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现状:累已经不足以概况

2013-12-18 记者 尹若雪 生命时报

有人说,中国医生是世界上最艰苦的群体,有些医生一年的门诊量,相当于国外医生一辈子的门诊量……话虽有些调侃,但却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医生群体工作状态过劳的现状。近几年,原本是“健康守护者”的医护人员,屡屡因过度劳累突发疾病离世。今年12月1日,年仅49岁的武警总医院心外科主任王奇,因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去世。“明天我的两台手术停了吧!”是他生命中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英年早逝,让很多人惋惜,也让更多人关

有人说,中国医生是世界上最艰苦的群体,有些医生一年的门诊量,相当于国外医生一辈子的门诊量……话虽有些调侃,但却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医生群体工作状态过劳的现状。


近几年,原本是“健康守护者”的医护人员,屡屡因过度劳累突发疾病离世。今年12月1日,年仅49岁的武警总医院心外科主任王奇,因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去世。“明天我的两台手术停了吧!”是他生命中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英年早逝,让很多人惋惜,也让更多人关心起医生的生存现状,我们甚至需要反思,为什么医生这么累?他们的健康又该由谁来保障?

累到没力气吃饭 忙到没时间回家

24小时工作无休,随叫随到,有大量教学、科研工作,更有令人头疼的医患关系要处理……肩负着为病人减轻痛苦使命的医生,在外表光鲜的背后,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压力。

据媒体报道,王奇离世前几天一直头痛,但仍坚持做手术、参加政治学习。11月17日下午,王奇开完会就出现了严重不适,他带病抢救完病人,并把病人送至ICU后才放心地离开,回到家就晕倒了。王奇的家人说,他几乎每天一回家就疲惫地躺在沙发上,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每晚睡觉前总要给科里打电话询问病人的病情,得知病情平稳才安心入睡;一旦病人病情不稳,无论多晚、天气多么恶劣,他必定亲自到现场实施治疗……

12月5日,中国医师协会官方网站发出悼文,将王奇评价为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拼命三郎”:长年超负荷工作,做手术时高血压头痛,就让护士揪揪头发缓解一下继续操作;长年站手术台,膝盖积水,每台手术下来得先靠墙坐着歇会儿;直到牺牲在工作岗位前还在抢救患者……

像王奇一样辛苦忙碌的医生,并非少数。“我从医快10年了,累到想要放弃的念头从没断过。”北京某三甲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她家就在医院附近,每天早上7点半她已经在病房查看病人情况了。手术日,一般都要连做五六台手术,最晚要做到下午6点多,术后还要处理病历,忙到晚上八九点是常事,方便面成了医生们的“家常饭”。“最痛苦的还是上夜班,上完24小时班,有时还得继续出门诊,连续36小时不能合眼,我最长一次连续4天没回家!”

在医院后勤工作的董女士这样形容在“一线”工作的丈夫:365天几乎天天都在忙,每天过着两头儿见不到阳光的日子。她丈夫是北大肿瘤医院胸外科的一名主治医生,一般每天要做4台手术,几乎达到了体力极限。忙了一天,晚上九十点好不容易回到家,连句话都顾不上和家人说,就要开始分析数据,准备论文,或者安排教学任务、研究病例,一天能睡四五个小时就很幸福了。

早上7点半,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马青峰换上白大褂就直奔病房查房,一直忙到中午12点左右,匆匆吃上几口饭,就赶紧到门诊替同事的班。神经内科每天平均3000人的门诊量,所有医生一刻不停地出诊,也要忙到下午1点才能看完。下午1点,马青峰开始出脑血管病专科门诊,最多时他半天就看了100个病人,“说得口干舌燥也不敢喝水,怕上厕所耽误时间”。“晚上下班基本没点儿,周六日全天门诊要轮流值班,‘累’已经不足以概况医生的生活了。”马青峰无奈地说。

每天工作近12小时 癌症检出率逐年增高

医生工作强度过大的现状一直没有改变。早在2008年,本报就曾与丁香园网站进行过一项大型调查,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19家医院开展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2183名医生中,近八成人每天工作8~12小时,49.2%的人每隔4~5天上一个夜班,80%的人工作中仅有10分钟休息时间,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2011年,本报再次联合丁香园网站发布一份2773名医生参与的调查显示,77.32%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天。还有调查显示,近一半医生“工作日平均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不足2小时,仅有3%的医生能休够“双休日”,60%的医生“黄金周”休息不了3天,超过50%的医生从未享受过年假…… 

医生在超负荷地拯救患者生命,他们付出的除了医术,还有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本报调查显示,仅有3%的医生平时有规律的健身,83%的医生称同事中有人患了癌症,37%的医生周围有同事猝死。2010年卫生部门曾做过一项调查,在4032名受访医生中,1/4患有心血管疾病,近一半医生有高血压,40岁以上医生的患病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生命时报》记者从某三级医院拿到的一份他们职工的体检结果显示,在2010~2013年全院医生的体检中,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肥胖、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北京宣武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刘佑琴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这份体检报告中,35岁以上职工中,高血压、高血糖的检出率高于相关指南报告中的全国发病率,也高于北京市健康体检异常结果统计平均值,每年仅在体检中发现的恶性肿瘤数量也在逐渐上升。显然,医生的健康状况已经拉响了“警报”。

患者理解帮着减压 社区分流才是关键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任袁钟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医院医生的工作负荷早已“超载”,我国三级以上医院医生的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强的。“某些科室医生1年看的病,差不多是别的国家同类医生一辈子看的量。”袁钟说,这固然与中国人多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患者不能正常分流,导致医生工作强度太大。他表示,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是均衡优质医疗资源的办法之一,要引导百姓养成小病在社区医治的习惯。

在刘佑琴看来,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社会责任重是导致医生健康“亮红灯”的主要原因。她说,在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医生都有助理,医生只需要对病人作诊断和治疗,别的事情不用自己管,而中国的医生却要“集医生、秘书和勤杂工于一身”。其次,来自家庭、生活以及医患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也给医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在长期重压下严重破坏身体机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部长廖志林表示,医院要多关心医生健康,为他们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医生自我调节也很重要,”刘佑琴说,怎样在事业、健康、家庭三者之间权衡,是一种考验,“当然,社会及患者要给予医生充分的理解,医患之间相互尊重、合作,是对医生劳累心血最好的回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