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针刺得气”!

2024-03-04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针刺治疗以“得气“”为要,那何为“针刺得气”呢?

“针刺得气”概

得气”,又称气至,一般是指毫针刺入人体腧穴一定深度或在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后,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现代也称为针感针刺效应。《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自古以来,中医注重针灸得气,普遍认为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得气越强,疗效越佳。

“得气”的表现

  医者角度  

窦氏《标幽赋》曰:“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刺时医生手下正确的得气感觉是:重、沉、下吸、敛、针体水平波动或转动等。而手下出现空虚、滞涩、如阻硬物、刺响、针体上下跳动等则为不正确的得气感觉。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出现了正确的得气感觉针刺补泻才能得以完成治疗才能取效。

得气后,医者感觉脉象“徐而和”;《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也可体会到“气至如乌之集,气盛如稷之繁”的得气脉象。

  患者角度  

患者接受针刺时腧穴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胀、麻、酸、重、热、凉、水波样或气泡串动样、电击样等特殊感觉时是为得气。接受针刺的穴位出现经气的游走扩散传导在针刺局部甚至全身出现凉爽轻快或温煦舒畅或莫可名状的欣快感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得气感。

患者得气层次很大程度要依赖医者的得气层次(诊疗水平)包括医者的心理学知识水平和沟通水平。

现代医学相关阐述   

现代研究发现,产生“针感”感觉主要是人体深部感受器(如肌腱、游离末梢及关节囊感受器等)受到刺激,而且不同部位的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手法、强度不一样,反应出来的感觉也不一样。从现代解剖的角度说明了针刺到相关感受器即会产生相应感觉。

有学者从缝隙连接蛋白入手研究经络、针刺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方向研究,发现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在针刺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在Cx43基因敲除小鼠再给与针刺和提插捻转行为,针刺镇痛效应大大降低,一定程度上可说明Cx43与得气可能存在相关性。

国外一项动物研究证实,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依赖于针刺捻转后穴位局部生化环境的改变,每隔5min进行一次针刺捻转行为可以使大鼠穴位局部释放腺苷,从而产生镇痛效应。

国内韩济生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针刺镇痛机制研究,他们发现针刺捻转诱导得气后再配合电针刺激,能促进脑中枢释放多种阿片类物质,从而介导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

脑影像学技术能够无创直观的研究针刺得气效应的中枢机制,基于血氧饱和度(BOLD)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当脑特定功能中枢被激发活动时,局部血流量迅速增加,含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多,而去氧血红蛋白减少,利用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差异来检测有功能活动的脑区,可以实时反映脑功能区受到特定刺激时的活动状态。

关于针刺产生得气感还是疼痛感的研究表明,针刺产生得气感时表现为杏仁核、海马、海马旁、下丘脑、腹外侧区、皮质、颞极、脑岛等区域信号明显减弱,负激活区的扩大或增强,躯体感觉区信号则增强;而针刺只产生疼痛而无针感者上述区域表现为正激活区增加及信号的增强,推测得气与疼痛脑信号的对抗现象可能参与针刺镇痛的机制。

“针刺得气”操作要点

有经验的针灸师对针灸针施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刺激是获得得气效应的先决条件,这种行针技术往往需要很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才能掌握。如果仅仅将针刺入穴位,而不施行提插捻转诱导得气,或因行针技术生硬无法诱导得气,将会大大降低针灸的临床疗效。

首先,医者在持针针刺时须以端正安静而守神为本源,以辨明虚实为前提,再施展手法针刺。正如《灵枢·邪客》所言:“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泻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辅针导气,邪得淫泆,真气得居”。

其次,刺手与押手紧密配合,达到刺手持针时“手如握虎”般的指力,押手催气时“势若擒龙”般的气势,达到无痛进针,如此针刺才能得气迅达。

刺手持针进针时要有坚韧的指力,进针时须端正直刺,这样才有助于针刺得气。《灵枢·九针十二原》倡导:“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

押手起到了帮助刺手候气与催气的作用,有助于针刺迅速得气。《难经·七十八难》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

医案一则

病例:赖某,女,45岁,教师。1990年夏来诊,面色萎黄无华,急性失血病容,不能座位,站立述诉。云月事特多,已旬余,每日需用卫生巾1~2包,血色淡红,夹有瘀块,倘一坐下,即血染凳面。经某医院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西医止血药未见改善。脉细数而弱,(102次/分),寸口小一倍于人迎而躁,舌淡白,苔白润。

诊断:崩漏—脾虚失摄证,为手厥阴经脉虚。

治疗:即取左手厥阴经之络与阴维脉之会穴内关刺之,候得“徐而和”至谷气而补,导之,心胸温暖舒适,面部微红,略似饮酒样感觉,下腹有收缩感,经血渐减,可安然坐下。再候取谷气而补,导之,心悸减(90次/分),若有所得,隧出针。急闭其孔,毋令气泄。再予大剂胶艾四物汤加人参、益母草、田七内服。次日复诊,已明显好转,少量渗血。继用归脾汤及食疗善后。

分析:通过此则脉案,可见候气针刺治疗疾病,施以手法而至得气,可清晰感到“徐而和”之脉象,而疾病征象也可立即得以减轻甚至消失。若不能把握此项针刺施术“火候”的要领,即便同样选取内关穴,或者同时选取更多穴,恐怕也难以做到手到病除,立马见效。

参考文献:

[1]步凡指导:董正华.浅谈对《内经》中针刺得气的几点体会[J].四川中医,2013,31(4):18-20.

[2]刘骥才.浅谈针刺得气[J].中国针灸,2018,45(15):231-232.

[3]王伟.针刺得气研究现状及思考[J].科技导报2019,37(15):43-4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