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PD-L1高表达肺癌单用免疫药物的疗效怎样?25.1%的患者活过5年!

2024-05-24 癌度 癌度 发表于上海

最近一篇国外发布的文献就报道了相关数据,癌度给大家一起分享下。

在过去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获得了极大改善,这主要是因为靶向药和免疫治疗药物的批准。从历史数据看,晚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很低,截止2016年,美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6%。

以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前几年获批,大家比较熟悉的帕博利珠单抗(K药)是2016年10月批准的,适用于PD-L1高表达(TPS分数≥50%)且无EGFR或ALK基因突变的肺癌。后面的持续随访发现生存期是持久改善的,5年总生存率达到了31.9%。但是临床试验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往往比较年轻、更健康。那么药品批准上市后的现实情况如何?最近一篇国外发布的文献就报道了相关数据,癌度给大家一起分享下。

图片

参考文献刊例图

一、高表达PD-L1单用免疫的真实数据

在研究者进行分析的时候,数据库包含了89062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64402名接受了全身治疗。其中13612名患者是2016年至2020年开始一线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在通过检测PD-L1表达是否大于50%,排除携带EGFR、ALK或ROS1基因改变的患者后,有804名患者一线接受PD-1单药治疗。这些患者的中位年龄是72岁,其中39%的患者年龄在75岁以上。

结果表明,从开始使用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到数据截止,中位随访的时间是60.5个月。而从帕博利珠单抗使用到首次死亡或数据截止的中位随访时间是20.7个月。数据截止时,有549名患者去世,中位总生存时间是19.2个月。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1.4%、35.9%和25.1%。也就是说有25.1%的患者可以活过5年。

图片

单用PD-1的总生存期数据

帕博利珠单抗的真实世界中位治疗时间(rwToT)是6.7个月,34%的患者在1年时继续使用PD-1抑制剂。19%的患者在2年后仍继续使用PD-1。总共有266名患者接受了一种或多种后续抗癌治疗方案,最为常见的药物是抗PD-1或抗PD-L1抑制剂或铂类化疗。107名患者在二线继续使用帕博利珠单抗,25名患者在三线继续使用帕博利珠单抗。

二线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的中位治疗时间是5.6个月,2年时的治疗比率为14%。在三线治疗中,中位治疗时间为3.7个月,2年时的治疗比率为10%。这里不确定患者在二线或三线治疗怎么搭配用药,因为一线用帕博利珠单抗进展了,二线再次使用肯定要联合用药,大概率可能是化疗。但数据似乎还是不错的。

参考文献:

Vamsidhar Velcheti, et al., Five-Year Real-World Outcomes With Frontline Pembrolizumab Monotherapy in PD-L1 Expression ≥50% Advanced NSCLC, Clinical Lung Cancer (20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6308, encodeId=23f62206308b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84b82204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癌#</a> <a href='/topic/show?id=be71139214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D-L1#</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3921, encryptionId=be71139214f, topicName=PD-L1), TopicDto(id=82204, encryptionId=384b8220449, topicName=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y 23 22:10:52 CST 2024, time=2024-05-2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5-23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问诊分析:左侧开了两处早期肺癌,右侧还有许多结节,怎么办?

今天分享的也是多原发早期肺癌范畴的,已经做过手术,还有许多结节,如何后续处理仍是问题。

确诊肺癌且EGFR或ALK基因突变,什么时候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好?

一项小型的研究表明,如果采用化疗或免疫治疗进行最初治疗,然后进行长达35天的靶向治疗,仍然可以产生与一线靶向治疗一样的生存率。

肺癌确诊时的单器官转移、多器官转移,患者的预后都有啥影响?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单器官转移(SOM)和多器官转移(MOM)的情况,之前有统计大概64%的患者属于单器官转移。

论文解读|Jinbao Liu/Xiaofen Li/Xin Chen教授团队揭示胆红素通过上调CSTA表达抑制肺癌发生的新机制

这项研究发现胆红素能够通过上调巨噬细胞中胱抑素A(CSTA)的表达抑制肺癌的发生。这一发现为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好事情,EGFR阳性肺癌靶向药耐药后,免疫的“冷”肿瘤“变”热肿瘤!

该研究研究了EGFR阳性的晚期肺癌靶向治疗前后的肿瘤组织样本,研究者发现靶向药治疗其实是会促进免疫药物起效的。

2024 AATS|广东省人民医院(口头汇报):EGFR突变肺癌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

本次大会,广东省人民医院分享口头汇报《EGFR突变肺癌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

问诊分析:肺原位癌术后复查又现磨玻璃结节,还随访增大进展!

今天分享的这位结友就是原位癌做过手术了,复查时又有磨玻璃结节,随访还有进展,我考虑又是肿瘤性质的!

不存在EGFR基因突变,MET靶向药卡马替尼联合PD-1治疗起效!

这是一项2期、多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研究的对象是EGFR基因没有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这些患者在首次系统治疗后病情进展使用卡马替尼联合PD-1。

问诊分析:北京医生嘱随访,我认为该开刀?肺结节手术与否到底有没有标准?

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结友在北京某医院就诊是建议其随访,但网络咨询我,我是建议其开刀为好。到底该如何取舍与考虑风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