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中国医学科学院赵宏/焦宇辰/蔡建强等合作发现HBV整合重塑基因组结构促进肝细胞癌

2024-02-25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表明HBV整合能够重塑基因组结构促进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细胞癌(HCC)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主要以HBV整合为特征。以往的HBV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热点整合上。然而,其他HBV整合的致瘤作用尚不清楚。

2024年2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赵宏、焦宇辰、蔡建强及天津医科大学LiBao共同通讯在Gut在线发表题为“HBV integrations reshaping genomic structures promo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HBV整合能够重塑基因组结构促进肝细胞癌。这些HBV介导的重排在桥-融合桥模式和染色体间易位中显着富集,并且经常导致广泛的畸变,包括chr 4q, 5p (TERT), 6q, 8p, 16q, 9p (CDKN2A/B), 17p (TP53)和13q (RB1)的驱动拷贝数变异,特别是chr8q的超早期扩增。整合型HBV通常包含与易位距离相关的复杂结构。

每个整合事件中的配对断点通常表现出不同的微同源性,可能是由不同的DNA修复机制介导的。HBV介导的重排与年轻、较高的HBV DNA水平和TP53突变显著相关,但在先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不太普遍。最后,利用CRISPR/Cas9编辑重现了由HBV整合引起的chr8q中的TONSLTMEM65扩增,并证明了它们的致瘤潜力。因此,HBV整合广泛重塑基因组结构并促进肝癌的发生,这可能发生在患者生命的早期。

图片

HBV、人乳头瘤病毒(HPV)、腺相关病毒2型(AAV2)和默克尔细胞多瘤病毒(MCV)等病毒DNA片段可以在特定位置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从而导致更高的致癌风险。在肝细胞癌(HCC)中,HBV整合很普遍,在全世界确诊的患者中有50%以上被发现,因此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致癌物之一。在病毒蛋白的表达中,病毒DNA整合可导致癌基因如TERT和/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异常表达,这两种基因都有助于HBV相关肿瘤的发生。此外,HBV整合通常与HCCs的染色体异常相关,这表明基因组不稳定性有助于HBV整合相关的癌变。然而,对这一过程的分子认识仍需进一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复发性HBV整合似乎仅限于一小部分基因(TERTMLL4CCNE1)。相比之下,大多数整合对宿主基因的功能影响最小。

图片

HBV整合相关CNVs(图源自Gut 

宿主基因组中典型HBV整合的破坏通常小于200bp相比之下,几十年前报道的非典型HBV整合可导致基因组更大规模的改变和巨酶大小片段拷贝数变异(CNVs)。然而,由于下一代测序(NGS)倾向于更短的读取,关于整合的完整基因组重组的信息相当有限。

为了揭示HBV整合促进HCC肿瘤发生的机制,作者结合全基因组测序(WGS)、转录组和第三代测序数据集,全面重建了HBV整合的基因组图谱。因此,确定了一系列与基因表达失调相关的基因组改变。此外,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DNA编辑重现了相应的整合谱,并证实了这些基因组变化的致癌作用。因此,HBV整合引入的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机制可以为致病病毒感染与相关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多的见解。

原文链接: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4/02/23/gutjnl-2023-33041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9313, encodeId=a81721893135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5a81364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细胞癌#</a> <a href='/topic/show?id=f9d08524b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BV#</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524, encryptionId=f9d08524be, topicName=HBV), TopicDto(id=81364, encryptionId=735a81364b7, topicName=肝细胞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Feb 25 21:45:55 CST 2024, time=2024-02-2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2-25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J Hepatol:肝癌监测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早期发现和生存

HCC监测与肝硬化患者的早期发现、治愈性治疗和生存率改善相关,但合并估计值存在异质性。

IJS:经导管动脉内治疗后吲嘌啶绿清除能力和肝功能的变化及其对可切除肝细胞癌结果的影响

术前FOLFOX-HAIC比TACE导致ICG清除能力明显受损,但对肝功能和肝切除术后结果的影响相当。

Eur J Radiol: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MRI上的可疑肿瘤有何临床价值?

研究表明,使用肝脏特异性造影剂,如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EOB-DTPA)和阿鲁卡波坦可以清楚地区分肿瘤和周围被消融的正常组织。

Adv Sci:浙江大学徐骁等团队合作发现肝细胞癌转移调控新机制

该研究使用多组学方法描绘circRNA和RBP的调控网络。

Nat. Med | 瑞戈非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2期RENOBATE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估瑞戈非尼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作为HC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瑞戈非尼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作为HCC一线治疗具有临床活性,且耐受性良好。

Front Pharmacol: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失巢凋亡、ceRNA调控网络与中医药的研究

探讨BIRC5、SFN、UBE2C、SPP1、E2F1等10种失巢凋亡相关基因(ARGs)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在该疾病中的意义。

Sci Adv:中山大学郭剑平/许丽霞/谢伟等合作发现肝细胞癌的治疗新靶点

该研究证明了FoxA1在肝癌中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利用CRISPR基于激酶组学筛选方法,发现非经典的炎症激酶IKBKE能够抑制FoxA1的转录活性。

Lancet Oncol | 仑伐替尼加帕博利珠单抗与仑伐替尼加安慰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LEAP-002):一项随机、双盲、3期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估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一线治疗HCC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治疗未达到主要终点,推荐继续开展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其他局部治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备选方案。

Nature:494个肝细胞癌的深层全基因组分析

本文的CLCA研究描述了中国个体HCC的详细基因组景观和进化史,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肝癌图谱,登上Nature!

研究者进行了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纤维蛋白原α链作为编码和非编码驱动基因的候选者,调节了HCC的进展和转移。这项CLCA研究描绘了中国个体HCC的详细基因组景观和进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