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新武器 点击跳转

《自然》杂志公布2015年度十大人物

《自然》杂志公布2015年度十大人物

2015年版的《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本周公布了,这是《自然》选出的在今年对于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十个人。《自然》的特写主编Helen Pearson表示:“经《自然》记者和编辑大量讨论后选定的这十个人来自全球各地,从气候变化到基因编辑再到研究可重复性等一系列话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兴趣的猛增是今年的一个重要议题,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中山大学生物学家黄军就(Jun

澎湃新闻 - 年度十大人物,自然 - 2015-12-18

国内“蜂窝肺”患者有新药可治

国内“蜂窝肺”患者有新药可治

多发病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一半患者在确诊后的2~3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低于30%,且疾病进展具有不可预测性……这种令人恐惧的疾病就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部疾病。

科学网 - 国内新药,蜂窝肺,患者 - 2017-10-13

超声读片“人机大战”不公平?人工智能尚不能替代医生

超声读片“人机大战”不公平?人工智能尚不能替代医生

这些天,人们都在惊叹最新版“阿尔法狗”的进化力。因为它仅用3天时间,490万盘自我对弈的训练数据,一台机器和4个TPU就打败了战胜过韩国棋手李世石对弈的AlphaGo。随着AI(人工智能)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在尝试引入。近日,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举行了一场“人机大战”,80名医生对战9号选手——人工智能读片系统。比赛内容是基于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的性质判定。参赛的80名医生中,有三甲医院的教授、一二级

澎湃新闻 - 医疗人机大战,人工智能,辅助手段 - 2017-10-26

Science:防治新冠病毒,美国或需社交隔离至2022年

Science:防治新冠病毒,美国或需社交隔离至2022年

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新报告中,美国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Marc Lipsitch领导的研究团队表示,

中国生物技术网 - 社交隔离,新冠病毒 - 2020-04-15

到底致不致癌?草甘膦又出幺蛾子

到底致不致癌?草甘膦又出幺蛾子

日前,有媒体报道:继3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官裁决在加州销售的草甘膦除草剂要贴上致癌标签后,近日美国俄勒冈州也在考虑通过一项法案来严控未经许可的转基因作物。该消息一出,“草甘膦致癌”的说法又盛行网络。

科技日报 - 癌症,转基因,草甘膦 - 2017-04-01

支修益教授:重视肺癌早诊早治,推动抗癌创新药进入医保

支修益教授:重视肺癌早诊早治,推动抗癌创新药进入医保

肺癌是全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肿瘤资讯 - 肺癌,早诊早治 - 2019-05-22

新型抗真菌药K.O. 肆虐医院的“超级病菌”

新型抗真菌药K.O. 肆虐医院的“超级病菌”

微生物酵母菌正在世界各地的医院中肆虐,它们潜伏在导尿管、呼吸机管和静脉输液管中,伺机给人造成致命的侵入性感染。而其中一个叫做耳道假丝酵母菌(Candida auris)的“超级病菌”,对许多抗真菌药具有耐药性,这意味着一个人一旦感染了,治疗选择就很有限。据悉,耳道假丝酵母菌2009年在一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被首次发现。此后,韩国、巴基斯坦、印度、南非、英国等至少12个国家报告发现了耳道假丝酵

环球医学 - 抗真菌药,超级病菌 - 2018-01-18

ESC 2020线上访谈丨单一抗血小板治疗:对早期使用的见解——Dominick Angioliiio教授

ESC 2020线上访谈丨单一抗血小板治疗:对早期使用的见解——Dominick Angioliiio教授

鉴于抗血小板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出血风险,进一步认识抗血小板药物(包括单抗和双抗)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最近有研究强调在PCI患者中早期单一抗血小板治疗。

心关注 -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 - 2020-11-30

习近平总书记这则重要讲话,引发钟南山、童朝晖等多位专家强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这则重要讲话,引发钟南山、童朝晖等多位专家强烈反响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新华社 - 钟南山,专家,习近平 - 2020-06-03

Nat. Med.:开发出利用基因枪传送DNA新技术拯救免疫系统

Nat. Med.:开发出利用基因枪传送DNA新技术拯救免疫系统

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来自美国罗耀拉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大有希望的新技术:它能潜在地将免疫系统杀伤性T细胞(killer T cell)变成更加强有力的对抗感染和可能对抗癌症的武器

生物谷 - 免疫 - 2012-04-14

北大第一医院医生遭殴打案 各方回应都来了

北大第一医院医生遭殴打案 各方回应都来了

最近这几天,医疗圈中热议最广泛的事件非“北大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遭殴打案”莫属。该事件发生在9月22日,但直到最近才被曝光,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涉事医院、警察、殴打医生的患者女儿所在学校、北京市卫计委、各大媒体等纷纷对此发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所有的声音都站在了医生这一方,可谓大快人心!10月11日,有网友发帖称北大第一医院3名医生遭患者家属殴打,此事迅速引发热议,再一次挑动了大众对于医患关系这类

环球医学 - 医患关系 - 2018-10-16

Nature:第一个证据:唯有竞争方能促进我们的皮肤健康发育,但对癌症可不是好事

Nature:第一个证据:唯有竞争方能促进我们的皮肤健康发育,但对癌症可不是好事

并非所有的细胞都注定是伟大的。一些被认为不适合在身体内服役的,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就会通过一种叫做细胞竞争的过程被杀死。这种现象以前被记载在果蝇中,现在哺乳动物也发现了。

生物通 - 细胞竞争,皮肤,癌症 - 2019-05-27

患者心跳呼吸存在,家属强行心肺复苏!比病魔更可怕的是猜疑!

患者心跳呼吸存在,家属强行心肺复苏!比病魔更可怕的是猜疑!

这家医院的急诊科今天凌晨120送来了一个“胸闷、气促”的病人,床旁心电图仅提示心率稍慢(58次/分)和窦性心律不齐。值班医生立即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抽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心肌酶和D二聚体等,并且联系急诊CT,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在结果出来之前已经先开通了静脉通道补液和对症、支持治疗,并且向家属简要告知目前情况和处理。

江淮医学 - 心肺复苏,医患关系,信任 - 2017-11-26

PNAS:老药新用治疗乳腺癌

PNAS:老药新用治疗乳腺癌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能够抵御和乳腺癌增殖相关的特殊蛋白的过度表达,研究者指出,降低NAF-1蛋白的水平以及其运输的铁硫簇分子(iron-sulfur clusters)的活性或许就能够帮助抑制肿瘤生长,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研究者认为,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吡格列酮或许就能够有效控制NAF-1

生物谷 - 乳腺癌 - 2016-09-14

深刻认识药品监管新属性新使命 ——一论贯彻落实全国药品监管工作会议精神

深刻认识药品监管新属性新使命 ——一论贯彻落实全国药品监管工作会议精神

刚刚闭幕的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对2019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要求科学准确判断工作形势要求,健全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强化风险治理,深化责任落实,提高药品监管的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自今日起,本报推出“贯彻全国药监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谈”栏目,全面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敬请关注。

中国医药报 - 药品监管,会议精神 - 2019-01-1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