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甲基化水平 点击跳转

北京大学:人类植入前胚胎多组学研究新进展

北京大学:人类植入前胚胎多组学研究新进展

6月18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研究团队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IF=20.06)杂志在线发表了人类植入前胚胎多组学研究新进展。题为“人类早期胚胎的单细胞多组学测序”(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Human Early Embryos)。该研究利用国际领先的单细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植入前胚胎多组学 - 2018-06-19

PNAS:华中科技大学王桂华/胡俊波等合作发现结肠癌转移的调控新机制

PNAS:华中科技大学王桂华/胡俊波等合作发现结肠癌转移的调控新机制

该研究鉴定了NSD2,一种负责将组蛋白3第36位赖氨酸二甲基化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在转移性肿瘤中过表达。

iNature - 结肠癌,肿瘤转移,NSD2甲基化 - 2023-12-27

Arthritis & Rheumatology:遗传和表观遗传微调人骨关节炎关节内TGFB1表达

Arthritis & Rheumatology:遗传和表观遗传微调人骨关节炎关节内TGFB1表达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以关节软骨退变为特征的疾病。OA风险SNP rs75621460通过调节增强子功能影响TGFB1表达。

MedSci原创 - 2021-10-15

曹雪涛团队揭示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

曹雪涛团队揭示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团队发现,DNA甲基化酶Dnmt3a能使天然免疫细胞针对病毒感染处于一种敏感状态,一旦识别病毒入侵就可以显著产生干扰素和启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该发现揭示了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

中国科学报 - 曹雪涛,免疫 - 2016-07-20

Mol Cancer:常熟理工学院张杰等团队合作发现肾细胞癌中血管生成的调控新机制

Mol Cancer:常熟理工学院张杰等团队合作发现肾细胞癌中血管生成的调控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ELF5通过稳定WDTC1在肾细胞癌中驱动血管生成抑制。

iNature - 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癌,ELF5,血管生成抑制 - 2023-11-23

上海交通大学乐卫东团队阿尔茨海默病新发现

上海交通大学乐卫东团队阿尔茨海默病新发现

最新一期的神经病学权威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日前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乐卫东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Alzheimer's & Dementia. 2015 Jun 26. doi: 10.1016)。该杂志由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协会主办,2014年该杂志的影响因子是12.407分。在乐教授的指导下,刘会博士等通过历时四年的时间,

生物谷 - 阿尔茨海默病,慢性低氧 - 2015-07-06

Annals of Oncology :【研究】 血检可检测多种癌症,可用于临床研究中的高危人群

Annals of Oncology :【研究】 血检可检测多种癌症,可用于临床研究中的高危人群

一项新血液测试的试验表明,一种正在开发的新血液测试能够以较高的准确性筛查多种类型的癌症。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2019年欧洲肿瘤医学协会(ESMO)大会上展示了多中心试验的结果。

转化医学网 - 癌症,血检 - 2020-03-31

【盘点】2020年8月13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20年8月13日Blood研究精选

2020年8月13日Blood研究精选

MedSci原创 - Blood杂志 - 2020-08-16

新“分子时钟”预测癌症更近一步

新“分子时钟”预测癌症更近一步

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基因组生物学》杂志上合作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生命周期中细胞分裂导致的DNA分子变异积累可被用于癌症发生风险的预测。 组织细胞的分裂速度与该组织的癌症发生风险高度相关。研究人员利用计算建模方法设计了一个“分子时钟”,并利用它对个体特定组织生命周期中细胞分裂的次数进行估算。他们同时针对一种只在DNA特定序

中国科学报 - 分子时钟,癌症 - 2016-10-20

Nat Genet:中国学者揭示母亲肥胖导致胚胎缺陷的分子机制

Nat Genet:中国学者揭示母亲肥胖导致胚胎缺陷的分子机制

近几十年来,肥胖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全球范围内超重育龄成年人的流行率急剧增长。过去有研究表明,人群中母亲肥胖与生殖谱( reproductive spectrum)的不良后果密切相关,这些不良后果包括早期妊娠失败、先天性异常以及新生儿系列状况。此外,肥胖母亲的后代在后期也有发生代谢疾病的风险。鉴于肥胖流行的持续增长,因此十分有必要了解母亲营养是如何影响胚胎发育和影响后代健康的。

BioArt - 中国学者,母亲,肥胖,胚胎缺陷,分子机制 - 2018-02-20

曹雪涛院士Nature发文阐述免疫调控新机制

曹雪涛院士Nature发文阐述免疫调控新机制

                                               近日,来自中国第二军医大学的曹雪涛院士研究小组在著名国际学术期

生物谷 - Tet家族,IL6免疫调控 - 2015-08-26

JEM:中科院巴斯德所肖晖研究组等发表pDC抗病毒感染研究成果

JEM:中科院巴斯德所肖晖研究组等发表pDC抗病毒感染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免疫学领域重要的顶级期刊、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的旗舰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肖晖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Epigenetic regulator CXXC5 recruits DNA demethylase Tet2 to regulate TLR7/9-elicited IFN response in pDC

生物帮 - pDC,抗病毒,I型干扰素 - 2017-05-18

ESMO:肺癌脑转移的预测提供新的探索途径

ESMO:肺癌脑转移的预测提供新的探索途径

在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牵头进行的一项DNA甲基化状态用于预测肺癌脑转移的研究(摘要编号:479O)进入了大会口头报告交流,

肿瘤资讯 - 肺癌,脑转移,预测,途径 - 2019-10-03

【盘点】近期生殖健康研究进展

【盘点】近期生殖健康研究进展

【1】Sci Rep:绿茶能够增加精子浓度和活力

MedSci原创 - 生殖健康 - 2020-10-28

Nature Commun:女性孕前饮食或“终身影响婴儿DNA”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妇女在受孕期间的饮食或将对其腹中的孩子的DNA产生持续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是终身的。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对非洲西部冈比亚农村地区的妇女的饮食进行了调查,冈比亚是一个一年中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国度,在每年其饮食也经历主要的变化。 “雨季常被认为是一个‘饥饿的季节’,而旱季则被认为是‘丰收的季节’,”来自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的研究者营养表观遗传学家Robert Waterland说到

爱来伯曼 - 婴儿,孕前 - 2014-05-0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