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新:“2022年乳腺肿瘤菁英实践与交流项目--北京站”热烈拉开帷幕!

2022-08-28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居高不下,如何规范诊疗乳腺癌患者对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中青年乳腺癌医师的临床思维培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与临床实践

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居高不下,如何规范诊疗乳腺癌患者对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中青年乳腺癌医师的临床思维培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与临床实践、交流密切相关。8月27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2022年乳腺肿瘤菁英实践与交流项目--北京站“热烈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王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同时,点评嘉宾团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徐玲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的万冬桂教授、北京医院的张永强教授。五位分享讲者分别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黎立喜医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陈祎霏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杨阳医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周金妹医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王文彦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王涛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徐玲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万冬桂教授

北京医院 张永强教授

会议现场:病例精彩分享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黎立喜医师

患者68岁,于2000.2.24外院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浸润性导管癌,T1N1M0,LNM3/25, ER (+), PR (+),HER2(-),Luminal A型。术后给予化疗+内分泌治疗,口服三苯氧胺,托瑞米芬及来曲唑(大于2年),共10年。2017年病情进展,CT发现肺转移和骨转移,从2017年2月一线治疗开始给予氟维司群+唑来磷酸,直到2021年11月。疗效评为非CR非PD。氟维司群是AI辅助治疗复发或转移后内分泌单药治疗的优选。2021年11月复查CT发现右侧胸膜多发不规则结节样増厚,较前饱满。于是,从2021年3月二线治疗开始使用依西美坦 25mg qd+ Palbociclib 125mg qd,疗效评为SD。由此可见,对于HR+/HER2-的晚期乳腺癌,病变局限在乳腺、骨软组织以及无症状,肿瘤负荷小的内脏转移患者,相较于化疗,可优选内分泌治疗。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陈祎霏医师

患者37岁,2013年10月穿刺活检提示,乳腺粘液癌伴浸润性导管癌,Ⅱ级;Luminal B-like (HER-2阴性),cT2N1(sn)M0 IIB期;左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术前给予CEF-T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为uPR。2014年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紫杉醇化疗+他莫昔芬。2015年12月病情进展,胸壁转移,2016年1月行左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放化疗+阿那曲唑内分泌治疗。2021年9月病情再次进展,胸膜转移。2021年9月底开始哌柏西利+氟维司群+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疗效评为SD,持续维持至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杨阳医师

患者81岁,左乳癌术后6年伴随肺转移、肝转移16个月,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级,伴中级别导管原位癌,免疫组化:ER(90%++),PR(5%+),C-erbB-2(0),Ki-67(20%+),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为左侧乳腺癌(cT2N1M0,Luminal B)。术后进行ACT化疗4周期+放疗+阿那曲唑内分泌治疗。术后56个月,于2021年3月发现肺转移,伴随左侧胸腔积液。同时,MRI发现肝转移。对于继发性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优选阿贝西利+氟维司群,2021-04至2022-04,因严重骨髓抑制和耐受性停药。于2022年6月复查肺PR,肝PD。晚期二线解救方案为氟维司群+卡培他滨。对既往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CDK4/6i联合氟维司群仍能够为患者带来可观的疾病控制。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周金妹医师

患者36岁初诊左乳浸润性导管癌,pT2N3M0,Ⅲc期,腋窝淋巴结见转移,PR(强+,90%),Her-2(0)。2008年9月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2008.09.28-2009.01.16辅助化疗*6,2009.02.16-2009.04.10辅助放疗。2009.02-2009.09托瑞米芬;2009.10-2012.08戈舍瑞林+阿那曲唑;2012.09-2016.11戈舍瑞林+他莫昔芬;2016.12-2017.08他莫昔芬。2018.04影像学检查提示多发肝转移,DFS=9年7个月(内分泌停药后8个月)。根据指南的推荐方案,于2018年4月开始选择了TX方案作为一线化疗解救策略,疗效评为SD,不良反应明显。根据FANCY研究,对于HR+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化疗结束后,给予氟维司群500mg维持治疗,患者的PFS达16.1个月。相对于阿那曲唑、他莫昔芬而言,氟维司群的作用特点体现于其具有完全拮抗的作用,并且无激动作用。于2018年7月12日开始使用戈舍瑞林+氟维司群+哌柏西利,疗效评为PR。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文彦医师

患者29岁,2020年10月确诊为右乳浸润性癌 T4N2M1 IV期,脑转移,双肺转移,多发骨转移。根据HR阳性绝经前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OFS+AI/TAM。12月针对脑转移给予左侧CPA入路开颅小脑转移瘤切除术,术后全身化疗+戈舍瑞林,疗效评为PR,出现了III度骨髓抑制、II度胃肠道反应。术后放疗:胸壁+锁骨上 50Gy+内分泌治疗OFS+AI+唑来膦酸抗骨转移治疗。2022-4病情进展。HR+绝经前晚期乳腺癌二线选择CDK4/6i+氟维司群,采用了阿贝西利+氟维司群+戈舍瑞林。

专家们对每位讲者的杰出表现予以了肯定,大会主席表示”2022年乳腺肿瘤菁英实践与交流项目“为中青年医师搭建了难能可贵的交流平台,在今后的乳腺癌临床诊疗过程中,中青年医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总结,这是提高临床能力、临床诊疗思维能力的关键。希望各位青年医师有担当、有作为、努力创新,学习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培养虚怀若谷的优良品质,传承必邃必专的医学精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