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新视点

2013-08-02 MedSci MedSci原创

朱建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主任   近25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粥样硬化发生的免疫机制。一系列基因敲除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实验证实初始免疫与被动免疫启动并调节着AS的发生与发展,并可以成为干预AS的一种手段。  &nb


朱建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  主任


   近25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粥样硬化发生的免疫机制。一系列基因敲除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实验证实初始免疫与被动免疫启动并调节着AS的发生与发展,并可以成为干预AS的一种手段。

    近来研究发现DC(树突状细胞)存在于正常动脉壁中,并且在AS病变部位数量增多,提示其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DC与AS

    1997年,Wick提出AS发生的免疫假说指出有害抗原作用于以DC为免疫反应中心环节的血管相关性淋巴样组织后,使之失衡而始动导致 AS发生的免疫反应。研究发现,在正常动脉壁中,DC在易致AS病变区较不易致AS病变区显著增多;而AS斑块中,尤其是炎性浸润部位,DC较正常动脉壁 显著增多。当AS斑块中活化DC数量显著增多且90%集中于斑块表面,伴随其功能改变时,提示该AS斑块有破裂倾向。

二、DC与AS相关抗原、刺激因子

     目前研究表明多种相关抗原(氧化修饰的脂蛋白、新生抗原、尼古丁、微生物抗原等)及血管紧张素Ⅱ可能通过诱导、促进DC成熟,从而促进斑块的形成而参与了 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时同型半胱氨酸是AS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可能以DC为媒介参与了AS的发生与发展的免疫机制。

三、DC和AS的防治

    目前AS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其他炎症免疫性疾病的防治一样,可以DC为靶点来抑制AS形成中有害的免疫应答。 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对DC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了解的增加,必将对AS发生机制研究与防治产生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44352, encodeId=8c3a1944352a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11de6300a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粥样硬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300, encryptionId=411de6300ad, topicName=粥样硬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30d401, createdName=huangshifeng, createdTime=Mon Sep 09 04:15:00 CST 2013, time=2013-09-0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6311, encodeId=529e631194, content=ok,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thirdwx.qlogo.cn/mmopen/vi_32/DYAIOgq83eq6oFDfbfbCR2QaXr43JZleficjricO9bqaynTice57nB7xlLgg7tXtX5Y7RdTrC6pjWbuiaJ5RLVvib8w/132, createdBy=0c4390618, createdName=qingqingye, createdTime=Fri Nov 29 23:50:00 CST 2013, time=2013-11-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44352, encodeId=8c3a1944352a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11de6300a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粥样硬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300, encryptionId=411de6300ad, topicName=粥样硬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30d401, createdName=huangshifeng, createdTime=Mon Sep 09 04:15:00 CST 2013, time=2013-09-0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6311, encodeId=529e631194, content=ok,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thirdwx.qlogo.cn/mmopen/vi_32/DYAIOgq83eq6oFDfbfbCR2QaXr43JZleficjricO9bqaynTice57nB7xlLgg7tXtX5Y7RdTrC6pjWbuiaJ5RLVvib8w/132, createdBy=0c4390618, createdName=qingqingye, createdTime=Fri Nov 29 23:50:00 CST 2013, time=2013-11-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3-11-29 qingqingye

    ok

    0

相关资讯

[OCC2013]稳定型冠心病的诊断策略:病情决定治疗决策

稳定型冠心病指的是斑块大部分是稳定的,如果无引起足够的狭窄或者冠脉血流受阻,那么患者应该以内科药物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控制危险因素,加强他汀类治疗为主。临床实践以及临床研究均证实了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药物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死亡率。但是所谓稳定与不稳定都是相对的,正如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一样,不能偷换这个哲学的基本概念,其二,稳定型冠心病在一定程度上能转变成不稳定型冠心病,虽然稳定型冠心

JAMA:基于尸检的研究对美军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进行了检查

据发表在12月26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那些于2001-2011年间死于战斗或意外伤害并进行了尸体解剖的派驻美国军人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8.5%,与该疾病较高的患病率有关的因子包括:较大的年龄、较低的教育水平及先前确诊过的血脂异常、高血压及肥胖症。 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防医科大学的Bryant J. Webber, M.D.及其同事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美军中动

Heart:低危无症状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并非可忽略不计

  韩国一项研究表明,在依据指南被分类为低危的无症状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显著狭窄的发病率并非可忽略不计;但考虑到这些患者的事件发生率较低,因此低危无症状的患者不应行CT血管造影(CCTA)检查。论文于5月30日在线发表于《心脏》(Heart)。   此项观察性研究共纳入4339例接受64排CCTA检查的序贯中年无症状受试者,其中2133例(49.2%)为NECP指南分类为低危的受试者。主要

J Psychiatr Res:初诊抑郁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近期发表于《精神病学研究杂志》(J Psychiatr Re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健康对照组,初诊抑郁症患者体内的血小板CD62P(P-选择素)、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CD40,CD40L)、血清血小板因子4(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水平会有所升高,说明抑郁症与血栓和炎症状态相关,而这可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

Diabetes Care:T1DM增加青年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1型糖尿病增加成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为了评价青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IMT,来自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Urbina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青年1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4月5日的美国《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上。 研究对象为402例1型糖尿病参与者,以及经年龄、性别、种族和民族匹配的206例对照,参与者平均年

ARD:利妥昔单抗治疗可降低RA患者血清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

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是心血管疾病(CV)的确定风险因素,而类风湿关节炎(CV)的高炎状态与不良血脂相关。新的免疫调节药物如利妥昔单抗(RTX)对血脂作用的数据有限。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UV大学医学中心的Hennie G Raterman等人对RTX治疗RA后患者血脂的变化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4月的《风湿病学年鉴》(Ann Rheum Dis)杂志上。结果表明,RTX在改善疾病活动度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