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疼痛,请认准”合谷穴”!

2024-01-12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说到合谷穴,我们总能听到它的很多传说,“面口合谷收”,“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说到合谷穴,我们总能听到它的很多传说,“面口合谷收”,“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今天给大家介绍临床常用止痛要穴——合谷穴。

 

合谷穴位释名

合,会聚也,交与也。《内经》谓“肉之大会为谷"。本穴在拇指、食指歧骨间,大凹隙中,故喻之为谷。更有小谷穴、间谷穴与之交会,故名“合谷”。合谷穴稍外,名曰虎口,以其大扩张也。

“合”,是相会的意思,要在“谷”里汇合。“谷”,是指在两座山之间流淌的泉水,是泉水流向大河的通道。就像合谷穴正在第一、二掌骨之间,这两个掌骨就像两座山一样,而中间是经气通行的通道。

 

合谷定位取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解剖: ①针刺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第1骨间背侧肌→拇收肌; ②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掌背动脉分布; 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食指桡侧动脉分布。

在实际取穴时,我们常用两个简便的方法:


(1)拇指、食指合拢,虎口上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2)把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合谷止痛要穴

针刺合谷穴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能够提高痛阈,增加对于疼痛的耐受力,降低痛觉的敏感性。

 

合谷为什么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1、古代医家的经验总结:非常多的医家均将合谷穴列为痛证的主治穴位。

如《针灸大 全•通玄指要赋》中记载:“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 以推之”;

《针灸神书•卷二•琼瑶神书地部•男女两眼不开一 百十二法》中亦有描述:“不开两眼最难熬,睛上伸提血渐消, 眼珠胀痛合谷下,三里升阴一二遭,……”

席弘赋》云:“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 冲”;

《杂病穴法歌》中云:“两手酸痛难抓物,曲池合谷共 肩髃”;

经络腧穴学》(普通高 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记载:合谷主治“头痛,齿 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腹痛,……上肢疼痛……

 

2、现代医学研究支持:

现代医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验证明,针刺一侧合谷穴,可使全身皮肤痛阈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针刺期间痛阈逐步升高,在一定时间能达到最高点,停针后痛阈呈指数曲线下降,逐渐下降,恢复到针前水平。同时证明,电针合谷穴对牙髓刺激痛有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比其他穴位强。

一般认为,合谷穴镇痛效果依颈部、胸部、腹部、下肢、上肢的顺序递减。 

通过细致的研究分析认为:针刺或手法按揉合谷穴对内源性阿啡肽有影响,手法作用 20min,血浆中β-内啡肽的含量显著升高,内源性阿片肽增加神经细胞中的cGMP含量,而抑制cAMP水平的升高,从而发挥镇痛的效应,还可通过对单胺类物质的影响而起到镇痛效果。

 

合谷治疗的5大疼痛

1、痛经:针刺合谷穴联合隔姜灸神阙穴可以缓解寒凝血瘀性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及伴随症状;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可使患者

PGF2含量明显减少,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舒缓患者子宫平滑肌,达到止痛的目的。

2、头痛:阳明经多气多血,手足阳明经通过大椎穴与督脉贯通,督脉“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合谷为手阳明经的原穴,通过调整合谷阴阳,可调补气血、清头醒脑,治疗脑系病症。针刺合谷等穴位可以缓解气血亏虚型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

3、上肢痛:合谷有健脾和胃、化生水谷精微,使气血充盛,濡养肢体经脉,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故合谷尤善于治疗循经所过的肩前、上臂部痛,示指疼痛、活动不利等肢体经络病症。

4、颈椎病疼痛:在口服颈痛颗粒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合谷等穴位可以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5、牙痛:手阳明经的循行“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 “上曲颊偏齿;实则龋、聋;虚则齿寒……”,说明合谷穴与牙齿有密切的联系;《针灸则》:“牙疼或出血属热、胃中有热、有风寒、有虫、有湿热、实热肿痛也。针,曲池,合谷,三里,出血,合谷”,治疗方法 常为针刺与刺血。

 

合谷针刺的要点

由于合谷穴位于腕关节周围,经脉气血充盛,结合解剖特点、腧穴 层次特点、病位病性把握针刺深度。首先,合谷穴周围广泛的神经血管分布,其次,穴位周围汇聚着众多不同性质的经脉腧穴,提醒施术者在操作时必须注意针刺深度、角度。

深度:

各医家对于合谷的针刺深度、层次持不同观点。李瑞认为直刺 0. 5 ~ 0. 8 寸; 孙国杰认为直刺 0. 5 ~ 1. 0 寸; 严振国认为常规直刺为 0. 8 寸,向腕部斜刺 为 1. 5 寸; 伦新认为直刺 0. 5 ~ 1 寸,透向劳宫时宜 深刺 2~3 寸,针尖向腕部斜刺宜 1~1. 5 寸。

角度:

单刺合谷穴治疗急性牙龈肿痛时,针尖从合谷穴斜向上进针 1 ~ 1. 5 寸,于酸麻感时不断施加轻缓的手法,使针感向上到达面颊齿部;

针刺斜向前方三间穴常用于治疗手指、肩臂部痛症;

直透后溪穴常用于治疗局部掌指、颈肩腰腿部痛症;

针刺斜向阳溪穴或腕肘方向常用于治疗手腕部、上肢、头面部痛症;

针刺斜向内透刺劳宫穴常用于治疗手掌指部疾病、热 性病、精神类疾病等;

针刺斜向内侧透刺鱼际穴常用于治疗手掌指肌腱部病症、肺系疾病、热性病等;


参考文献:

[1]沈雪勇主编,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高式国著,高式国针灸穴名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6.

[3]张磊,张欣宇,肖雯婧,等. 合谷穴治疗牙痛的古代文献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3): 65-71.

[4]刘希元.针刺人体合谷内关对痛阈的影响[J].长庆医学资料汇编,1979,7 (6):26-28 [5]李宝岩,谷忠悦合谷穴治疗痛证的整理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研究,,2012,4(12):121-122

[5] 崔怀瑞,杨新东,徐象党,等.合谷穴的局部解剖学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 4) : 35-37.

[6] 姜春颜,吴松合谷穴针刺方法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3):438-440

[7] 孙滢,李艳梅, 宋沂晓,陈少宗等 合谷穴、太冲穴主治病证及配伍规律的 数据挖掘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4)616-6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