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例无痛胃镜术前评估漏诊,差点酿成大祸

2023-04-09 叮咚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随着胃肠镜的普及,门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人数越来越多,每日无痛内镜量常常达到一两百例,门诊无痛麻醉任务日趋繁重。我们始终要记住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在充满风险的门诊,再繁忙,也要耐着性子,仔细评估。

春节期间,来自苏州的李先生,胃口不好,总是有饱胀感。想着大过年的,不能搅乱了大家过节的心情,强忍着度过了一周多的时间。直到1月28日这天,他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医院就诊于消化内科,并预约了次日行无痛胃镜检查。

转眼间来到了1月29日晨,看到身形消瘦的李先生,麻醉医生在询问了其禁食禁饮情况,有无心脏病史,有无呼吸道病史等,排除了心肺禁忌症,并做好气道评估后,双方签署了麻醉知情同意书。

随着李先生躺在检查床上,摆好了体位,麻醉和胃镜检查相继开始了。就在胃镜置入时,消化科医生发现患者食管内存有食糜,随即大量胃内容物(其中大部分为食糜),从患者口鼻喷射而出。

这个时候,医护都意识到,患者一定是存在幽门梗阻(胃和小肠连接处阻断了,吃下去的食物不能从胃进入肠道,故大量聚集在食管和胃内),才发生了麻醉后呕吐误吸!此时消化科医生立即退镜,麻醉科医生立即予吸引器吸出患者口鼻呕吐物,并唤醒患者,患者苏醒后,指脉氧维持在90%左右,继续给予患者翻身拍背,促进患者咳嗽咳痰,患者又咳出部分胃内容物。

此时麻醉医生详细询问患者,为什么来医院看病,为什么要做胃镜,患者回答说已经一周吃不下东西了,换句话说,已经将近一周没吃东西了……这不就应该怀疑患者存在幽门梗阻吗?

此时的麻醉医生十分的自责,责怪自己没有仔细询问患者症状,如果更加仔细询问过病人的症状,怀疑患者存在幽门梗阻的话,一定不会给患者上麻醉,而是会先让患者去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考虑是否麻醉。

我们梳理下整件事情的始末:患者此前在消化科门诊出现了漏诊,麻醉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再次出现漏诊,内镜医生也没有识别出来,因此患者出现了后面的情况。

门诊麻醉的风险远远大于手术室内麻醉,因为在手术室内的病人,胸腹部CT和常见检查都已经做好,类似这种幽门梗阻之类的疾病一定不会漏诊,哪怕是不可拖延的急诊手术,麻醉医生也会做好一系列预防呕吐误吸风险的措施,从而会大大减少呕吐误吸的风险。

后记:患者由消化科医生收治入院,查胸部CT示:吸入性肺炎,以左侧为主,经过肺泡支气管灌洗,抗感染等措施积极救治,一周后患者肺部感染恢复良好,再次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部占位,后续行胃肿瘤切除后,康复出院。

随着胃肠镜的普及,门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人数越来越多,每日无痛内镜量常常达到一两百例,门诊无痛麻醉任务日趋繁重。但我们始终要记住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在充满风险的门诊,再繁忙,也要耐着性子,仔细评估病人。不仅限于患者气道评估,心肺评估,还要加强无痛内镜特有的消化道疾病史的评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