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微生物多样性 点击跳转

Clin Exp Dermatol:在患有过敏<font color="red">性</font>皮肤炎的中国患者中,芳香烃受体<font color="red">多样性</font>与皮肤干燥相关

Clin Exp Dermatol:在患有过敏皮肤炎的中国患者中,芳香烃受体多样性与皮肤干燥相关

表皮屏障功能障碍是过敏皮肤炎(AD)发展的一个起始事件。最近的研究鉴定了芳香烃受体(AHR)在控制丝聚合蛋白基因表达和其他皮肤屏障蛋白中的关键角色,表明了AHR与AD发病机理之间潜在的相关。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AHR基因多样性在AD敏感性和AD相关表型中的作用。研究包括了487名患有AD的患者,210名患有牛皮癣的患者和226名健康对照。

MedSci原创 - 过敏性皮肤炎,鼻炎,干燥 - 2018-12-12

Nat Commun:安慰剂对照试验:粪便<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移植治疗HIV

Nat Commun:安慰剂对照试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治疗HIV

患者随机接受每周粪便微生物菌群胶囊或安慰剂治疗8周。

MedSci原创 - HIV,粪便移植 - 2021-02-19

Liver Int:结核<font color="red">性</font>腹水:临床特征、<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学发现和临床意义的研究

Liver Int:结核腹水:临床特征、微生物学发现和临床意义的研究

存在结核腹水和自发性细菌腹膜炎的患者在肝病的严重程度和整体预后方面具有高度的可比。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大一部分患者可能会继续产生腹水或发展为SBP。本研究的结果支持目前关于腹水感染的治疗指南,但不能确定诊断时症状性疾病的预后相关。本研究建议,开始经验抗生素治疗的门槛应该低一些,特别是对于严重晚期肝病的患者。

MedSci原创 - 结核性腹水,肝硬化,微生物学,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2018-07-27

Trends in Biochem Sci:中国<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研究所发表寨卡病毒结构<font color="red">生物</font>学综述

Trends in Biochem Sci:中国微生物研究所发表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综述

近日,《细胞》(Cell)子刊、生物化学研究学术期刊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与高福的题为 Structural Biologyof the Zika Virus(《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综述文章,系统地总结了 2015 年寨卡病毒暴发以来全球科学家在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

微生物研究所 - 寨卡,综述 - 2017-03-22

Nature:揭秘父系<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扰动:对后代健康的深远影响

Nature:揭秘父系微生物群扰动:对后代健康的深远影响

研究探讨了父体微生物组变化对后代健康的潜在影响及其机制。

生物探索 - 健康,微生物组 - 2024-05-07

PLOS ONE:幼儿尿路感染的<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学诊断比较

PLOS ONE:幼儿尿路感染的微生物学诊断比较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比较了两者通过尿培养诊断尿路感染(UTI)的有效。研究者们对4808名年龄<5岁的急性病患儿进行了前瞻诊断队列研究。

MedSci原创 - 幼儿,尿路感染,微生物 - 2017-02-16

Gut: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font color="red">性</font>结肠炎、健康人群的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差异

Gut: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结肠炎、健康人群的肠道微生物差异

背景: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肠道、肝、胆呃免疫反应。研究者比较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健康对照组(HC)以及没有肝脏疾病的溃疡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特点。PSC和HC随机分到探索面板或验证板,只有两个面板均报道了显著差异(p<0.05, QFDR<0.20)才会报道该结果

MedSci原创 - 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肠道微生物 - 2016-03-05

肠道和气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肠道和气道微生物群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肺动脉高压 (PAH) 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和肺之间的关键串扰,以及肠道和气道微生物群在 PAH 发病机制中的潜在联系。

MedSci原创 - 肺动脉高压,肠道,气道微生物群 - 2022-08-10

Eur J Nutr:益生菌对血液透析患者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的影响

Eur J Nutr:益生菌对血液透析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近日,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双盲临床试验,研究益生菌对接受血液透析(HD)的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组

MedSci原创 - 尿毒症,益生菌,肠道菌群失调 - 2021-07-31

Science:免疫分子编织纳米网抓住沙门氏菌等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

Science:免疫分子编织纳米网抓住沙门氏菌等肠道微生物

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卫生系统(UC Davis Health System)领导的一组科研人员发现了人α-防御素6(HD6)——这是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的一个关键成分——与微生物表面结合并形成了围绕、纠缠微生物并让微生物失能的“纳米网”,防止细菌附着在肠道细胞上或者入侵肠道细胞。

EurekAlert! - Science,免疫,沙门氏菌 - 2012-07-03

BJU Int:Hunner病变间质<font color="red">性</font>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细菌<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群研究

BJU Int:Hunner病变间质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细菌微生物群研究

在诊断为间质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患者中,存在Hunner病变(HL)的患者约占10-20%。近期,有研究人员对与Hunner病变间质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HL IC/BPS)

MedSci原创 - 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细菌微生物 - 2021-06-30

Microbiome:苏州大学邓泮等揭示肠道<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在胆碱<font color="red">生物</font>合成中的新功能

Microbiome:苏州大学邓泮等揭示肠道微生物在胆碱生物合成中的新功能

该研究使用稳定同位素分辨代谢组学(SIRM)对口服给予13C-菊粉的小鼠进行研究,作者首先观察到了在盲肠内容物中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代谢途径中13C代谢物的动态富集。

iNature - 肠道微生物,胆碱生物合成 - 2024-06-09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亚洲首个<font color="red">微生物</font>移植及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亚洲首个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成立亚洲首间、以及香港唯一一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研究「肠道微生物群」在人体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订立预防及治疗疾病的新策略。医学院于早年已成功运用「微生物群移植」技术治疗多种危疾,专家们现计划将其应用拓展至如肥胖等其他疾病和身体状况,探索更多的可能

生信者言 - 微生物移植,肥胖,肠道微生物 - 2018-08-12

Nat Rev Endocrinol:肠道微生物改变是T1DM发病关键因素

发表在Diabetes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差异(而非细菌多样性)是导致早期1型糖尿病(T1DM)发病的关键因素。来自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研究人员从BABYDIET研究298名儿童的粪便样本中收集了早期肠道微生物,每3个月收集一次,持续3年。采用16s rRNA基因深度测序对微生物进行分析,并对22名后期发生胰岛细胞自身免疫现象(T1DM潜伏期指标)的儿童和匹配的对照者进

丁香园 - 肠道微生物 - 2014-04-17

NEJM:微生物环境暴露有利于预防儿童哮喘(附MedSci点评)

MedSci专家评论:有关儿童微生物暴露与哮喘的关系,在2001年新英格兰杂志上提出假说,到2011年,两个大规模试验证实,是划时代的。它反应了儿童“脏”一点,有利于预防哮喘。但是这项研究仍然没有告诉我们以下问题,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 (1)微生物暴露(脏一点)在儿童出生6个月内暴

NEJM - 微生物环境暴露,哮喘 - 2011-10-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