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8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Ventral 点击跳转

PNAS:沈伟教授利用光遗传学等技术解析体温调节

PNAS:沈伟教授利用光遗传学等技术解析体温调节

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控制体温的下丘脑神经环路,这为进一步揭示温度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也为深入理解中暑、发烧等生理病理反应提供了新的线索,为这些常见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科技大学沈伟博士,他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从事神经生物学、行为生物学的研究。体温的稳定对于人类正常生理活动的开展十分

生物通 - 下丘脑:光遗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2017-02-22

Ann Neurol:卒中后言语康复的关键在大脑背腹侧结构的可塑性

Ann Neurol:卒中后言语康复的关键在大脑背腹侧结构的可塑性

弓状纤维是背侧语言网络中最大的也是最明确的一组纤维束,该区域损伤会导致复述、命名甚至是理解障碍,以及持续的慢性失语。弓状纤维损伤程度可预测言语的整体性。急性期弓状纤维的非对称性消失可以预测脑卒中后 30 天失语表现。不单是弓状纤维还包括腹侧的白质通路(钩回和极囊束)均与会话性言语损伤有关。 腹侧纤维束在语义处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腹侧纤维束损伤程度与急性失语的理解能力和语义处理明显相关。

MedSci原创 - 卒中,失语,大脑 - 2017-06-20

PLoS Bio:张建等发现了控制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母源基因

PLoS Bio:张建等发现了控制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母源基因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aternal xNorrin, a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Agonist and TGF-β Antagonist, Controls Early Neuroectoderm Specification in Xenopus,”,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控制早期中枢神经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肿瘤,癌症 - 2012-04-10

Nature Neurosci:神经元控制暴饮暴食

Nature Neurosci:神经元控制暴饮暴食

最近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一组神经元能控制饥饿,同时这些神经元不仅与暴饮暴食有关,也与非食品的行为相关如这些神经元与促发药物滥用、吸毒有关。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6月24日的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这项研究是由耶鲁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博士后Marcelo O. Dietrich和Tamas L. Horvath教授等人带领完成。 在尝试开发治疗诸如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代

生物谷 - 神经,精神 - 2012-06-25

Ann Surg:腹疝修补术,采用生物补片还是合成补片?

Ann Surg:腹疝修补术,采用生物补片还是合成补片?

在美国,每年腹疝修补术超过40万例。尽管修补腹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补片,但是,使用生物补片还是合成补片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对比两种补片腹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MedSci原创 - 生物补片,腹疝修补术,合成补片 - 2021-01-26

JAMA Surg:机器人vs 腹腔镜补片腹疝修补术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JAMA Surg:机器人vs 腹腔镜补片腹疝修补术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与传统的腹腔镜腹腔内补片腹疝修补相比,机器人修补后患者结果相似,但机器人手术的时间较长,成本效益较低

MedSci原创 - 机器人腹疝修补术,微创腹疝修补术,腹疝修补术 - 2020-10-26

J Neurosci:脑细胞变化导致老年人睡眠困扰

J Neurosci:脑细胞变化导致老年人睡眠困扰

据发表在4月25日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证实:老年动物大脑中调控睡眠和清醒周期的“时钟”细胞发生了变化。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老年人会受到晚上睡眠和白天昏昏欲睡的困扰。 像人类一样,老鼠随着年龄增长,其日常活动和睡眠模式发生了改变。研究人员为了找出原因,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博士研究视交叉上核(SCN)大脑区域中细胞的电活动,视交叉上核

生物谷 - 脑细胞变化,老年人,睡眠困扰 - 2012-04-27

Neurosci Lett:罗非等揭示吗啡调节机制

Neurosci Lett:罗非等揭示吗啡调节机制

尽管吗啡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疼痛,但其镇痛的脊髓上中枢机制却不清楚。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吗啡抑制疼痛后的神经活动改变,鲜有研究报告吗啡在无痛状态下对中枢神经元活动的调节,而后者恰恰是外科手术中超前镇痛的基础。 所谓超前镇痛,是指在手术之前就给予镇痛药物,借以抑制伤害性系统的敏化过程,较常规的术后给药相比,术前给药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以及减少对镇痛药物的需求。超前镇痛的机制迄今并不清楚,因此,揭示

心理研究所 - 罗非,吗啡,调节机制 - 2012-08-14

J Neurosci:脑白质影响我们做决定

J Neurosci:脑白质影响我们做决定

如果你是一个老年婴儿潮,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困难,比如开车到陌生的地点或在超市挑选新品牌的橄榄油,你可以认为你大脑中的脑白质负主要责任。 一项有关大脑图谱的最新研究发表在4月11日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人在新的环境下做决定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并其这一减弱与连接大脑皮层中称为内侧前额叶皮质区域与大脑深处其他两块区域的两条特定的白质

生物谷 - 脑白质 - 2012-04-20

Cell—脑-肠轴研究重磅突破:有毒食品如何诱导我们的呕吐反应?

Cell—脑-肠轴研究重磅突破:有毒食品如何诱导我们的呕吐反应?

摄入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大脑会启动一系列防御反应(例如恶心、干呕和呕吐)。大脑如何检测摄入的毒素并协调不同的防御反应仍不清楚。

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 - 肠轴研究重磅突破,呕吐反应 - 2022-11-18

Science:啥?催产素促进社交能力,那男人咋办?

Science:啥?催产素促进社交能力,那男人咋办?

为什么有些人很喜欢与朋友逛街、开趴?有些人刚好相反?是什么影响了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揭晓了谜底。他们发现,大脑腹侧被盖区的催产素(oxytocin)直接影响社交能力的强弱,分泌出较多的催产素有利于提高社交能力。此外除了女性,男性也会分泌催产素。

生物探索 - 催产素,社交能力,神经障碍 - 2017-09-30

J Neurol Sci:大脑的这个区域可能解释了睡眠不好和抑郁之间的联系

J Neurol Sci:大脑的这个区域可能解释了睡眠不好和抑郁之间的联系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那些大脑对奖励有强烈反应的人可能不太容易受到睡眠剥夺的负面影响。根据这项研究,其中一个负面影响就是抑郁。而睡眠不足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可谓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两者都是精神健康障碍的危险因素。

大话精神 - 睡眠,抑郁,奖励区域 - 2017-10-01

Neuron:科学家发现吗啡成瘾治疗新通路

Neuron:科学家发现吗啡成瘾治疗新通路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李晓明实验室发现,在大脑中存在一条调节吗啡成瘾的神经通路。该研究首次发现腹侧背盖区到中缝背核存在两条平行的抑制性神经通路。该研究为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提供了新靶点, 为临床上吗啡镇痛的长期应用提供了可能,为临床上开发低成瘾性的镇痛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于1月11日发表于国际期刊《神经元》。

科学网 - 吗啡,成瘾 - 2019-01-15

Science:自闭症背后的遗传缺陷

Science:自闭症背后的遗传缺陷

来自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Ethan Greenblatt和Allan Spradling完成了这一研究。他们重点研究了一种基因——Fmr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该基因突变会影响大脑和生殖系统,导致最常见的遗传性自闭症、脆性X综合征以及卵巢早衰。

生物探索 - 遗传缺陷,蛋白质表达,遗传病 - 2018-08-21

PNAS:自闭症患儿无法体验语言的愉悦

日前,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微弱的大脑连接可能妨碍患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感受到语言带来的愉悦。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人类语音不敏感,而且一个著名的理论预测说,对大脑奖赏与情感系统的访问被削弱会阻止患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个体积极地参与说话。 为了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语音感受,研究人员比较了患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与典型发育的同年

生物360 - 自闭症,语言 - 2013-06-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