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内源性标记物 点击跳转

Nature子刊:亓磊团队开发向原代T细胞敲入并稳定表达大片段DNA的新技术

Nature子刊:亓磊团队开发向原代T细胞敲入并稳定表达大片段DNA的新技术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敲入和稳定表达大片段DNA以及在两个内源位点同时敲入两个基因的方法——CLIP(CRISPR for Long-fragment Integration through Pseudov

生物世界 - 大片段DNA,CLIP - 2023-05-04

Diabetes Care:维生素D补充对2型糖尿病伴维生素D缺乏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Diabetes Care:维生素D补充对2型糖尿病伴维生素D缺乏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由此可见,T2D伴有低维生素D的患者补充大剂量的维生素D3没有改变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这些研究结果并不支持采用维生素D3的补充治疗来改善T2D患者的血糖稳态。

MedSci原创 - 维生素D,T2DM,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 - 2017-05-04

第65届美国头痛学会年度科学会:双重脑啡肽酶抑制在偏头痛中的疗效由外周δ阿片受体激活所介导

第65届美国头痛学会年度科学会:双重脑啡肽酶抑制在偏头痛中的疗效由外周δ阿片受体激活所介导

抑制脑啡肽酶保护脑啡肽不被降解,通过激活外周DOR来减弱压力诱发的偏头痛样行为。

MedSci原创 - 偏头痛,阿片受体,μ阿片受体 - 2023-06-17

Blood:口服17R-RvD1可缓解镰刀型细胞病患者的炎症和组织损伤

Blood:口服17R-RvD1可缓解镰刀型细胞病患者的炎症和组织损伤

内源性脂质介质Resolvins(Rv)在抗炎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镰刀型细胞病(SCD),是一种遗传的血红蛋白病,特点是炎症和血管阻塞。

MedSci原创 - 镰刀型细胞病,炎症,17R-RvD1 - 2018-11-10

更长的生育期会使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大吗?

更长的生育期会使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大吗?

雌激素被认为在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风险中起作用。

MedSci原创 - 更年期,阿尔兹海默症 - 2021-07-07

Dev Cell:不饱和脂肪酸能抗癌?《Cell Press》独家解密潜在机制 “铁死亡”

Dev Cell:不饱和脂肪酸能抗癌?《Cell Press》独家解密潜在机制 “铁死亡”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养生的重要,大多数人更多地选择摄入不饱和脂肪来替代饱和脂肪,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美国膳食指南建议:如果用不饱和脂肪替代饱和脂肪,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少于卡路里总摄入量的

生物探索 - 脂肪酸,铁死亡 - 2020-07-16

【年终盘点】2016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研究进展

【年终盘点】2016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研究进展

2016就要结束,梅斯医学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盘点了“2016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研究进展”与大家分享学习。【1】Nature:诺奖得主又一重大发现——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消失”的记忆或可恢复!在阿尔兹海默氏症早期阶段,患者通常并不会记起最近所经历的事情,然而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诺奖得主、Susumu Tonegawa教授和他的来自MIT的科学家同伴们表示,这些记忆仍然储存在大

MedSci原创 - 阿尔兹海默病 - 2016-12-24

ACS Med Chem Lett:张志远实验室开发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小分子药物

ACS Med Chem Lett:张志远实验室开发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小分子药物

近日,北生所张志远实验室和王晓东实验室合作在《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Highly Potent 2-ulfonyl-Pyrimidinyl Derivatives for Apoptosis Inhibition and Ischemia Treatment”的文章。该文章报道了一类具有2-磺酰嘧啶母核的高效的新型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 凋亡抑制,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 - 2017-05-11

Science: 重大进展!降压药可精准调控伏隔核奖赏神经环路可塑性

Science: 重大进展!降压药可精准调控伏隔核奖赏神经环路可塑性

多个神经精神疾病与NAc神经环路紊乱有关:自闭症中背侧纹状体D1-MSNs突触抑制性功能受损、成瘾性疾病中NAc区域D1-MSNs的兴奋输入增强。

“ 神经周K”公众号 - 降压药,神经环路 - 2022-03-12

Circ Res:天津医科大学陈雄文等团队合作发现蛋白激酶A是生理和病理心肌肥大的主要调节因子

Circ Res:天津医科大学陈雄文等团队合作发现蛋白激酶A是生理和病理心肌肥大的主要调节因子

该研究发现蛋白激酶A是生理和病理心肌肥大的主要调节因子。

iNature - 心肌肥大,蛋白激酶A - 2024-01-28

BioArt推选出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BioArt推选出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16年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高歌猛进的一年,这一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这一年中国科学家实现了海底万米深度的科考作业,这一年刚好距袁隆平院士《水稻的雄性不育》论文发表50周年,这一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BioArt - 生命科学,人物 - 2017-01-01

MNFR:怕老了痴呆?试试这种饮食

MNFR:怕老了痴呆?试试这种饮食

研究结果揭示了来自可可、咖啡、蘑菇和红酒中的代谢产物和富含多酚的食物(比如苹果、可可、绿茶、蓝莓、橙子或石榴)的微生物代谢与老年人认知损伤之间或许存在着保护的关联。对参与者的血浆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某

网络 - 2022-01-10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肺栓塞 - 2016-04-19

JCEM:IGFs参与卵泡生长调节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无排卵不孕的常见原因,以卵泡发育异常为特征,包括激活和加速窦前卵泡生长。来自实验动物和人类卵巢组织研究的初步结果提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影响窦前卵泡的发育。

dxy - 多囊卵巢综合症,卵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2013-06-17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海药物所发现阿司匹林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是经典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从发现至今已沿用百年。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大量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能显着降低肿瘤发生率、延缓恶性肿瘤病程、减少肿瘤远端转移发生风险以及降低肿瘤死亡率,但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仍不明确。

上海药物所 - 阿司匹林,抗肿瘤,新机制,上海药物所 - 2017-09-2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