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那些事儿》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术场景的应用

2024-03-14 网络 网络 发表于北京

《投稿那些事儿》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术场景的应用

 
QA文字稿:

投稿那些事儿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术场景的应用

讨论环节

张曦教授提问:

问题一:AI目前正在进行一些工作。关于其最终的学术价值如何评判,就像您刚才所说的一样,他们是根据什么来评判的,但有些被撤稿,而有些则可以保留下来。在今后的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避免被撤稿,毕竟撰写一篇文章并非易事。如果对方认为AI的痕迹过重,怀疑我们的真实性,撤稿的话,根据您的经验,我们需要怎么注意呢?我认为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二:文章的循证医学证据会不会因为AI的参与而受到质疑?如果今后大家都这样做,质量会不会降低?如何确保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文章的质量更高?

刘爽教授解答:因为您们是作为学术活动的主体,我们只是作为辅助状态。作者是您们,审稿专家是您们,最终使用者也是您们。而我是作为期刊编辑来说,首先,关于这方面也有大型的研究,他们进行的研究是用AI进行审稿。经过AI审稿几千份稿件后,发现其功能强大,能够检查出即便是由AI撰写的内容是否具有原创性。举个例子,我们通过研究将复发难治患者的生存率从40%提升至80%。无论AI如何干扰,事实上,真相将会被揭示。我们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原始创新点是关键所在,而不是仅仅利用AI填充内容。通过深入研究,如果仅仅将a方法套用于b理论,再结合c方法和特定对象,这样的产出就是学术灌水。评价我们的学术价值应基于最终产生的影响力,而不是仅仅生成文章即可评定学术价值。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具体如何评价研究的价值,是由您作为裁判员来决定。

 

魏辉教授提问:刚刚刘老师介绍了很多AI工具,从我们最初接触开始,您认为哪几个工具比较好?后来您也提到了一些工具,您觉得哪些工具更适合?我发现它们基本上都是一种模式,它们都是基于对话、自然语言的。用哪几个工具比较容易入门?或者从哪几个工具开始比较合适呢?

刘爽教授解答:GPT存在访问量限制,每三个小时只能回答40条问题,达到限制后将无法继续使用。如果我在未来需要处理复杂项目,可以考虑在GPT中处理核心内容。然而,若受限于访问量,我将需要结合其他没有限制的工具来完成项目。我推荐同时使用多种工具,因为它们具有各种特征。例如,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解答,我们需要进行综合考量,选择适合的统计方法。在审核统计方法时,我会尝试几种方法后进行比较,然后选择公认的方法进行实践。另外,有一些小插件包含GPT,有些适用于谷歌浏览器,而有些适用于火狐浏览器,每种插件特点各异。此外,使用GPT进行提问时,需要根据不同浏览器选择不同的插件,同时不同的插件组合使用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虽然AI工具需要组合使用,但他们的使用方法相同且核心功能一致,因此不会影响其它因素。在提问方式上,灵活运用提示词可以使任何AI工具高效运转。

第一点,GPT是收费的,它对待收费用户和未收费用户是有区别的。另外, GPT3.5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存在对2021年9月之后对内容的不足,因为它的预训练的知识库只到2021年的9月份。

第二点,GPT3.5目前无法进行数据分析。它不会生成代码或图表,也无法上传附件或读取我们的PDF文件。使用GPT必须通过付费途径。但像Kimi,它是免费的。因为Kimi是国产产品,并且最近刚刚获得了十亿资金,目前正处于投入阶段,未来是否收费还难以确定。

王昱教授发言:刘老师的讲座让我收益匪浅,原本像我这样对电脑不太熟悉的老阿姨来说,GPT工具很是时髦。就像我与张曦教授一样,对AI的印象非常深刻,它是我们的助手。但是,当我在使用检索词时,发现无法得到所需结果而产生错误,可能就选择放弃了。从检索词到分类再到写作过程,正如刘老师所言,我意识到这些工具通过智能方式引导我们的思维,使其更深入。这个过程确实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如何充分利用工具。人机素养确实值得关注,我现在对此有了更形象的认识。以前我认为AI是很受欢迎的词汇,但实际上并不清楚如何应用。在讲座中,刘老师用心准备了幻灯片和例子,这些案例都是在我们熟悉的领域,使我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我希望以后可以多加普及,只有真正运用这些工具才是硬道理。目前我没有其他问题,正在消化刚刚学到的内容。

 

尹青松教授提问:

问题一:各位老师都在强调同一点,担心我们将AI仅仅当作工具使用。但不同的人使用同样的工具提出相同问题,我们得到的结果会一致吗?例如,如果全国各地的专家都使用相同检索词输入,会得到相似的答案吗?最终导致类似的思路和创新吗?这种情况是否存在?

 

问题二:如果我们投稿并且使用了AI编写文章,作为编辑,您如何区分是AI生成的还是非AI生成的内容?如果所有文章都是由AI生成的,会不会语言习惯很相似,专家们都使用相似的模式,导致结果也很相似。

刘爽教授解答:很多人在使用AI时通常只关注问题的答案,而不关心未来的研究趋势是否相同。事实上,当我们在讨论GPT时,了解到每次生成的答案都是随机的,不同的人提问会得到不同的回答。在与GPT互动时,结果取决于输入文本的具体内容。因此,GPT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搜索工具,很多人误将其用作搜索工具。实际上,GPT应用于思维体系分析、概念归纳和整理等工作。因此,我们不应该误将GPT用于搜索功能,比如帮我查看一下2023年6月份的天气情况。目前,我们实际上把GPT当作一个帮助辅助分析的工具,而不是用来做搜索和知识检索的工具。我们提供给GPT的信息是通过我们检索得到的知识库和文献资源。在GPT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我的不断引导,它会关注我关注的关键点,以及其他教授关注的文献。如果我们有五篇相似的文献和十篇不同的文献,GPT输出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此外,GPT可能会提出一些更多的创新点,在思维碰撞中引发思考。因此,如果过度依赖GPT,它可能不会给出良好的创新点,你需要利用自身的思维不断推动GPT。当达到信息饱和状态时,GPT可能无法提供更多信息,这时需要重新审视信息并选择选题。在GPT学习了大量文件并进行深入思考后,相当于它读了这些文件很多次。当你和GPT交流时,如果一开始没有理解你想关注的重点,可能会漏掉这些重点。你需要不断强调,比如要求它关注不良反应和发生的时间等因素。尽管GPT生成的内容可能与他人不同,但在最终发表时,关键核心点仍取决于你自己的创新思维。你需要将科研问题或学术逻辑闭环起来,这是作者需要实现的,而不是让GPT帮你完善故事。虽然写作时可能会遇到找不到合适词汇的困扰,GPT可以帮助你轻松表达语言,却不会成为完美故事讲述者。它能够提升每个部分的故事精彩度,但无法串联整个完美的叙事链条。关于我们的AI检测情况,我们现在明确地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平台上引入了AI检测模块。对每篇投稿的文章,我们会进行AI检测,以确定AI重复率。这些信息也会及时传达给审稿专家。即使有一部分稿件达到了50%由AI撰写,但如果内容仍然体现出临床工作的卓越,具有重大病例和国内尚未报道的治疗方案,整体治疗规范程度也很高,我们通常不会拒绝这样的稿件。然而,如果某些稿件在临床上缺乏创新,利用AI撰写,我们会重新审视资料。AI的重复不是我们接收或退稿的唯一标准,而是为编辑和审稿专家提供的参考工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