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医生”去游乐园培训,这样真的好吗?

2017-08-10 佚名 医信天下、新京报

“新入职医务人员岗前培训竟然是去动物园”,据报道,近日,自称广州番禺区中心医院员工的网友发帖称,近百名应届医学毕业生被安排去长隆度假区培训,工作内容是引导游客排队、吃饭,讲解动物等。作为医学生,战场应该是医院、灾区,服务对象应该是病人,“在手术台上连站六七个小时,汗流浃背,我们不曾抱怨,但成为长隆的一名兼职人员,从事与医疗行业无关的工作,服务来园游玩的旅客,我们真的很不甘心。”——一位医生表示对此

“新入职医务人员岗前培训竟然是去动物园”,据报道,近日,自称广州番禺区中心医院员工的网友发帖称,近百名应届医学毕业生被安排去长隆度假区培训,工作内容是引导游客排队、吃饭,讲解动物等。

作为医学生,战场应该是医院、灾区,服务对象应该是病人,“在手术台上连站六七个小时,汗流浃背,我们不曾抱怨,但成为长隆的一名兼职人员,从事与医疗行业无关的工作,服务来园游玩的旅客,我们真的很不甘心。”——一位医生表示对此很不可理解。

学校与医院截然不同,尽管医务人员在入职前大多有在医院实习的经历,但实习生或委培生与本院职工在心理上仍存在较大落差,行为方式上也存在诸多不同。岗前培训是新入职人员转变身份的最佳途径。

医务人员一旦入职,很多人终身都没有机会去体验非自己专业的岗位,思考问题时难以跳出固定身份的约束。有时连同一个医院的不同岗位,他们也会感到陌生。因此,岗前培训要与本职岗位保持一定的距离,若两者趋同,培训的意义就不大。

但岗位距离也不能离得太远,假如八竿子打不着,对本职岗位就不会有太大帮助。从这个角度看,安排新入职人员到动物园、游乐场从事维护秩序、导游、售货、餐饮服务等工作,显然与本职岗位离得太远,也容易让人产生“医院向企业出让廉价劳动力”等联想。

其实,从学生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最缺乏的是对疾病感同身受,最需要提高的是对患者的责任心。因此,岗前培训不妨多安排新入职人员与患者接触,多了解患者的疾苦,这样的岗前培训才是患者所需,对入职人员和医院的帮助也更大。

医生是个严谨的职业,是人们眼中为病人带来福音的“白衣天使”。而医生的每一分钟时间都是宝贵的,都能够通过治病救人转化成巨大的社会效益。哪怕是节约一分钟,都能够使一个濒临死亡的病人重新看到人间的美妙。可把新入职的医生拉到动物园去做入职培训,让本来应该服务在救人第一线的医学生放下自己的本分。如果一个人浪费一分钟,那这么多医学生会被浪费多少时间?有这些时间可以多救多少人?在这些无谓的事情上花这么多时间真的有意义吗?医生严谨的品质又从何培养?所以,我们的信条应该是,让医生的每一分钟时间都用在刀刃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