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峰等揭示免疫细胞“去向”调控机制

2014-06-24 佚名 不详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峰研究组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了决定免疫细胞去向的一种全新机制。6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发育细胞》。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套奇妙的保护系统。它不但负责抵御外界细菌、微生物、病毒等的入侵,还负责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死亡以及发生癌变的自身细胞。确保免疫细胞在特定的时空迁移到人体内的特定组织和器官是保证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步骤。否则,人体会出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峰研究组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了决定免疫细胞去向的一种全新机制。6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发育细胞》。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套奇妙的保护系统。它不但负责抵御外界细菌、微生物、病毒等的入侵,还负责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死亡以及发生癌变的自身细胞。确保免疫细胞在特定的时空迁移到人体内的特定组织和器官是保证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步骤。否则,人体会出现自身免疫疾病甚至癌症等严重疾病。但困扰科学家的是,免疫细胞是如何决定其在人体内的去向的。

在陈剑峰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后孙昊和博士生刘杰发现,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种细胞黏附分子—整合素可以在不同趋化因子的刺激下完成对不同配体蛋白—黏膜选址素(MAd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识别的转换。通过激活细胞内不同的信号通路,一类趋化因子会促进免疫细胞与MAdCAM-1的黏附,却抑制细胞与VCAM-1的黏附;另一类趋化因子则具有完全相反的调节作用。在体内,MAdCAM-1主要表达在肠道,而VCAM-1主要表达在炎症部位的血管、外周淋巴结以及骨髓等,因此人体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趋化因子可以通过改变整合素对不同配体分子的识别而决定免疫细胞迁移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在需要的部位完成特定功能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状态。

业内专家认为,该项工作揭示一种全新的免疫细胞组织特异性迁移的调控机制,并提出了趋化因子转换整合素配体特异性的新概念。这一发现使得人为干预和控制免疫细胞在体内的去向成为可能,为自身免疫疾病甚至癌症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97599, encodeId=d9dd149e5991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259920136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调控机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2013, encryptionId=02599201364, topicName=调控机制)],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2bce9348572, createdName=villahu, createdTime=Thu Jun 26 00:26:00 CST 2014, time=2014-06-2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ASCO 2014:新型免疫类抗癌药物NKTR-214临床前研究结果显著

最近旧金山的生物技术公司Nektar公司表示公司开发的新型抗癌药NKTR-214能够明显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并对多种恶性肿瘤都有疗效。这种药物主要是通过激活IL-2受体复合物来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以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效果。同时,研究人员还在乳腺癌模型EMT6以及大肠癌模型CT26上检验了NKTR-214与其他免疫药物如抗PD-1药物以及抗CTLA-4药物联合使用的疗效。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相对于单独使用

Science:缺乏维生素免疫细胞仍可以保护宿主

营养不良会损害免疫系统,降低其强度与力量,但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世界上最常见的营养不良问题之一--维生素A的缺乏--可提升某种关键性免疫细胞的水平。在世界上那些常见的营养不良地区,寄生性蠕虫感染也可能是普遍的。这就需要所谓的在粘膜表面的屏障免疫--这是一种部分由先天淋巴样细胞(ILCs)介导的免疫策略。 ILCs似乎会对维生素A提供的信号--具体地说是该维生素的一个叫做视黄酸(RA)的代谢物-

Nat Rev Cancer:骨粘连蛋白的丧失导致自体免疫B细胞的转化

表达突变CD95(Cd95lpr/lpr小鼠)的小鼠会发育出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包括淋巴结病和对抗核抗原的自身抗体的产生。自身免疫性涉及到二级淋巴器官(SLO)——如脾和淋巴结——的B细胞和T细胞增生。SLO具有高度的组织结构,使免疫细胞联网从而诱导一个适当的免疫应答,尽管这些结构被膨胀的自身免疫细胞群所扭曲,但免疫细胞的划分依然是完好无损的。Mario Colombo和同事如今发现,脾和淋巴结中细

Nat Immunol:特定皮肤油脂可激活皮肤内T细胞

特定皮肤油脂比如游离脂肪酸和蜡酯等,可激活人体皮肤中的一类T细胞子群,这是《自然—免疫学》上一项研究给出的结论。人们已经发现诸如特应性皮炎和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与皮肤油脂成分的改变有关,此次研究或找到了油脂成分的改变对皮肤病产生影响的一种可能的作用机制。 皮脂是非极性皮脂和蜡质物质混合而成,由头发毛囊或者汗腺分泌得到,通常覆盖在皮肤表面。 Annemieke De Jong等人发现,这种由人体皮

Nature:CTPS1 可能是特异性淋巴细胞激活酶

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缺失一种叫做 CTPS1 的酶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的基础,由此阐明了代谢在人类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并为治疗白血病一类的疾病指明了途径。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淋巴细胞是一类在对抗病毒及细菌等微生物中起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T细胞和B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两种主要类型,当存在微生物抗原分子时,这些细胞会经历一系列的分子转变诱导激活状态。这种反

免疫细胞“自杀式攻击”助痛风自愈

痛风发作会在人体关节部位引发炎症和剧烈疼痛,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炎症通常会自动减弱,疼痛感也逐渐消失。这为何会发生?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原因在于一种人体免疫细胞的“自杀式攻击”。 痛风的病因是体内嘌呤物质新陈代谢紊乱,导致尿酸合成增加、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会以微小的钠盐结晶(俗称痛风石)形式析出,积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发炎症。 德国埃尔朗根大学近日发表研究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