-05-0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这项研究中提供的经验证据有力地表明,垂死的人类大脑可以被激活,为进一步研究心脏骤停期间的隐蔽意识奠定了基础。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从死亡状态下被救醒并报告大量的濒死体验。不管体验者来自哪一种文化,处于哪个时代,或信仰何种宗教,濒死体验的内容和对本人的影响都极为相似。

曾发表在LANCE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62人经历濒死体验,具体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已经死去,出现愉快的正面情绪,灵魂离体,穿过隧道,与一种光亮交流,观察到各种奇异的色彩和天国景象,与去世的亲友见面,回顾一生,以及洞悉生死界限等经历等等。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一些人的大脑会产生一种令人惊讶的有组织的电活动激增,但科学家们还不能详细确定这种机制是如何发生的。

在心脏骤停期间,大脑被认为是低活性的。濒死体验代表了一个生物学悖论,挑战了人们对垂死大脑的基本理解,人们普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大脑是不起作用的。然而,心脏和呼吸停止的动物模型显示了伽马波(γ波)振荡和功能连接的激增。为了研究这些临床前的发现是否能转化为人类,研究人员分析了4名昏迷的垂死病人在撤销呼吸机支持前后的脑电图和心电图信号。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

这项研究描绘了4个人在死亡时的大脑活动图,发现与意识相关的伽马波(γ波)活动激增,这种活动在大脑的“热区”内被识别出来,与做梦和意识状态改变有关。

研究者给这4位病人戴上了脑电图帽,持续监测病人大脑表面的电信号。在移除呼吸机支持后,其中2名患者表现出心率增加以及伽马波活动激增,这被认为是最快的大脑活动并与意识相关。同时,在所谓的大脑意识神经关联热区,比如大脑后部的颞叶、顶叶和枕叶之间的交界处,检测到了这种活动。 该区域与癫痫症中的做梦、视觉幻觉以及其他大脑研究中的意识状态改变有关。

全局性缺氧导致垂死患者大脑中高频振荡激增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病人大脑中颞顶枕交界区的活动增加。该区域被认为与意识有关,在做梦、癫痫发作和“灵魂出窍”时被激活。由于做梦时激活的后皮质区与清醒时激活的皮层区基本重叠,TPO连接被认为是意识神经相关的“热区”。临床死亡幸存者报告的内部感知到明亮的光线或熟悉的面孔表明垂死的大脑中处理内部生成的视觉的能力得以保留。垂死的人脑中后皮质区域是否被激活还有待确定。

研究者表示,大脑活动的爆发是一种生存模式。对脑死亡动物的研究发现,器官开始释放大量信号分子,并产生不寻常的脑电波模式,试图使自己苏醒。

总之,这项研究中提供的经验证据有力地表明,垂死的人类大脑可以被激活,为进一步研究心脏骤停期间的隐蔽意识奠定了基础。

原始出处
Xu G, Mihaylova T, Li D, Tian F, Farrehi PM, Parent JM, Mashour GA, Wang MM, Borjigin J. Surge of neurophysiological coupling and connectivity of gamma oscillations in the dying human brai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3 May 9;120(19):e2216268120. doi: 10.1073/pnas.2216268120. Epub 2023 May 1. PMID: 3712671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31302, encodeId=a9ff2131302e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ffb668643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濒死体验#</a>(Near-death experience, NDE)是指一种通常在临床死亡、严重疾病、外科手术或其他生命威胁性事件期间的体验,包括超验感知、离体经历、光明和平静感、通往另一个世界或境界的感觉等。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下面是一些已经发现的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结果: 大多数人都有濒死体验:一些研究表明,超过70%的死亡患者在死亡前曾经有过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与<a href='/topic/show?id=207d1061998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超验感知#</a>有关:濒死体验中的超验感知是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包括离体经历、观察外界事件和人物的感觉、<a href='/topic/show?id=5fcf106200d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时间失真#</a>等。 大多数人的濒死体验是积极的:多数濒死体验是积极的,包括光明和平静感、与神灵和亲人重逢的感觉,以及对生命的新认识和感悟。 濒死体验与大脑活动相关:一些研究表明,濒死体验与脑电图中的异常活动有关,可能是由于<a href='/topic/show?id=a7b3e9330e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缺氧#</a>或药物引起的脑功能异常所致。 濒死体验对人们的生活有深远的影响:濒死体验可能会对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人报告称他们从濒死体验中获得了对生命的新认识和理解。 总之,濒死体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已经有许多科学研究致力于了解其背后的生物、神经、心理和社会因素。尽管有些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濒死体验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生命本质和人类心灵的重要线索。,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6864, encryptionId=dffb668643b, topicName=濒死体验), TopicDto(id=106199, encryptionId=207d1061998b, topicName=超验感知), TopicDto(id=106200, encryptionId=5fcf106200d9, topicName=时间失真), TopicDto(id=79330, encryptionId=a7b3e9330e7, topicName=缺氧)],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Random/55971dc507c93968175ce7cc1e177b372a83869f.jpg, createdBy=f63e4754896, createdName=侠胆医心, createdTime=Wed May 10 06:27:27 CST 2023, time=2023-05-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3-05-10 侠胆医心 来自上海

    #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 NDE)是指一种通常在临床死亡、严重疾病、外科手术或其他生命威胁性事件期间的体验,包括超验感知、离体经历、光明和平静感、通往另一个世界或境界的感觉等。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下面是一些已经发现的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结果: 大多数人都有濒死体验:一些研究表明,超过70%的死亡患者在死亡前曾经有过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与#超验感知#有关:濒死体验中的超验感知是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包括离体经历、观察外界事件和人物的感觉、#时间失真#等。 大多数人的濒死体验是积极的:多数濒死体验是积极的,包括光明和平静感、与神灵和亲人重逢的感觉,以及对生命的新认识和感悟。 濒死体验与大脑活动相关:一些研究表明,濒死体验与脑电图中的异常活动有关,可能是由于#缺氧#或药物引起的脑功能异常所致。 濒死体验对人们的生活有深远的影响:濒死体验可能会对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人报告称他们从濒死体验中获得了对生命的新认识和理解。 总之,濒死体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已经有许多科学研究致力于了解其背后的生物、神经、心理和社会因素。尽管有些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濒死体验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生命本质和人类心灵的重要线索。

    0

相关资讯

脑卒中治疗的“全局观”:不仅仅是神经元,更要关注全面的脑细胞保护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尽管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功能结局。

Science子刊:新冠后鼻子不灵,你的嗅觉神经被“吃了”

希望调节这些患者鼻子内的异常免疫反应或修复过程,以帮助他们至少部分恢复嗅觉,并指出他们目前正在进行这项工作。

Science—神经科学的“密码系统”被发现:科学家发现决定特定神经元类型的转录密码

经实验验证的网络模型描述了在大脑连接发育过程中,终端密码器和蜕皮激素信号对下游效应器的协同调节。

Cell:庄小威团队绘制单细胞分辨率下小鼠大脑重要脑区衰老的分子和空间特征图谱

观察到与神经元相比,非神经元细胞中衰老诱导的变化更为明显,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所不同,这些非神经元细胞的变化表现出特定的空间模式。提供了与年龄相关的大脑衰退和炎症的关键见解。

Front aging neurosci-衰老特征对iPSC衍生以及重编程神经元的影响

开发研究 NDD 和寻找潜在药物的平台需要足够数量的可再生细胞,使用直接神经转换协议将工具转化为更大规模是一项挑战。

NRR:活动依赖的印迹细胞的基因组结构重塑有利于记忆的形成和提取

长期记忆的形成和保存取决于神经元回路、细胞内信号级联和突触重塑的协调活动。这些重要过程发生在印迹细胞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