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98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电场 点击跳转

为治疗脑瘤,科学家们开发出这一“科幻”设备

为治疗脑瘤,科学家们开发出这一“科幻”设备

ptune是一种类似于帽子的便携式无创器械,通过释放低强度、中度频率的交流电场,抑制细胞分裂(干扰染色体排列方式),促使癌细胞死亡。最新的大型临床试验揭示,这一“科幻”装备能够延长致命脑瘤患者寿命。

生物探索 - 脑瘤,医疗器械,细胞 - 2017-04-27

PLoS Biol:沙门氏菌可“劫持”免疫细胞

PLoS Biol:沙门氏菌可“劫持”免疫细胞

沙门氏菌可劫持免疫细胞,并利用它们在体内传播。针对小鼠细胞进行的实验表明,这种细菌通过扰乱肠道内的电信号达到这一目的。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

中国科学报 - 沙门氏菌,免疫,细胞 - 2019-04-22

JACS: 纸上DNA诊断,准确度媲美PCR

JACS: 纸上DNA诊断,准确度媲美PCR

DNA分析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和监控十分重要,最常见最可信的DNA测试方法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它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但也还是需要在实验室中使用专门设备进行。如果有更方便、廉价的方法可以进行DNA分析,那么降低患者负担、提高某些疾病的早期筛查比例这些目标就更加容易实现。 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David Sinton等

X-MOL资讯 - 体外诊断 - 2015-12-01

Nature:新成像技术有助更好地理解蛋白如何发挥作用

Nature:新成像技术有助更好地理解蛋白如何发挥作用

这种新技术将强电场脉冲应用与时间分辨X射线晶体分析法结合在一起。

生物谷 - 蛋白成像技术 - 2016-12-11

Nature BE:清华大学盛兴团队等发现薄膜硅光电二极管可选择性激活或抑制神经活动

Nature BE:清华大学盛兴团队等发现薄膜硅光电二极管可选择性激活或抑制神经活动

使用柔性薄膜单晶硅二极管与神经系统集成,在光照情况下可产生极化电场,对离体和在体的神经信号进行选择性的无线激活和抑制。

" Brainology"公众号 - 盛兴,薄膜硅光电二极管 - 2022-10-24

【盘点】JAMA 12月原始研究第三期汇总

【盘点】JAMA 12月原始研究第三期汇总

【1】电场疗法联合替莫唑胺维持化疗用于标准治疗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DOI:10.1001/jama.2017.18718电场疗法(TTFields)通过低强度交变电场实现抗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生长

MedSci原创 - 2017-12-25

AM | 北京大学吴水林等团队合作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实现细菌感染骨髓炎的快速根治

AM | 北京大学吴水林等团队合作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实现细菌感染骨髓炎的快速根治

因细菌感染导致的骨髓炎危及生命,但尚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iNature - 骨髓炎 - 2023-01-20

Cell:研究发现白血病关键信号机制AKT/FOXO

Cell:研究发现白血病关键信号机制AKT/FOXO

来自麻省总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哈佛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白血病中一种关键信号机制,提出了AKT/FOXOs之前未知的新功能,为不同基因型的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提出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细胞》(Cell)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共同所长David T. Scadden博士,这位著名的研究人员被列入了当今干细胞研究方面的顶尖科学家,作为干细胞研究的中青年骨干,Scadde

AKT/FOXO,白血病 - 2011-10-18

我国脑肿瘤防治难言乐观

我国脑肿瘤防治难言乐观

脑肿瘤,尤其是原发性脑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一直是诊疗难度最大的疾病之一。据柳叶刀子刊《神经病学》(Neurology)研究文章显示,全球最大规模脑肿瘤统计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人数双双第一,脑肿瘤防治任重道远。

科技日报 - 脑肿瘤,疾病防治 - 2019-05-27

山西成功实施首例无射线射频消融术

山西成功实施首例无射线射频消融术

三维模型展现于屏幕 射频消融治疗现场   记者8月15日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获悉,该院心内科副主任高东来教授带领的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名房颤、室上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了省内首例无射线射频消融术,标志着山西省心脏疾病诊疗导管消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女患者王某53岁,十年来来常无明显诱因间断发作心慌不适,去年以来发作频繁,且伴胸

科学网 - 山西医科大学,高东来 - 2016-08-15

Ann Neurol-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或可改善步态和平衡

Ann Neurol-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或可改善步态和平衡

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或可改善步态和平衡

MedSci原创 - 步态,步态速度,步态平衡 - 2021-07-14

SCI TRANSL MED:高频电磁辐射有望成为精神疾病治疗新标准

SCI TRANSL MED:高频电磁辐射有望成为精神疾病治疗新标准

与现在临床DBS中使用的较低刺激频率(~120Hz)相反,这种非侵入性方法利用两个独立的高频(> 1000Hz)电刺激来诱导脑内的电场。相反,通过暂时干扰的方法,研究人员证明了两个高频电场可以被由

MedSci原创 - 脑深层刺激手术,高频电磁辐射,精神疾病 - 2017-06-23

赛默飞专场:生物制药质谱解决方案

赛默飞专场:生物制药质谱解决方案

《制药大咖说》以中国制药行业网上贸易平台“制药在线CPhI.cn”为后盾,以视频直播的方式,通过网络举办各类专业的在线讲座、产品推介会及主题研讨会,向10万制药专业人士传递企业声音、传播企业价值。

赛默飞 - 美通社,生物制药质谱 - 2017-08-22

成功植入生物工程的内在神经支配的、人体内部肛门括约肌

来源:医学论坛网        最近,美国学者Shreya Raghavan等,将生物工程制造的内在神经支配的人肛门内括约肌(IAS)成功植入小鼠,成为大便失禁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相关研究发表于《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     为了恢复排便的控制性,必须增强IAS减弱的压力

生物工程,IAS - 2011-07-28

香港中文大学以“纳米刀”消灭肿瘤 属亚洲首例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影像及介入放射科教授余俊豪演示纳米刀治疗过程。来源:香港《大公报》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治疗癌症技术有新突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近日以不可逆转电穿孔(又称“纳米刀”),成功为一位肝癌病人进行肿瘤治疗。 这是亚洲首个经皮肤穿刺纳米刀治疗肿瘤的临床个案。纳米刀技术毋须开刀,亦不会伤害肿瘤周边的血管、胆管和神经线等组织结构。 67岁的林先生患有胃癌,去年做了切除手术,今年发现

生物探索 - 香港中文大学,纳米刀,肿瘤 - 2014-01-02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9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