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媒体报道有助于传染病爆发初期的疫情控制

2015-01-19 佚名 科学人

2014年始发于西非几内亚的埃博拉病毒疫情经由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走入全球公众视野,让远在中国的公众也可以了解到西非和世界各地埃博拉疫情的进展和发病数字的变化。回望过去几十年,人类无疑在信息、科技、生物、医疗等领域取得了今非昔比的成果。反观在各种流行疾病的爆发和传播中,媒体报导对疫情防控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和约克大学疾病模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提

2014年始发于西非几内亚的埃博拉病毒疫情经由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走入全球公众视野,让远在中国的公众也可以了解到西非和世界各地埃博拉疫情的进展和发病数字的变化。回望过去几十年,人类无疑在信息、科技、生物、医疗等领域取得了今非昔比的成果。反观在各种流行疾病的爆发和传播中,媒体报导对疫情防控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和约克大学疾病模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媒体影响的持续时间以及用不同类型的行为改变来干预疾病传播的有效程度。该研究结果于2015年1月16日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科学人对研究者之一唐三一进行了采访。

“当疫情发生时,人们会更少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也会采用戴口罩、勤洗手等预防策略来保护自己,同时人们会减少前往疫情高发地区旅游。而且对相应的药物、疫苗等需求量也有所增加。人群上述行为的改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共卫生部门和媒体对该突发性传染病的及时宣传,特别是报道的日新增病例数、日在院治疗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及其累积病例数等。”唐三一告诉科学人,“我们知道行为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率的大小,也就是说该传染率是与病例数及其病例数的变化率等相关。基于上述因素,我们建立了新颖的数学模型,结合陕西省2009年甲型H1N1报告在院病例数,采用数学和统计方法量化、评估了媒体报道对突发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流行性疾病爆发的初期,媒体的报道较多,对于人们行为的影响也往往较大,从而有可能推迟疫情的高峰期,减少爆发的严重程度。“此项研究中我们没有统计具体的媒体报道量,而是通过病例数和病例数变化率的变化间接反映媒体对疾病控制的影响。我们近期正在进行的研究中收集了当时报道题目中含有“甲型H1N1”的8个网站日报道量,包括新华网、新浪、163、qq、人民网、CCTV、卫生计生委、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网站,统计分析了媒体日报告量与日报告病例数之间的关系。”唐三一说。

这项研究发现病例数的变化率使得媒体的效应呈一个开-关现象,即在传染病暴发的初期由于人群对媒体报道关注度高(形象地说媒体报道处在开的状态),使得在降低感染率方面最为有效(从而推迟疫情的高峰期,减少爆发的严重程度),而在总病例数达到最大时媒体的效应切换为无效的模式,也就说媒体报道的作用会在病例数快要到达顶峰时趋于停止。此时由于疾病得到有效遏制,人群对于此类报道关注度降低而使得后续的媒体报到对疾病控制的影响非常微小,此时可以形象地说媒体对疾病控制的作用处于关的状态。陕西省2009年甲型H1N1日报告病例数成双峰模式,这种模式也使得媒体的效应在疾病控制中呈现出了开-关现象。

研究者认为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告知公众新增病例的重要性,而不是总病例数。对此,唐三一解释说:“我们研究的主要是突发性传染病,在爆发的初期,总的病例数是很少的,比如SARS,甲型H1N1和H7N9等在中国的爆发初期都是如此,而病例数的变化率在初期是非常大的,相对于病例数的增加而言这一变化率更加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改变。”

在对流感爆发的数据进行模拟后,研究者发现在爆发开始后大约25.47天后媒体的影响停止了。“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唐三一说,“主要体现在(1)从数学方面看,当传染病暴发高峰即将到来时,报告病例数的变化率由正变负,这表明疾病的传播已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由此减弱了媒体工作者对此的报道;(2)人们对媒体的疲劳效应和媒体工作者对突发事件的关注期导致了媒体的报道量急剧下降。我们近期收集的关于甲型H1N1当时的媒体报告量也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

(A) 媒体报道对陕西省甲型H1N1初期控制平均有效时间为25.47天;(B)感染数量出现峰值平均时间为25.24天;(C)医院报告感染数出现高峰平均时间为25.52天。图片来源:论文原文

这项研究考虑了针对突发性传染病防控的媒体报道、密切跟踪、治疗、疫苗、封校、隔离等综合控制策略,结果阐明了在突发性传染病爆发的不同阶段综合采用什么样的综合控制策略对疾病的控制是最有效的,并给出了相应的组合方案,这对公共卫生部门和疾病控制部门很有借鉴作用。“我个人认为,对于突发性传染病早期在没有有效治疗方案和相应的疫苗时,卫生部门应该充分借助媒体的强大力量,及时发布突发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高危人群,特别是及时更新新增病例数、死亡病例数等数据及其相关详细信息,这不仅对于人们高度重视并采用相应的非药物控制措施非常关键,也为科研工作者从事此类研究快速提供了准确数据。”唐三一补充说。

原始出处

Xiao Y1, Tang S2, Wu J3.Media impact switching surface during an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ci Rep. 2015 Jan 1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 Infect Dis:我国血吸虫病诊治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

我国科学家经过6年攻关,从血吸虫分泌蛋白中鉴定出一个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并对其进行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现场验证,表明其诊断敏感性比传统方法提高了6倍,解决了现有诊断技术敏感性不足这一根本问题。最新一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973”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热卫系热带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潘卫庆介绍说,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控总体策略是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

板蓝根是怎么变成神药的?

自埃博拉疫情在西非肆虐,已有1779人被报告确诊或疑似感染该病毒,其中961人死亡。 让非洲兄弟陷入水深火热的埃博拉疫情尚无治愈方法,其早期症状和感冒类似,包括食欲不振、头疼、嗓子痛和发热等。对此,已经有网友表示需要“预防一下”,预防的办法当然是——“万能神药”板蓝根。 在中国近几次发生的流感疫情中,板蓝根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已然不可撼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板蓝根

精神疾病或成全球很大负担

外媒称,四年前,围绕疾病在当前及未来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世界经济论坛的学者们撰写了一份报告。50年来,科学和医药行业在对抗传染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该研究小组认为,像心脏病和糖尿病这种不会传染的疾病目前所构成的威胁要大于传染性疾病。 据美国《外交》双月刊2015年1/2月号(提前出版)报道,2010年,这份报告的撰写人发现,全球各地63%的死亡是由非传染性疾病导

PLOS ONE:能否用烟草去有效治疗病毒性传染病

一种从烟草植物里生产的新型治疗药剂能够有效治疗病毒感染,即使是在感染病毒数天后仍能有效地治愈西尼罗河病毒感染。 陈强教授领导下的国际研究小组开发出了新一代的更安全,更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杀灭西尼罗河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这种治疗剂,就是被人熟知的的单克隆抗体(MAbs)以及它们的衍生物。这种药物能够杀灭西尼罗河病毒,即使在感染4天后同样有效,这是在小老鼠注射致死剂量的西尼罗河病毒的实验中所证实的

埃博拉牵动世界神经

2014年岁末,有关“埃博拉”的消息依旧牵动人心: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年底专门访问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等疫区国家;多家全球知名新闻媒体列举2014年度十大热词,埃博拉名列其中;《科学》杂志将埃博拉疫情评为“年度崩溃事件”;美国疾控中心将其列为今年第一位“新兴传染病”公共卫生威胁…… 从今年3月埃博拉出血热这种罕见传染病在西非重现,到年中疫情“走出非洲”,在欧美、印度等地零星现身,直

Trends in Parasitology:无人机助人类寻找影响传染病的环境因素

近日研究发现,在生态研究中“无人机”可以用相对低的成本实时收集详细的生态信息。发表在《细胞寄生虫学新闻动态》杂志上新概念部分的一篇文章表明,无人机可以用来帮助人们理解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传染病的传播的。 “无人机可以提供高度精确的地面动态信息,如森林砍伐或更改农田的类型。这有助于理解人群,动物和携带疾病的昆虫的分布和运动对环境的影响。”Kimberly Fornace说。 研究人员对导致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