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7-04-13 佚名 科学网

自主调剂项目预算,自主确立劳务费比例,自主安排人员绩效奖励,自主支配项目的结转结余资金,自主管理差旅费、会议费标准、自主使用横向资金,自主转化科研成果……被科技圈称作“11号文”“64号文”“50号文”的指导意见持续关注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在此推动下,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改革政策相继出台。

自主调剂项目预算,自主确立劳务费比例,自主安排人员绩效奖励,自主支配项目的结转结余资金,自主管理差旅费、会议费标准、自主使用横向资金,自主转化科研成果……被科技圈称作“11号文”“64号文”“50号文”的指导意见持续关注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在此推动下,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改革政策相继出台。

科研人员面对经费时常“爱恨交加”:总是需要想很多办法,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才能用上经费去追逐理想,展开科研进程。而在去年7月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已经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改革建议。

8个月过去了,时间不长也不算太短,科技界是否已经普遍享受到政策红利?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又遇到什么问题?如何通过制度让经费更好地促进科技进步?来听听圈里人怎么“吐槽”。

趋势:更加符合科研规律

以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交流费合并预算、打通使用为例,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李浥东认为,在各学科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科研人员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是少不了的,这项改革措施执行以前,相关复杂的财务流程给科研人员造成了不小压力。“过去是科研人员还要当会计。现在‘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再加上一些单位开始试点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这些改革一定是有利于学科发展的。”

李浥东认为,北交大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做出了尝试:“直接经费放宽了权限,间接经费管理当中也给予课题组更多权利,总体来讲,经费管理更加符合科研规律。”

再如预算调整权限,由5%提到了10%,“虽然只是5%的调整幅度,但多数情况不会发生特别大的预算调整,可能稍微调一下,10%对于个人来讲已经足够了,老师们不用因为几万块钱跑一大圈流程,耗费一两天的时间了”。李浥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过去申请到项目,没有办法给博士后、访问学者、科研助理这些岗位发放劳务费,现在劳务费范围放宽,对于团队建设是非常好的事。”总结下来,李浥东认为,改革前是人围绕经费转,改革后的经费制度是以人为中心。

处处体现了不信任

数据堂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肖永红曾在科研单位有过近6年的工作经历,申请过不少项目,在不久前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组织的一场讨论中他表示,当时的感受是,相关财务制度处处体现了对科研人员的不信任。

创业后的肖永红转变角色,为科研用户提供数据,他发现一个不合理的现象:科研管理机构更愿意支持用户将科研经费投入到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上,而不愿意投入到类似数据或所需的云服务产品上面。“这体现了一种重‘硬’轻‘软’的经费管理导向,它并不符合当下科研过程的一些真实需求。”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晓轩,也列举了一些影响重大的改革政策,不过他表示,对于五六年前他参与的一项关于科研经费的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目前改观不大。“例如‘50号文’提出的差旅、会议、国际交流费用的打通使用,实际上,很多科研院所并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去修订财务制度,而是继续沿用原先的规定。”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为了能从财务部门支出2016年的年终奖,许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还是需要想很多办法出来。

李晓轩指出,预算过细过严刚性又很强,各种检查、评估频繁,而且,很多时候科研方向跟着项目、经费走而非围绕研究兴趣展开,这些现象时至今日仍对科研工作产生很大束缚。

拿什么让经费更“可爱”

面对让人“又爱又恨”的科研经费,科技圈希望它更“可爱”些、能更有力地促进科研进程,做出了许多思考与建议。

肖永红提出一种“不知道靠不靠谱”的参考模式:在给企业投入资金前,投资方会对企业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资金投给你后,则对经费使用给予充分信任,定期检查工作效果。这个模式在商业领域很成熟”。对应到科研领域也许不能完全套用,但应体现对支持对象的信任和尊重。

然而,在放与管之间找到平衡确实是个“技术活”。李浥东道出了对这个问题的思索:“政策赋予我们一些自由,但显然不会是无序的自由,监督监管同样应当重视。目前‘自由之后’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如果不明确保障范围和机制,自由的步子不会迈得很大。”

“经费改革还有许多方面没有到位。”但李浥东仍然感到乐观,“特别好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从国家层面到学校层面、学院层面,所有人科研经费理念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是势不可当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53967, encodeId=0d49155396ea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acee5052e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科研经费#</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5052, encryptionId=9acee5052ea, topicName=科研经费)],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dfa37, createdName=智者为医08, createdTime=Sat Apr 15 00:52:00 CST 2017, time=2017-04-1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女科学家田世平:不忘初心,科研与服务社会并行

国家杰出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科学院“十大女杰”、中国女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奖……她的荣誉证书摆满了书架。田世平——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果实采后病理学研究组组长,国际采后生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近年来,田世平共发表SCI期刊论文140多篇,编写中、英文专着16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项,有的专利为企业增加上亿的销售

把钱“浪费”在看不到回报的基础研究上,值吗?

科学是从容不迫的,它往往需要几代专业人士工作成果的累积。要求直接的实际回报会粉碎科学创想,并年复一年、长期以往地破坏科研环境的发展。

为什么科研总会走弯路?

总的来说,我们总是在走弯路,历史经验也表明走弯路似乎不可避免,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够少走点弯路,我们的价值可能会大很多。做了近20年的科研,回头想想,不管是理论课题,还是技术开发,走的路大都是不顺的,总是走了或多或少的弯路。最近的一个工程性质的课题更是走了几年的弯路,但最后的解决方案的所有方法在课题开始之前就已经在我们的知识结构中,但是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执行呢?很多论文我们做完

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3年榜首 华西科研为何牛?

华西医院科研成就的背后,是强大的人才梯队、前沿的公共平台、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激励政策,及每年1亿的资金支持。

科研方略:披荆斩棘 勇往直前

一、引言稍有科研经验的人都知道,投入科学研究,总会遇到林林总总的困难,有时会十分沮丧。这里集中谈谈怎样面对科学探索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攻关。首先应该认识到,从事科学研究必然遇到困难,一辈子顺风顺水的科研工作者真从未遇见过。为何如此?有下列原因:1、这是科研工作的本性所决定的。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的探索,一般来说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摸索着前进,难免磕磕碰碰。

Science关注:PhD的非学术生涯:谈科研技能的移植

离开实验室,从事非研究型的工作是不少人可能要面对的现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作为科研工作者所习得的技能就失去了意义。在科研项目中所积累的经验放到很多岗位上都是有其价值的,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些博士分享的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