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载指南 最新发布 最多下载
共查询到145条结果
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指导意见 其他 CN

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外伤性疾病。该类患者常伴发多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不当,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本指导意见根据相关文献、专家共识和指南制定,提出改善患者转归的若干建议,包括手术时机选择、术前评估和准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麻醉和镇痛方案选择、术中呼吸循环管理以及术后康复计划等方面,以加强该类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2017 ESC共识: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管理 共识 CN

2017年1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主动脉外周循环和肺循环以及右心室功能工作组发布了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管理联合共识文件。尽管有相应的预防策略,但在过去25年中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患病率并未下降。VTE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急剧上升。本文主要内容包括诊断,初始阶段以及长期阶段的管理,扩展阶段管理,特殊情况等。

2015 NCS循证指南:神经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英文版) 指南 CN

2015年12月,美国神经重症监护学会(NCS)发布了神经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指南。

2015NCS循证指南:神经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中文翻译版) 指南 CN

2017-02-15

暂无更新

017年2月,欧洲内镜外科协会(EAES)发布了关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肿瘤的共识声明。 腹腔镜胰腺手术包括腹腔镜胰尾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摘除术,胰体切除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胰腺肿瘤患者腹腔镜胰腺手术的应用提供临床建议和共识声明。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共识(2016版) 共识 EN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跨临床多个学科,其主要的危害是继发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慢性下肢功能不全,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除了传统的抗凝治疗外,DVT 的治疗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进展,特别是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方面,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培训。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联合国内静脉疾病

颅内出血患者抗栓药逆转指南(中文版) 指南 EN

抗栓药,包括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在各种医疗情况下用于治疗或降低血栓形成或栓塞事件风险。随着新型抗栓药引入市场、人口老龄化以及心房颤动患病率的增高,预计将来抗栓药的使用会持续增加[1-2]。与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比较,抗栓药相关性颅内出血患者出现继发血肿增大的可能性更高,而且死亡风险或功能转归不良风险也增高[3-5]。 由于在颅内出血患者中逆转抗栓药最佳策略方面的文献存在争议,美国神经重

2016 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及疗效标准(2016年修订稿) 其他 EN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女均可发病,以男性多见,病变为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尤其是腹主动脉以下诸分支分叉起始部位,如腹主动脉分叉、髂总动脉及股总动脉等分叉处多见。受累动脉管壁变厚、变硬,并伴有粥样斑块及胆固醇沉积,致使管腔狭窄、血栓形成或闭塞,引起肢体远端供血不足,重者可发生溃疡及坏死。

2016 ITAC-CME指南:直接口服抗凝剂治疗和预防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 指南 CN

静脉血栓栓塞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本文为国际血栓形成和癌症创议(ITAC-CME)共识建议的更新,目的是为住院以及门诊癌症相关血栓栓塞患者的管理提出循证指导。

2016 KSVS实践指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指南 CN

2016年9月,韩国血管外科学会(KSVS)发布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实践指南,下肢深静脉血栓恰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改善症状以及拯救受累肢体,指南的目的是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的诊治提供临床指导,从而改善治疗结果。

2016 SIC共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双抗治疗最佳持续时间 共识 CN

2016年9月,意大利心脏病学会(SIC)了关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双抗治疗最佳持续时间共识。定义双抗治疗最佳持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鉴于大量的患者接受了PCI治疗,药物治疗的风险和获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双抗治疗潜在获益在缺血的预防上超过了支架内血栓。本文主要建议内容包括:个体化治疗,风险评分,静止期患者双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双抗治疗等。

2016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指南 EN

2016-08-30

中国药师协会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通常多为在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及内皮损伤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持续、完全闭塞,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和坏死过程的临床综合征。心肌总缺血时间(即由胸痛发作开始至恢复有效心肌再灌注的总时间)决定STEMI 的梗死

2016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共识 共识 CN

静脉血栓栓塞是导致妊娠和产后妇女发病的主要原因,血栓与止血学会女性健康工作组发布了关于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建议共识,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疑似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检查,疑似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像学检查等内容。

2016 EHRA/HRS/APHRS/SOLAECE专家共识:心房心肌病的定义,表征和临床意义 共识 其它

2016年7月,欧洲心律学会(EHRA)联合心律协会(HRS)、亚太心律学会(APHRS)和SOLAECE共同发布了关于心房心肌病的定义,表征和临床意义的专家共识,该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有心房心肌病的定义,解剖学因素和心房肌架构,心房特殊生理和功能考虑,心房心肌病的病理学,心房心肌病的影响,心房心肌病生物学标记和心房血栓形成,心房心肌病的影像学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等。

中国脑卒中血管影像检查指导规范 其他 EN

中国脑卒中血管影像检查指导规范共涉及五章内容,分别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检查;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影像检查;急性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检查;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MR影像检查和脑小血管病MR影像检查。

抗磷脂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1 指南 其它

抗磷脂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1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非 炎症性自身免疫病,l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 (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表现, 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上述 症状可以单独或多个共同存在。 APS可分为原发性APS

共145条页码: 8/10页15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