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粘膜 点击跳转

思密达居然能让压疮快速痊愈,这是真的!!

思密达居然能让压疮快速痊愈,这是真的!!

毕竟思密达在压疮等方面的应用,在教科书、压疮防治指南、还有药品说明书中都未提及,还是要慎用,基层医院的病人,压疮护理耗材费用难以承受、经济条件有限者,可以一试。

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 压疮,思密达 - 2023-04-13

维生素A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维生素A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维生素A (VitA)是一组含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VitA不溶于水,但脂溶性。1928年,Green和Mellandy报道VitA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炎反应,并将VitA称为抗炎维生素。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VitA的抗炎能力得到了广泛的研究。VitA以视黄醇、视网醇、视黄酸(RA)的形式存在,其中RA的生物活性最强。RA存在于两个重要的衍生物中:9-顺式RA和全反式RA (ATRA)

中洪博元生物 - 维生素A - 2019-06-10

Radiology: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恶性潜能

Radiology: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恶性潜能

背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s)临床管理国际指南2017版中更新了一些内容。然而,其诊断价值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修订版指南预测胰腺IPMN恶性潜能的价值,比较对比增强CT和MRI的诊断价值和设备间一致性。

MedSci原创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恶性 - 2019-12-18

Gut 中国佳稿| CD177+嗜中性粒细胞作为功能活化的嗜中性粒细胞对IBD负调节

Gut 中国佳稿| CD177+嗜中性粒细胞作为功能活化的嗜中性粒细胞对IBD负调节

通讯作者:刘占举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摘要中译背景:在炎性肠病(IBD)中,嗜中性粒细胞聚集在发炎粘膜上,在发病机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177在嗜中性粒细胞中表达,在发炎过程中增加。材料与方法:使用定量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学法分析IBD患者外周血和肠粘膜中CD177的表达。分离CD177+和CD17

BMJ - 性粒细胞,IBD负调节 - 2017-06-27

4个精彩病例,带你了解早期胃癌(有图有真相)

4个精彩病例,带你了解早期胃癌(有图有真相)

首先我们与大家分享的是早期胃癌病例。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几例患者的常规白光内镜下的活检病理结果,不同于其特殊内镜下精准活检或ESD术后病理的结果。

华亭论镜 - 早期胃癌 - 2019-01-04

小儿蛋白丢失性肠病 林林总总的病因?

小儿蛋白丢失性肠病 林林总总的病因?

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 enteropathy)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蛋白质由胃肠道大量丢失和水肿的一种疾病。随着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发展,发现有些胃肠道疾病患儿的胃和肠腔内可出现大量同位素标记的白蛋白,证实了血浆蛋白质从胃肠道大量丢失,是导致低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儿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 - 小儿,蛋白,丢失性,肠病 - 2018-11-15

Nature:诺奖得主最新研究聚焦“脑肠轴”,发现内脏痛和焦虑的肠道驱动神经机制

Nature:诺奖得主最新研究聚焦“脑肠轴”,发现内脏痛和焦虑的肠道驱动神经机制

这种综合行为状态是内脏失调的一种特别敏感的表征,突出了肠-脑轴在神经胃肠病中的重要性。

网络 - 2023-04-15

PNAS重磅:肠道菌群影响血糖水平机制大揭秘,或将成糖尿病治疗新思路

PNAS重磅:肠道菌群影响血糖水平机制大揭秘,或将成糖尿病治疗新思路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研究指出,肠道菌群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相关性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了。近日,加拿大弗林德斯、SAHMRI和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秘了这一过程。他们指出,失调的肠道菌群可通过分泌次级胆汁酸刺激肠壁细胞大量分泌“快乐激素”——5-羟色胺,进而升高血糖水平,使得患者长期处于持续高血糖状态,

转化医学网 - 肠道菌群,血糖,机制 - 2019-09-22

NEJM: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预防异时性胃癌 可行吗?

NEJM: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预防异时性胃癌 可行吗?

胃癌怎么预防?2018年3月,发表在《N Engl J Med》的一项前瞻性、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验调查了早期胃癌患者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是否能降低异时性胃癌发生率。

环球医学 - 幽门螺旋杆菌 - 2018-04-12

PLOS ONE:结肠直肠上皮肿瘤的肠道微生物特征

PLOS ONE:结肠直肠上皮肿瘤的肠道微生物特征

结肠直肠上皮肿瘤在狗中自发发生,并且发病机理可能与人类平行。人类结肠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有关。

MedSci原创 - 结肠直肠肿瘤,微生物 - 2018-06-02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谁说胃部肿瘤就一定是胃癌、淋巴瘤、GISTs和NET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谁说胃部肿瘤就一定是胃癌、淋巴瘤、GISTs和NETs?

内镜超声显示胃粘膜下层和肌层有一边界清楚的2.6cm低回声肿物(图B)。腹部增强CT显示胃窦有一均质增强肿物,直径约1.7 cm(图C),无明确转移证据。术前诊断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

肿瘤资讯 - 肿瘤,血管球瘤 - 2017-05-18

NEJM:谷氨酰胺转胺酶2抑制剂治疗乳糜泻概念验证研究获得成功

NEJM:谷氨酰胺转胺酶2抑制剂治疗乳糜泻概念验证研究获得成功

谷氨酰胺转胺酶2抑制剂ZED1227可减少乳糜泻患者谷蛋白诱导的十二指肠粘膜损伤

MedSci原创 - 乳糜泻,谷氨酰胺转胺酶2,绒毛高度/隐窝深度 - 2021-07-04

PNAS:有益病毒能抗细菌

细菌既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敌人:一方面,细菌可以引起感染,导致疾病;另一方面,细菌也有助于我们减肥,甚至可以对抗痤疮。目前,一项新研究显示,病毒也拥有两面性:研究人员首次证明,病毒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对抗细菌的入侵。 对于入侵的细菌来说,我们最重要的防线就是粘液。这种粘滑的物质覆盖在口腔、鼻腔和消化道中(这里仅仅列举几个部位)形成一道屏障。 “粘液是一种绝妙而复杂的物质。”这项新研究的主持人、美国

bio360 - 细菌,病毒,噬菌体 - 2013-08-01

【盘点】JAMA 19年4月原始研究第三期汇总

【1】口服索马鲁肽3期数据发表,疗效优于常见疗法doi:10.1001/jama.2019.2942近日,研究人员公布了PIONEER 3的3a期临床试验结果,剂量为7 mg和14 mg的口服索马鲁肽与活性对照相比,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重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在这项随机双盲,含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中,总计1864名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不同剂量的口服索马鲁肽或者sitagl

网络 - 2019-04-30

【盘点】NEJM 19年4月第三期原始研究汇总

【1】口服索马鲁肽疗效优于常见疗法 doi:10.1001/jama.2019.2942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729339

网络 - 2019-04-2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