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Nanotechnology:平渊/魏炜团队开发非侵入激活肿瘤内基因编辑技术,改善实体瘤细胞疗法

2023-05-20 “ 生物世界”公众号 “ 生物世界”公众号 发表于四川省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非侵入手段(近红外光或聚焦超声)激活实体瘤的凋亡抵抗基因编辑,并同时调控实体瘤物理和免疫微环境,显着提升了多种过继性T细胞(ACT)疗法对实体瘤的疗效。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新增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癌症的发病率还将进一步增加。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和化学治疗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手术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肿瘤组织;放射和化学治疗可能会对健康细胞造成损伤。近年来,过继性T细胞(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免疫治疗和基因组编辑(genome editing)治疗成为了癌症治疗领域的新兴方向。

然而,细胞免疫治疗的效果受到肿瘤细胞凋亡抵抗机制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而基因编辑技术则通常需要通过递送CRISPR-Cas9来实现基因组编辑,这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近日,浙江大学药学院平渊团队联合中科院过程所魏炜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Nanotechnology 上发表了题为:Non-Invasive Activation of Intratumoural Gene Editing for Improved Adoptive T-Cell Therapy in Solid Tumour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非侵入手段(近红外光或聚焦超声)激活实体瘤的凋亡抵抗基因编辑,并同时调控实体瘤物理和免疫微环境,显着提升了多种过继性T细胞(ACT)疗法对实体瘤的疗效。

ACT疗法通过获取患者自身T细胞进行体外改造,使其回输患者体内后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然而,由于实体瘤细胞内的凋亡抵抗作用保护其免于T细胞的杀伤,以及实体瘤细胞外的致密物理屏障、免疫抑制屏障等微环境限制了T细胞向实体瘤深处的浸润及杀伤功能的发挥,导致了ACT疗法对大多数实体瘤疗效不佳。

面对以上诸多挑战,平渊教授团队基于多年基因编辑递送及调控的研究经验,与魏炜研究员团队基于在肿瘤免疫治疗及生物剂型工程深厚的研究基础,展开交叉合作研究。双方在多维度协同改善细胞内凋亡抵抗和细胞外微环境的新理念基础上,提出利用近红外光照射NIR或聚焦超声FUS非侵入性策略带来的温热效应,激活基因编辑敲除肿瘤细胞抗凋亡基因(HSP70和BAG3),并同时打破实体瘤的物理屏障和免疫抑制屏障。通过上述协同作用,在动物肿瘤模型上显着增强了T细胞的瘤内浸润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针对浅表肿瘤,研究团队发展了光驱动型基因编辑纳米器件(LEGEND),采用“纳米器件瘤周注射+NIR照射”的方式,在黑色素瘤等小鼠肿瘤模型以及人源化的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上显着提升了肿瘤浸润T细胞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两种过继回输T细胞疗法的治疗效果。

针对深部腔内肿瘤,研究团队进一步发展了聚焦超声驱动型基因编辑纳米器件(FUGEND),采用“纳米器件静脉注射+FUS”的方式,在小鼠原位肝癌模型上同样证明了显着的ACT增效作用。

光/声非侵入手段激活瘤内基因编辑增效ACT疗法的作用机制

研究团队表示,上述成果仍属于临床前研究,实际临床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该体系构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未来临床转化时可以按照不同治疗需求采用不同的基因编辑策略及非侵入操控方式。

原始出处:

Chen, X., Wang, S., Chen, Y. et al. Non-invasive activation of intratumoural gene editing for improved adoptive T-cell therapy in solid tumours. Nat. Nanotechnol.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3-01378-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enome Biology :中国科学院赖良学/王可品合作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猪条件性体内基因敲除和激活

基于CRISPR的工具极大增加了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编辑的难度。SpCas9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核酸酶。

美国研制“心脏病预防针”:用基因编辑技术,3年内人体实验

一家美国初创公司正在研发“心脏病预防针”,欲通过基因编辑疗法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预计在3年内开启人体实验。近日,其基因编辑计划得到谷歌母公司Alphabet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完成了5850万美元的A轮融资。这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名为Verve Therapeutics,由美国麻省总医院基因组医学中心主任、前哈佛医学院心脏病专家Sekar Kathiresan创立。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与心脏病的发病率

新型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靶向扩增的抗生素抗性基因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们开发了新型基于CRISPR的基因驱动系统Pro-AG,该系统显着提高了灭活细菌耐药性基因的效率。该研究于12月16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如何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机体白细胞来有效抵御癌症?

日前在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基因编辑工具来治疗3名晚期癌症患者,同时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现出了很大的希望,截止到目前为止,治疗似乎是安全的,而且有更多的结果有望很快发布。为了开发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先进的免疫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研究者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从其体内移除,随后对这些免疫细胞进行“训练”来使其能够识别特定的癌细胞,最后再将这

陈凯先院士:基因编辑技术对促进新药研发具有重大价值

6月27日,由《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先声药业联合承办的《药学进展》编委会暨“第三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包含多位院士、产业领袖、政界精英、临床权威在内的强大嘉宾阵容吸引了数百名与会者。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获得 2017 年诺贝尔化学还是生理&医学奖呢?

北京时间 10 月 2 日起,诺贝尔奖委员会将陆续宣布获得 2017 年各分类奖项的得主。获奖预测是多年来的“传统”节目,各类分析平台、权威机构及个人博客都在为自己“选中”的名单列举获奖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