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吃,是一种依赖?

2014-08-06 佚名 科学世界

我们都知道肥胖对健康十分不利,也都想少吃点儿,可是一旦好吃的菜和点心什么的摆在面前,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吃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诱发过量饮食的脑部机能与药物依赖十分相似。 为此,Newton特别采访了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所长,诺拉·沃尔科夫(Nora Volkow)博士。来听听这位药物依赖的顶级专家如何看待由食物引发的依赖以及肥胖问题吧! 诺拉·沃尔科夫(Nora Vo

我们都知道肥胖对健康十分不利,也都想少吃点儿,可是一旦好吃的菜和点心什么的摆在面前,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吃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诱发过量饮食的脑部机能与药物依赖十分相似。

为此,Newton特别采访了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所长,诺拉·沃尔科夫(Nora Volkow)博士。来听听这位药物依赖的顶级专家如何看待由食物引发的依赖以及肥胖问题吧!

诺拉·沃尔科夫(Nora Volkow)

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所长,研究药物依赖的顶级专家。近年来她不仅针对药物依赖进行研究,同时也开始涉猎由食物引发的依赖及肥胖问题。她1956年生于墨西哥,2003年开始担任现职。

Newton:沃尔科夫博士,您一直在进行关于可卡因、大麻等药物依赖的研究。那么,您为什么会将研究拓展到看上去与药物毫无关联的肥胖领域呢?

沃尔科夫:到现在为止,我在研究过程中见到过很多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服药的患者,他们无法控制这种冲动的行为。我发现,这一点与肥胖者的状况极为相似。

联想到我自身的一些行为,发现我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我很喜欢巧克力,要是在我面前放一盒巧克力曲奇的话,我基本上不可能做到只吃一块,剩下的都不吃。只吃一块就停嘴,对你来说也是很困难的吧?

Newton:的确如此,是有这样的情况。

沃尔科夫:我认为,药物依赖患者和肥胖者都不想持续过量服药或过度饮食,但是他们停不下来。那么,为什么他们停不下来呢?原因可能在于他们脑部的某个区域出了问题。我希望能够探明,当人无法控制欲望时,他的脑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实际上,我的外公和舅舅就都有酒精依赖,这种依赖会让人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外公因为无法戒酒,最后自杀了。舅舅是个很宽宏大量的人,但醉酒的时候就变得不可理喻,虽然平时很能替人着想,但一旦开始大量饮酒,就注意不到除喝酒之外的任何事情了。这时,我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酒精有着怎样的力量,能让酒精依赖患者可以完全舍弃除了酒之外的所有一切重要的东西?”,以及“为什么喝酒之后他就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我有过这样的感受,所以会对这种依赖产生兴趣。

【多巴胺受体减少是引发依赖的原因】

Newton:请问产生依赖的原因是什么呢?

沃尔科夫: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脑中的“电路”,也就是神经系统。我们的脑历经数百万年进化,能对快感做出反应,这无论对个人还是种族的延续都是很有好处的。

快感,就是引发实际行动的诱因。

例如,可以说找到食物是我们快感的核心。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没有理由去为了找到食物而行动了,而这就意味着个体的死亡。同样地,生殖行为也能产生强烈的快感,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会繁衍后代,种族最终只能走向灭绝。

因此,对于种族存续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把我们导向快感体验的脑神经系统。这一系统被称为奖赏系统。某些药物的化学构造决定了它可以直接激活脑内的奖赏系统,从而让人变得越来越想吃这些药。

Newton:为什么制止不了这种行动呢?

沃尔科夫:我的团队成功分离出了一种极具研究价值的蛋白质,它就是多巴胺D2受体。

Newton:多巴胺就是脑内传递信号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吧。这种受体叫做多巴胺D2受体,就是说它结合了多巴胺,然后接受信号的,是吧?

沃尔科夫:是的。一旦这种蛋白质减少,人就会陷入反复摄取药物的行为模式中去。而且,只有这种蛋白质的减少会使人出现这种现象。

Newton:多巴胺D2受体的减少,是怎样与冲动性的药物摄取行为相关联的呢?

沃尔科夫:一般认为,滥用药物是与大脑边缘系(即掌管情绪、记忆等的杏仁核、海马、丘脑底核等区域处)发生了特异性的机能障碍相关的。

但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由于滥用可卡因、酒精、大麻、冰毒等,会给额叶造成极大的机能障碍。而且,这种机能障碍是因为多巴胺D2受体减少而形成的。随着这种受体的减少,额叶功能的障碍也会愈发严重。可以说,多巴胺D2受体起到了调节额叶机能的作用。

额叶上的额叶前区,与抑制冲动性的行为直接相关。比如,我拿着你喜欢的酒过来向你劝酒,但是你说“不行,这样不好,白天不能喝酒”。这时,就是额叶前区发挥了作用。因此,一旦这一机能减弱,人就不能想到“不要这么做”了。

Newton:这就是依赖的状态吗?

沃尔科夫:是的,就是这么回事儿。另外,额叶前区上的其他一些区域,也会在患上药物依赖时发生机能障碍。例如,在额叶前区中间稍微往下的地方,大概在双眼上方的位置上,有一处叫做眶额皮层的区域。这里掌控着与生存息息相关的重要机能。例如你特别口渴,非常想喝水,然后你实际喝了一升水。之后我回来了,把装了水的杯子放在你面前,但这时你肯定不会再喝了,对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此时它已经没有价值了。口渴时这杯水才有价值,但喝了一升之后,它就没有价值了。掌握这类价值大小变化的区域,就是眶额皮层。

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一区域的机能障碍同样与多巴胺D2受体减少有关。要是眶额皮层发生机能障碍的话,还以前面提到的喝水为例,就算已经喝了一升或两升水,但你还是会不停地想要喝水。这时你的行为不会发生变化,将持续不断地喝水。

由此可见,仅仅是多巴胺D2受体这一种蛋白质的减少,就能造成额叶前区和眶额皮层的机能丧失,引发依赖。

【肥胖者与药物依赖患者的共同点】

Newton:那么,与肥胖相关的过度饮食又该怎么解决呢?

沃尔科夫:根据我们的研究,BMI值在35以上的人可定义为肥胖症患者。同样的,肥胖症患者也会出现与药物依赖患者极为相似的症状,即无法控制地过度饮食。而且,不管在健康方面会付出多大程度的代价,他们也无法停止吃东西。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以瘦为美的倾向,所以肥胖者自己也会觉得很丢脸。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无法停止进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与药物依赖的情况相同。

研究结果引人深思:肥胖症患者和药物依赖患者一样,身体里都出现了多巴胺D2受体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同时额叶前区的活性也随之降低。

Newton:药物依赖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脑部会出现同样的现象,这可真让人吃惊。那么各种食物诱发过度饮食的难易程度,会因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么?

沃尔科夫:高热量的食物对人类来说,其生物学上的价值很高,具体讲就是脂质、糖等物质含量高的食物。食物如果更多地由这些物质构成的话,就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更强的刺激。

直到二三百年前,对普通人来说,食物还不是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还有很多人因饥饿而死亡。因此在我们的大脑里设计出了这样的神经回路,即只要发现了好吃的高能食物,就算肚子不饿也要吃掉并从中吸收更多能量,以提高个体存活的可能性。

 

这一机制在食物匮乏的年代十分有效,但在食物到处都有的今天就变成一种麻烦了。如今我们常被各种美食包围,必须一忍再忍。在世界各国都存在的肥胖问题,其实与“好吃的东西遍地都是”很有关系。奖赏系统受到食物本身或与食物相关的大量信息的刺激,变得更加活跃了。

另外,食欲不是仅靠奖赏系统控制的。人体内还有一种称为“经常性食欲调节”的机能,它会根据身体的营养状态和生物钟等信息来调节食欲。对药物依赖来说,主要只是奖赏系统在起作用,而这一点与食物依赖有所不同。也就是说,食物依赖比药物依赖的情况还要复杂。

来自奖赏系统的刺激,一旦让由经常性食欲调节带来的“吃饱信号”效果提升的话,为了不断获得这样的刺激,人就会越吃越多了。


【动物实验对解决食物依赖给出的提示】

Newton:原来如此。就是说,我们被高能食物所吸引是必然的。那么,为什么会发展到被称为依赖的状态呢?

沃尔科夫:奖赏系统的目的,在于让人不断重复相同的行为,人类因而会不停重复那些得到奖赏多的行为。药物上瘾,完全是因为那些药物碰巧拥有可对奖赏系统产生强刺激的化学结构。与多巴胺相关联的神经回路反复受到刺激,就会使神经细胞发生变化,最终患上药物依赖。

Newton:对于食物依赖该怎么办呢?

沃尔科夫:动物实验表明,不断地给动物投喂高能食物的时候,奖赏系统的神经细胞是会发生变化的,这与冲动性或说强迫性的过度饮食是相关联的。

Newton:我听说过因投喂高能食物变肥的老鼠,就算要承受很讨厌的电击的痛苦,也要继续吃食?

沃尔科夫: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实验。我们也用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老鼠做过相似实验,即不受电击老鼠就不能得到可卡因,以此研究老鼠是否会放弃摄取可卡因。结果是,有10%的老鼠为了得到可卡因,而选择接受电击。这就是说,它们宁愿非常痛苦,也要为了得到快感而去获取药物或食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患有依赖的人群或实验动物所感受到的快感,还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快感。

比如眶额皮层受损的患者,会反复做类似不停洗手的动作;眶额皮层受损的实验动物,则会强迫性地一直喝水。这表明就算没有奖赏,额叶前区的机能受损也会使人类和动物无法停止强迫性的行为。

意味深长的是,老鼠实验并没有在切断食物或可卡因供应的状态下进行。我们认为,老鼠对食物或可卡因的强迫性的渴求源于脑神经细胞发生了变化,是因为神经细胞在它们并非真的处于饥饿状态时却给出了“饿了”的信号。某位滥用可卡因的患者这样形容犯瘾时的感觉,“明明需要空气,却感觉不到空气”。这个形容很贴切,就是为了呼吸,干什么都行吧。

Newton:我还听说过,如果限制已对高能量食物产生依赖的老鼠进食高能量食物,这些老鼠就会出现和药物依赖患者戒断药物时相同的“戒断症状”?

沃尔科夫:是的,确实如此。特别是食用含糖量高食物的动物,戒断症状很明显。我也很想知道人类身上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说起来,开始减肥很容易,但坚持下去十分困难的原因可能也在于此。减肥中的人身上可能会出现我们尚未注意到的类似戒断症状的现象。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因此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快,可能正是导致减肥无法坚持下去的原因。

Newton: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沃尔科夫:我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在老鼠身上出现的现象也会在人身上出现。虽然在人身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尚未得到确认,但如果真是那样,就很值得玩味了。

Newton:您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有何设想呢?

沃尔科夫:我们将从各种角度继续展开与肥胖相关的研究。临床方面,将把关注点放在多巴胺路径上,对它下功夫进行研究。不过,虽然在这方面与药物依赖相同,但肥胖及依赖不仅仅只与多巴胺相关。

例如一旦多巴胺路径活化,就会影响到与谷氨酸(一种神经递质)相关的神经路径。多巴胺路径能够调节谷氨酸路径,然后它又会反过来影响多巴胺路径的机能。今后我打算开始对人类体内的谷氨酸路径展开研究。

同时,我还想通过动物实验弄清一些事情。到目前为止,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多巴胺D2受体的话题,但实际上,在脑内至少有5种多巴胺受体。大概是因为多巴胺D2受体能够降低由药物、食物所带来的快感,所以它具有防止依赖发生的效果。但另一方面,D1受体却似乎能提高来自药物、食物的快感。不过对于这一点,目前的研究尚未充分涉及。因此为了观察这些受体所传递的信号的区别,还需要进行新的动物实验。

*奖赏系统,是指在人类或动物的脑内存在的一种神经回路系统,它能被“欲望得到满足”或“欲望能够得到满足”等活化,这时个体就会产生“快感”。这种快感会变成刺激,个体会因为想要得到同样的快感而再次做出同样的行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369, encodeId=3cd9113691e, content=无法控制的强迫性行为都可能与边缘系统相关,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870092288, createdName=rosa00tong, createdTime=Wed Aug 27 17:25:00 CST 2014, time=2014-08-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091, encodeId=ef9a1109100, content=身体内的各种状态都是途径控制的,刺激、反馈、调控,如此如此……,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0440106459, createdName=summeryan, createdTime=Mon Aug 11 21:59:00 CST 2014, time=2014-08-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8-27 rosa00tong

    无法控制的强迫性行为都可能与边缘系统相关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369, encodeId=3cd9113691e, content=无法控制的强迫性行为都可能与边缘系统相关,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870092288, createdName=rosa00tong, createdTime=Wed Aug 27 17:25:00 CST 2014, time=2014-08-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091, encodeId=ef9a1109100, content=身体内的各种状态都是途径控制的,刺激、反馈、调控,如此如此……,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0440106459, createdName=summeryan, createdTime=Mon Aug 11 21:59:00 CST 2014, time=2014-08-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8-11 summeryan

    身体内的各种状态都是途径控制的,刺激、反馈、调控,如此如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