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专题系列 | 当“晕”遇上了脑血管病
2023-02-04 全科学苑 全科学苑 发表于安徽省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疾病如老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均可导致眩晕。虽然脑血管病可以导致眩晕,但眩晕未必都是脑血管病所致。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疾病如老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均可导致眩晕。虽然脑血管病可以导致眩晕,但眩晕未必都是脑血管病所致。基层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眩晕患者,当“晕”遇上脑血管病时,早期识别脑血管病所导致的眩晕,对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意义重大。为此,全科学苑针对“眩晕与脑血管病”的相关问题,对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屈晓霞教授进行了系列专访。本期为该系列专访的第一集,屈教授针对“晕”的认知及如何区分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等问题做出分享。
请问您对“晕”是如何认知的?
屈晓霞教授:“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在神经科,眩晕、头晕是患者最常见的主诉。自2010年开始我国发布了多版《眩晕诊治专家共识》,对眩晕、头晕、头昏等症状的定义和分类做了界定,对诊断治疗进行了规范。
(1)头昏:患者主诉头部昏沉感、压迫感或沉重感,通常与自身运动无关。
(2)头晕:表现为间歇性晕或摇晃不稳感,患者有本体感觉系统损害,常见病因如多发性硬化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脑血管病、脊髓占位性病变等。
(3)晕厥前状态:晕厥是指患者由于大脑广泛供血不足出现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多见于内科疾病。而晕厥前状态是指意识不如正常状态下清晰,但对外界仍能感知的一种临界状态。
(4)眩晕: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是由于患者空间定位觉障碍而产生的运动幻觉。患者常有客观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眼震等,以及神经系统体征。
眩晕是如何产生的?从生理解剖来看,人体有一个前庭神经及其投射系统,外周感受器(包括半规管、球囊等在内的前庭神经和/或眼及本体感觉神经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将冲动传导至前庭神经核群和前庭神经皮层定位区,由中枢神经元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再通过复杂的传出神经网络联系,将应对自身定位和外界环境变化的传出神经冲动反馈给肌肉、关节等运动效应器,以维持身体平衡。如果这个正常生理反射弧中的任何环节(即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前庭系统)出现问题,都会产生眩晕。因此,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前庭系统称为运动平衡三联,人体的运动平衡需要这三个系统来维持,而这三个系统出现异常时的症状则被称为平衡三联征,包括主观的眩晕感;客观的检查,如眼震、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以及迷走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恶心、呕吐等。
眩晕可分为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以内耳门为界,内耳门以外的病变称为周围性病变,内耳门以上出现的病变则称为中枢性病变。
如何鉴别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
屈晓霞教授: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变部位:周围性眩晕大多是内耳的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中枢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和脑干、小脑以及前庭功能皮层反射区等部位病变引发。
(2)性质:周围性眩晕患者感觉“晕”得厉害,可诉为周围物体上下或左右摇晃、旋转;中枢性眩晕患者“晕”的感觉稍轻,可诉为周围物体向一侧运动,而非上下或左右摇晃。
(3)持续时间:周围性眩晕通常是突发性,持续时间较短,数分钟、数小时到数天不等;中枢性眩晕持续时间较长,数天或数月不等。
(4)自发性眼震特点:周围性眩晕患者的眼震方向呈水平或旋转性,慢相向病灶侧,振幅小,方向固定;中枢性眩晕患者的眼震粗大,呈持续性,方向多变,可为垂直性。
(5)闭目难立征:周围性眩晕患者常向病灶侧倾倒,可与头位有关;中枢性眩晕患者倾倒方向不定,与头位无关。
(6)听觉障碍:由于外周与耳蜗联系紧密,周围性眩晕患者可伴有耳鸣甚至耳聋症状;中枢性眩晕患者耳鸣、耳聋症状不明显。
(7)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周围性眩晕患者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或体征(如嘴歪、语音障碍、面部麻痹感等);中枢性眩晕患者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或体征,如一侧面部麻痹感、一侧或对侧痛温觉丧失、交叉性感觉障碍,甚至有时可现双侧肢体运动差,有病理反射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是鉴别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要点。
(8)前庭功能实验:周围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受损,此实验可现反应减弱或无反应;中枢性眩晕患者反射正常。
(9)植物神经症状:周围性眩晕患者除眩晕外,常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呕吐、出汗、心慌;中枢性眩晕患者则表现不明显。
(10)其他:可借助仪器、设备来检查,如视动性眼震检查、眼跟踪实验,周围性眩晕是正常的,中枢性眩晕有异常。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