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epithelial 点击跳转

Mucosal Immunol:研究人员找出过敏性疾病新的调控基因

Mucosal Immunol:研究人员找出过敏性疾病新的调控基因

辛辛那提研究人员在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上有了新的突破,他们已鉴定了调控一重要免疫激素——白细胞介素(IL-13)的遗传物质。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科学家说,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分子靶向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了可能性。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3月28日的Mucosal Immunology杂志上,IL-13调节一个特定的microRNA--miR-375,miR-375反过来能调节IL-13引起的过敏变化

生物谷 - 肿瘤,癌症 - 2012-04-10

PLoS ONE:特定润滑剂的使用并不会增加艾滋病感染风险

PLoS ONE:特定润滑剂的使用并不会增加艾滋病感染风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揭示了,水性、非处方的个体润滑剂(可刺激阴道、直肠,使其兴奋)并不会增加HIV的易感性,尽管如此,研究者表示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来评估个体润滑剂的安全性以及对上皮组织的副作用。 研究者Charlene S. Dezzutti说,我们检测了许多种类的个人润滑剂,其对组织的损伤唯一一点就是高渗透性。尽管我们知道细胞毒性和高渗透性的润滑剂有关,但是这种

生物谷 - 艾滋病,HIV - 2013-05-06

Cancer. Res:癌基因ZNF217促进乳腺癌侵袭性

Cancer. Res:癌基因ZNF217促进乳腺癌侵袭性

编码转录因子Krüppel样锌指蛋白ZNF217的基因是乳腺癌的候选癌基因。它促进乳腺癌发展的机理如何呢?5月23日Cancer Research 杂志在线发表了Pascale A Cohen研究组的研究论文阐明了其中的奥秘。 研究发现,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ZNF217可在体外实验中提高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在小鼠体内促进癌细胞向肺及淋巴结的自发转移。通过激活TGF-β激动的Smad信号通路

生物谷 - 肿瘤,癌症 - 2012-05-29

J Alle Clin Immun:日科学家发现花粉症的主要“导火索”

J Alle Clin Immun:日科学家发现花粉症的主要“导火索”

近日,国际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在线刊登了日本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critical role of IL-33 in experimental allergic rhinitis,”,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花粉症的主要导火索。 每年春季日本大街上的“口罩族”蔚为壮观,花粉症成为很多人一年一季的“洗礼”。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最新研

新华网 - 免疫 - 2012-04-14

PLoS One:FGFR1诱导肿瘤上皮间质转化机制

PLoS One:FGFR1诱导肿瘤上皮间质转化机制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指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向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表型的转变并获得迁移的能力。

生物谷 - Plos,one,FGFR1,肿瘤,癌症,上皮间质 - 2012-07-02

JBC:PTTG1癌基因促发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

JBC:PTTG1癌基因促发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

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如何直接与肿瘤转移的程度相关。然而,上皮型肿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组织,转移至远端器官形成克隆转移灶的确切机制至今不甚明了。 近来,刊登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的一则研究着重探究分析了乳腺癌肿瘤组织中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的表达水平,这个基因是一个相对未知的蛋白,研究人员将肿瘤患者源性乳房癌组织与相应的正常乳腺组织相比

生物谷 - JBC,PTTG1,乳腺癌,上皮间质 - 2012-06-27

Stem cells:在成釉细胞瘤上皮细胞中,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IL-6促进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和上皮干细胞样细胞特性的获得。

Stem cells:在成釉细胞瘤上皮细胞中,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IL-6促进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和上皮干细胞样细胞特性的获得。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MT),是一种与癌症干细胞样细胞或癌症原始细胞形成相关的生理过程,对恶性肿瘤的侵袭性、转移、耐药性和复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成釉细胞瘤(AM),是一种良性但局限性侵袭性生长的牙源性肿瘤,目前,尚不知道EMT是否在AM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中研究人员证明EMT和干细胞相关基因在最常见的组织变异亚型的上皮组织孤岛(滤泡AM)中表达,还发现在滤泡AM的基质腔中,IL-6信号

MedSci原创 - 成釉细胞瘤,上皮细胞,间质细胞,滤泡,EMT - 2017-08-01

Immunity:REG3A调节银屑病和皮肤修复的细胞增殖和分化

Immunity:REG3A调节银屑病和皮肤修复的细胞增殖和分化

上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是创面修复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上皮细胞增殖异常是皮肤疾病银屑病的内在原因。这些炎症过程中上皮细胞增殖的触发因子尚未完全理解。 本研究表明,再生性胰岛起源蛋白3α(REG3A)在银屑病、创面修复以及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皮损情况下的角质细胞中高度表达。 研究还发现,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过活化角质细胞编码的IL-17受体A(IL-17RA)诱导角质细胞表达。REG3A结合

生物谷 - REG3A,银屑病,皮肤修复,细胞增殖,分化 - 2012-08-07

PLoS ONE:microRNA-7降低FAK表达抑制乳腺癌转移

PLoS ONE:microRNA-7降低FAK表达抑制乳腺癌转移

粘着斑激酶(FAK)是细胞外基质整合素信号以及细胞运动、细胞增殖和细胞存活的重要调节因子。FAK的表达在多种实体瘤中都被证实是明显增加的, FAK表达的增高于肿瘤转移以及患者预后差密切相关。 近日PLoS ONE刊出的一项研究发现miR-7能直接调节FAK的表达。相比于正常乳腺组织,miR-7的表达在恶性肿瘤组织中是减少的,并且miR-7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转移成反比。 miR-7的表达上调会增

生物谷 - microRNA-7,FAK,乳腺癌 - 2012-08-14

IL-13下调miR-375可能是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辛辛那提研究人员在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上有了新的突破,他们已鉴定了调控一重要免疫激素——白细胞介素(IL-13)的遗传物质。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科学家说,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分子靶向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了可能性。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3月28日的Mucosal Immunology杂志上,IL-13调节一个特定的microRNA--miR-375,miR-375反过来能调节IL-13引起的过敏

生物谷 - 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 2012-03-31

STM:抑制Rac1b分子可能阻止早期肺癌发展为晚期肺癌

美国佛罗里达州梅约诊所(Mayo Clinic)研究员说,被认为只在晚期癌症中发生的有助于肿瘤扩散的细胞变化也在早期肺癌中发生,并以此作为一种绕过生长控制的手段。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7月11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这一发现代表着人们对肺癌---可能很多其他类型的肿瘤---在疾病发生早期经历的转化程度产生新的认识。他们补充道,这一发现也指出一种

生物谷 - Rac1b分子,早期肺癌,晚期肺癌,上皮-间质转化 - 2012-07-16

J Pathol:β-连环蛋白在肺癌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 早期研究已证实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临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扩散。近来研究人员发现基底干细胞能导致肺鳞癌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

MedSci原创 - β-连环蛋白,肺癌 - 2012-02-15

PLoS ONE:钙粘蛋白23介导乳腺癌异型细胞之间的粘附

伦斯勒理工学院生物学家Lee Ligon已经找到了在乳腺癌肿瘤细胞和周围健康组织之间粘附连接中发挥重要的分子蛋白——钙粘蛋白-23。研究结果对认识乳腺癌转移早期阶段非常有帮助。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研究由Ligon与伦斯勒博士生Maria Apostolopoulou共同完成。这项研究由美国癌症协会资助。 研究发现钙粘蛋白-23存在于乳腺癌肿瘤组织内和肿瘤周围组织,

MedSci原创 - 钙粘蛋白23,乳腺癌 - 2012-03-16

Nature:首次从分子水平证实癌症起始中局部环境起关键作用

在上皮组织环境受损时促进表达单个癌基因的细胞大量生长的机制示意图。 正常的健康组织通常抑制肿瘤生长,阻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但是这种情形在分子水平上是如何发生的一直是一个谜。如今,研究人员呈现一个局部环境如何调节和阻止单个突变细胞增殖为肿瘤的模型。 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期刊上,证实了以前的研究表明癌症不只是细胞中DNA突变堆积的产物,而且还依赖于细胞所处局部环境的结构。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

生物谷 - 微环境,肿瘤 - 2012-02-15

FGF-18可能成为脱发治疗的新靶点

脱发是一种困扰很多人的顽疾。 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皮肤病学研究期刊》(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网络版上的 一项研究成果称,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发表研究成果说,他们通过抑制实验鼠体内某种信号分子的作用,成功使其体毛变得浓密。 研究小组指出,毛发经过生长期、退化期和休止期3个阶段后就开始脱落,然后再长出新的毛发来,从

MedSci原创 - FGF-18,脱发 - 2012-02-0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