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4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ATRA 点击跳转

JCO: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安全有效治疗中国APL儿科患者!

JCO: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安全有效治疗中国APL儿科患者!

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安全有效治疗中国APL儿科患者

MedSci原创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 - 2021-06-04

PLOS Pathogens:维生素A与肠道免疫系统背后的故事!

PLOS Pathogens:维生素A与肠道免疫系统背后的故事!

《PLOS Pathogen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A 的代谢产物——全反式维甲酸(atRA)可以调节小鼠肠道的免疫反应。维持肠道健康。

转化医学网 - 维生素A,肠道免疫系统,Plos,Pathogens - 2018-03-03

IBD:全反式维甲酸可抵消肠道炎症中的腹泻并抑制腺瘤表达

IBD:全反式维甲酸可抵消肠道炎症中的腹泻并抑制腺瘤表达

肠上皮中的Cl- / HCO 3 -交换泵——DRA已成为腹泻的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一种关键的维生素A代谢产物,之前曾证明它可以刺激DRA在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因此,本项研

MedSci原创 - 维A酸,炎症性肠病,腹泻 - 2020-03-08

陈竺陈赛娟院士伉俪撰文Cell特刊:以毒攻毒,砒霜变良药

陈竺陈赛娟院士伉俪撰文Cell特刊:以毒攻毒,砒霜变良药

昨日,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出版了名为《Cancer: The Road Ahead》的癌症特刊,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几代杰出生物学家与临床医生在对抗癌症中的努力。本期特刊中,陈竺陈赛娟这对师出同门的院士伉俪应邀撰写长文,回顾了将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变为良药的曲折故事。 ▲本文来自《细胞》的癌症特刊(图片来源:《细胞》) 故事的起源是2016年美国血液学会(Americ

药明康德 - 陈竺陈赛娟,砒霜 - 2017-02-12

PNAS:陈赛娟白血病治疗药物毛萼乙素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研究获进展

PNAS:陈赛娟白血病治疗药物毛萼乙素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赛娟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用中药提取物毛萼乙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肿瘤,癌症 - 2013-04-01

陈竺院士获美国欧尼斯特·博特勒大奖

陈竺院士获美国欧尼斯特·博特勒大奖

12月5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会议中心当地时间下午1:30,美国血液学会(ASH)颁发了本届欧尼斯特·博特勒奖,获奖人员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陈竺教授和巴黎圣路易医院的Hugues de Thé教授。 欧尼斯特· 博特勒演讲和奖项(The Ernest Beutler Lecture and Prize)是以ASH原主席Ernest Beutler名字命名的,该奖项表彰

科学网 - 陈竺,美国血液学会,欧尼斯特·博特勒奖 - 2016-12-09

Oncogenesis:揭示维生素A降低前列腺癌干细胞侵袭性机制

Oncogenesis:揭示维生素A降低前列腺癌干细胞侵袭性机制

在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约克大学和赫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A能够有助于治疗和阻止前列腺癌扩散.相关研究结果于2013年4月15日在线发表在Oncogenesi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etinoic acid represses invasion and stem cell phenotype by induction of the metastasis suppressors RARRES1 a

生物无忧 - 维生素A,前列腺癌,干细胞 - 2013-05-06

砒霜“进攻”最恶白血病,陈竺院士拿下国际大奖!

砒霜“进攻”最恶白血病,陈竺院士拿下国际大奖!

导语:一项东方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结合的典范,开启了在恶性血液疾病中转化治疗的重要篇章。2016年12月5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会议中心当地时间下午1:30,美国血液学会(ASH)颁发了本届欧尼斯特·博特勒奖。获奖人员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陈竺教授和巴黎圣路易医院的Hugues de Thé 教授。欧尼斯特· 博特勒演讲和奖项(The Ernest Beutler Lecture

医学界肿瘤频道 - 白血病,陈竺 - 2016-12-09

陆道培医学团队于国际学术期刊报道白血病新融合基因

陆道培医学团队于国际学术期刊报道白血病新融合基因

陆道培医学团队利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鉴定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中一种特殊形式的 NPM1-RARG-NPM1 基因融合,论文于4月18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论文于4月18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陆道培医学团队利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鉴定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中一种特殊形式的 NPM1-RARG-NPM1 基

美通社 - 陆道培,白血病 - 2019-04-25

Blood:基因突变结合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可提高APL患者预后的预测

Blood:基因突变结合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可提高APL患者预后的预测

Lucena-Araujo等人将突变分析和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不良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情况结合起来,提出一种APL综合得分 (ISAPL),并证实其与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

MedSci原创 - 基因突变,APL,ATRA,ISAPL,蒽环类 - 2019-07-14

【盘点】2018年7月26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8年7月26日Blood研究精选

2018年7月26日Blood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Blood - 2018-07-27

JCO:“砒霜”可减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蒽环类药物剂量

JCO:“砒霜”可减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蒽环类药物剂量

众所周知三氧化二砷(ATO)已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有效成分。近日在JCO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则通过新诊断的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儿童肿瘤学组AAML0631试验的一项III期历史对照试验,来确定接受ATO巩固和减少剂量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的生存率。

MedSci原创 - 三氧化二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蒽环类 - 2017-08-03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4年版)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5):475-477. - 白血病 - 2014-05-20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绝大多数患者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 (q22;q12),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其蛋白产物导致细胞分化阻滞和凋亡不足,是APL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APL易见于中青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APL占同期AML的10%~15%,发病率约0.23/10万.APL临床表现凶险,起病及诱导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 2019-08-13

揭秘上海科技最高奖:女科学家用砒霜“以毒攻毒”治愈白血病

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87项(人)。授予26项成果自然科学奖。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团队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特等奖,这是2012年上海科技奖励设立特等奖以来的第二个特等奖,也是自然科学奖领域出现的第一个特等奖。 一袭白大褂,身形娇小的陈赛娟院士气质温婉、平和。并没有想象中学科领头人的“强悍”气场。甚至,接受媒体记

东方网 - 白血病 - 2015-05-1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