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残余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引起的IHD疾病有差异
2013-09-26 佚名 丁香园
上图为研究中涉及到的各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其中1到5皆为研究中需验证的关系 研究要点: 1.非空腹残余胆固醇升高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皆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疾病。 2.残余胆固醇的升高可以导致伴有低度炎症反应的缺血性心脏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疾病而不引起炎症反应。 已有研究指出,非空腹残余胆固醇升高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皆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疾病(IHD),而现阶段仍
上图为研究中涉及到的各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其中1到5皆为研究中需验证的关系
研究要点:
1.非空腹残余胆固醇升高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皆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疾病。
2.残余胆固醇的升高可以导致伴有低度炎症反应的缺血性心脏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疾病而不引起炎症反应。
已有研究指出,非空腹残余胆固醇升高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皆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疾病(IHD),而现阶段仍未有研究指出这两种来源的胆固醇是否都可以引起炎症反应,如低度炎症。因此,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Anette Varbo等人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残余胆固醇可以引起伴有低度炎症反应的IHD,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引起的IHD无炎症反应。【原文下载】
研究者选取了来自三个研究项目的60608名患者,其中10668名患者在1977年至2011年之间确诊患有IHD.研究者首先对样本C反应蛋白(CRP)等位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筛选,此类位点可影响残余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CRP水平,同时也对可以影响CRP水平的白介素—6受体等位基因进行了同样操作。然后,研究者对相关因子,即两种胆固醇,脂蛋白,CRP,IHD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通过多方向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者发现脂蛋白与CRP,脂蛋白与IHD的具有因果联系。每1mmol/L非空腹残余胆固醇的升高可观测到与CRP水平升高的37%相关,具有因果联系的相关性为28%.对于低密度脂蛋白,与CRP水平升高的可观测到的相关性为7%,且无因果联系的相关性。最后,研究得出,对于非空腹的残余胆固醇,每升高1mmol/L水平的因果危险比为3.3,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仅为1.8,而且残余胆固醇与IHD的这种因果联系即使在无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情况下依然存在。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结果证明了残余胆固醇的升高可以导致伴有低度炎症反应的IHD,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引起IHD,却不引起炎症反应。而残余胆固醇与低度炎症的因果联系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后,IHD依然有可能发生。
原文下载
Varbo A, Benn M, Tybjærg-Hansen A, Nordestgaard BG.Elevated Remnant Cholesterol Causes Both Low-Grade Inflammation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Whereas Elevat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auses Ischemic Heart Disease Without Inflammation.Circulation. 2013 Sep 1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残余胆固醇#
94
#脂蛋白#
93
#IHD#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