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单独血管内治疗vs溶栓后血管内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中风患者90天功能预后的影响
2021-01-2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对于发病后4.5小时内,因近端前循环闭塞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与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后血管内治疗相比,单独进行血管内治疗可达到的90天功能预后独立率与联合治疗相当
多项研究证实,对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中风患者在静脉溶栓(IVT)后进行血管内治疗可使患者最大程度上受益。IVT先于血管内治疗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部分患者接受IVT后可免除血管内治疗,而且IVT可促进血管内再灌注,促进下游微栓塞溶解,改善远端微循环;相反,IVT后患者颅内或全身出血风险增加,导致血栓碎裂和远端灌注恶化,导致血管内治疗延迟等。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在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与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相比,单纯进行血管内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次研究在中国33个脑卒中中心开展,为多中心、随机、非劣效性试验。234名成年患者参与,患者为近端前循环颅内闭塞性卒中,症状出现后4.5小时内接受治疗,并随访90天,其中116人接受单纯血管内取栓治疗,118人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取栓。研究的主要终点为90天能功能预后独立的患者比例,定义为RanKin评分0-2,非劣效性边界为-10%。
由于疗效因素,试验提前终止。所有234名患者(平均年龄68岁;102名女性[43.6%])完成了试验。在90天的随访中,单纯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组63例患者(54.3%)评估具备功能预后独立,而联合治疗组55例患者(46.6%)在90天的随访中实现了功能独立性(差异:7.7%),达到非劣性终点。组间在症状性脑出血(6.1% vs 6.8%;差异:-0.8%)和90天死亡率(17.2% vs17.8%;差异:-0.5%)方面无显著差异。

研究认为,对于发病后4.5小时内,因近端前循环闭塞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与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后血管内治疗相比,单独进行血管内治疗可达到的90天功能预后独立率与联合治疗相当。
原始出处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大血管#
155
#血管闭塞#
143
#功能预后#
0
#中风患者#
131
顶刊就是顶刊,谢谢梅斯带来这么高水平的研究报道,我们科里同事经常看梅斯,分享梅斯上的信息
255
中风是俗称,应该称为缺血性卒中吧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