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98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阿姨 点击跳转

以“毒”攻毒攻克“超级细菌”,噬菌体鸡尾酒对抗超级细菌

以“毒”攻毒攻克“超级细菌”,噬菌体鸡尾酒对抗超级细菌

前不久,家住广州的蔡阿姨得了一种“怪病”:泌尿系统反复感染,任何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无作用;究其“病根”,去年10月,她曾突发高烧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经高级别抗生素联合治疗两个月后出院。

中新网上海 - 噬菌体,鸡尾酒,超级细菌 - 2019-07-26

起床身体发麻,检查结果让人捏把汗!耳垂下长了串“要命”的“大葫芦”

起床身体发麻,检查结果让人捏把汗!耳垂下长了串“要命”的“大葫芦”

作为大脑血液供应的主要血管,颈动脉的地位非同一般,一旦颈动脉发生异常,大脑的血液供应很可能直接受到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非常危险的疾病。

浙大二院 - 耳垂,发麻,大葫芦 - 2020-06-10

90后男治疗师发明面瘫口罩 被患者誉为“斜杠医生”

90后男治疗师发明面瘫口罩 被患者誉为“斜杠医生”

27日上午,患者陈阿姨将一面锦旗送到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康复科治疗师徐平川的手上,“谢谢你,徐医生!希望你将这个发明申请专利,方便更多像我这样的病人!”陈阿姨提到的发明,是一只特殊的“面瘫口罩”。一周前,61岁的陈阿姨因面瘫到康复科扎针灸。做完治疗,27岁

长江日报 - 男治疗师,面瘫,斜杠 - 2018-06-28

为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染艾滋病?50岁广场舞大妈亲身讲述

为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染艾滋病?50岁广场舞大妈亲身讲述

感染艾滋病的老年人,背负着老年和HIV感染的双重污名,心理压力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多种心理问题,如孤独感、焦虑感、病耻感和抑郁等。许多老人在感染艾滋后,原本幸福的退休生活都被随之打乱,摧毁。而这一切,其

39健康网 - 艾滋病,广场舞 - 2020-09-13

微小肿瘤4年长成25公分罕见巨大胃间质瘤

微小肿瘤4年长成25公分罕见巨大胃间质瘤

4年前,刚刚四十岁的蔡阿姨在一次体检中查出胃底部有一个直径不足一公分的间质瘤。当地医生考虑到蔡阿姨患有多囊肝多囊肾且此前已有过两次腹部手术史,而蔡阿姨这颗肿瘤体积尚小,故建议她定期复查即可,暂未做处理。

医学论坛网 - 微小肿瘤,罕见巨大,胃间质瘤 - 2017-12-26

咳嗽、咯血以为得了肺部“肿瘤”,没想到竟是鱼刺作怪

咳嗽、咯血以为得了肺部“肿瘤”,没想到竟是鱼刺作怪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来自惠州的林阿姨对科主任江山平教授团队连声道谢。

39健康网 - 肿瘤,咳嗽 - 2021-01-21

杭州67岁换心人录下心跳声转交捐献者家属:我会替她好好活

杭州67岁换心人录下心跳声转交捐献者家属:我会替她好好活

3月26日,杭州67岁的“换心人”吴阿姨将刚完成的心电图报告交给浙江省红十字会,并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手机录下一段自己的心跳,希望转交给捐献者家属。“我们正在联系捐献者家属,会把吴阿姨的心意转达给他们。

澎湃新闻 - 心脏捐献,心跳声 - 2017-03-28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多科室联合为罕见心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实施手术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多科室联合为罕见心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实施手术

因咳嗽去医院就诊,却发现心脏左后侧竟又长了半个“心脏”。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奇特的患者,经检查和专家会诊,确诊其所患为极其罕见的心脏海绵状血管瘤。医院心外科、胸外科等多科室专家团队运用人工体外循环技术,使患者心脏停跳40分钟,成功为患者摘除了这枚“不定时炸弹”,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中新网 - 心脏海绵状血管瘤,罕见病 - 2017-02-15

医护日记|今天,我接到一位新冠肺炎治愈者从武汉打来的电话

医护日记|今天,我接到一位新冠肺炎治愈者从武汉打来的电话

2020年春节,寒风凛冽,病毒肆虐。

澎湃新闻 - 武汉,新冠肺炎,医护日记 - 2020-04-05

北京天坛医院开设MTM门诊,教患者如何“吃药”

北京天坛医院开设MTM门诊,教患者如何“吃药”

患有多种疾病,看了几个科室、开了好几种药,这些药哪个先吃、哪个后吃,能不能一起吃?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患者。10月24日,为了解决患者用药方面疑问,位于北京南四环花乡桥东北的天坛医院新院区推出“多重用药治疗管理(MTM)门诊”,由专业药师为患者答疑解惑。

新华网 - 治疗,多重用药,管理,MTM - 2018-10-27

高血压四十多年降不下去,原来是吃药的时间错了

高血压四十多年降不下去,原来是吃药的时间错了

但很多人都像陈阿姨一样不重视,拖到病情恶化才就医。她和高血压几十年的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警示。

钱江晚报 - 高血压,药物治疗 - 2017-10-10

七旬老母想念当医生的孩子 挂号就诊才能看到

七旬老母想念当医生的孩子 挂号就诊才能看到

去年,一段“老父挂号见医生儿子,相见只为让儿歇会儿”的视频令无数人泪奔。这段视频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角“原型”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迟骋。而本文要讲述的也是一个类似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陆静副主任医师,她七旬的老母亲挂号就诊,也只因想看看当医生的女儿。

环球医学 - 想念,医生,挂号 - 2017-04-02

好消息!浙江要有德国质量标准的医院啦

好消息!浙江要有德国质量标准的医院啦

德国KTQ认证标准围绕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涉及六大模块的内容,共有55条目录。

都市快报 - 德国质量标准,KTQ,杭师大附属 - 2018-02-05

腰椎椎体被肿瘤吃“光” 一个切口切除整块腰椎肿瘤一并把椎体重

腰椎椎体被肿瘤吃“光” 一个切口切除整块腰椎肿瘤一并把椎体重

66岁的吴阿姨腰椎第三节椎体被肿瘤吃“光”,在经过医生妙手换掉一节椎体后竟神奇般站立起来。日前,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脊髓脊柱外科中心主任范涛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一例脊柱外科领域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 肿瘤,腰椎,椎体 - 2020-08-10

“提灯女神”来了,爸妈笑了......

“提灯女神”来了,爸妈笑了......

有需要时,谁来陪伴和照顾他们?忙忙碌碌的我们,又能做什么?

新华网 - 家庭医生,提灯女神 - 2017-03-1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9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